仿古農村的黃泥牆該怎麼做?

用戶33458868642


仿古農村的黃泥牆該怎麼做?黃泥牆,我的理解就是農村土牆,在筆者所在的四川,以前在農村土牆房子是很常見的,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土牆房子大部分都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了,只在少數偏僻的村子和川西藏區還有一些土牆房子還在使用

在農村呆過的人都知道,土牆房子高大結實,冬暖夏涼,在農村有一部分老人就住不慣鋼筋水泥房,只喜歡住土牆房子

那麼土牆是怎樣建造的呢?考古發現表明四五千年前我國就已經用夯土方法修築城牆。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夯土造屋傳到現代已經相當的成熟了

正所謂“砌牆先打基,吃蛋先養雞”,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打土牆,首先就是打基礎,土牆牆腳一般用卵石或大塊塊石幹砌以防雨水浸泡,高度根據地勢可高可低

農村建造土牆一般都是就地取材,選擇夯土牆的用料是一門學問,土牆既然以土為材料,那麼土質的好壞就直接關係到土牆的堅固性,一般選用黏性較好含砂質較多的黃土,如果黏性不夠,還要摻上"田岬泥"(又稱"田底泥",即水田下層未曾耕作過的黏土)。一般淨黃土乾燥後收縮較大,夯成土牆易開裂,含砂質則可降低縮水率以減少土牆開裂,有的摻合舊牆的泥土(老牆泥)也可以減少土牆開裂。摻黏土是為了增加黏性,保證牆體的整體性與足夠的強度。由於各地方土的含砂量千差萬別,因此黃土、黏土及老牆泥的配合比例完全由經驗確定。通常不能直接使用生土,而要把生土與摻合的田底泥等反覆翻鋤,敲碎調勻,而且翻鋤得越仔細、堆放的時間越長越好。這實際上是促使土壤中的腐殖質通過發酵流失(俗稱"熟化"),這樣的泥土夯築成的土牆強度高且不易開裂

如果是地主家庭或是稍微有錢點的還會使用三合土來築土牆,通常用"三合土"即黃土、石灰、砂子拌和夯築,有的土中還摻入紅糖和糯米漿,以增加土牆的堅硬程度。這樣的土夯成的土牆鐵釘都難以釘入,經數百年風雨仍完好無損。此外,夯築時對土中含水量的控制,也是保證土牆質量的關鍵。含水量太少,土質黏性差,夯築的土牆質地鬆散,顯然不結實;含水量過多,土牆無法夯實,水分蒸發後牆體容易收縮開裂。通常施工中依經驗掌握,熟土捏緊能成團,拋下即散開就認為水分合適,平常老百姓用不起那麼昂貴的材料,要想土牆結實耐用,還會在土牆內加筋,通常的做法是將毛竹劈成一寸多寬(約3-4釐米)的長竹片,作為竹筋夾在夯土牆之中,牆的高度方向每隔三四寸(約10-13釐米)放一層竹筋,其水平間距約6至7寸(約20-24釐米),也有用苦竹或者油茶條的,其基本作用都是為了增加土牆的強度,使之經久耐用

修築土牆是離不開模板的,模板通常在兩米左右長,40公分高,使用時用一個卡子支撐,成"H"形,

邊倒土邊用夯杵進行夯築,夯築時要講究力道,不要有遺漏的地方,不要慌張,逐層加高,

北宋匠作少監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一書中就係統總結了當時夯土版築技術的成就。其中規定"築牆之制,每牆厚三尺,則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減半;若高增三尺,則厚加一尺,減亦如之",可見當時就已經有了土牆建造的具體標準了

關於鄉村的記憶總是在我們的心底揮之不去,它是一把種在你心底的富有記憶力和生命力的種子,會隨著時間而茁壯成長;它是一根輕盈絲線,一頭拴著故土一頭拴在你的心頭;它是心底一罈用時光和往事勾兌的醇香烈酒,總在你失落時帶來一絲溫暖的慰藉……  時代的變遷正在快速改變著鄉村的面貌:現代科技代替了傳統技藝,水泥路代替了羊腸小道,樓房替代了瓦房和土牆房,大量農村人口進城,一些農村也變成了城市,一些曾蘊含豐富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的傳統村落正走向凋敝……希望我們的土牆房子,能夠以另外的一種方式繼續保存下去


玩味鄉村


小時候住過泥牆的房子,據說從建成到拆除有五十多年時間,因為要翻建磚瓦房,才決定拆除,其實,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的損毀。拆除時,用钁頭等工具將牆角鑿開還頗費了一番功夫,當將牆推到時,幾乎還是一個整體。整理地基時,噴了很多水才將牆平整好。

現在,建房已經沒有使用這種牆的,但小時候,還能經常見到,也是湊熱鬧,站在附近觀察,對這種泥牆的製作過程有個大概的瞭解。用的是一種黏土,裡面加入一些麥秸拌勻,然後加水浸透到能用鐵叉子一塊一塊的挑起。

就可以用鐵叉子挑起,沿著牆基堆砌,堆一定高度,在牆上加幾根蘆葦(類似現在的鋼筋),大約堆砌一米多高,就停下來讓牆自然風乾(叫晾茬),等差不多幹透,就比照牆基用一種類似沙僧的方便鏟(更寬更薄)的工具,將多餘的部分剷掉,然後接著堆砌,直至達到需要的高度。

不知是材料的原因,還是工藝問題,反正感覺這種牆比較堅固耐用。並且保溫隔音效果很好,冬天,頂多再加個風門,也沒覺得很冷。夏天,不扇蒲扇也不覺得很熱。


甜甜向上精心創作


作為一個18歲之前都在農村土坯房子裡住的90後,回答這個問題總是能想起小時候跟我爸一起光著腳丫子踩黃泥的景象,你說的這個仿古黃泥牆在我們家鄉用的東西叫做胡基,其實就是用黃土做成的泥胚子,做法也不是很難。

打黃泥牆的時候離不開四樣東西,一個是麥草,一個是黃土,一個是水,再一個就是人了,前三樣東西都是可以就地取材的。

我們這都種小麥,以前人工收割回來的小麥處理完了之後,麥稈都會被碾平,這個東西就是麥草。

黃土就更不用說了,農村啥都缺,唯獨不缺土,出門就是地和土壕,以前拉人力架子車隨便都能整來一車土。

水也是就地取材,那會家裡有一口幾十年的大水井,繩子上掛了桶,用軲轆搖幾下也就可以提上來水了。

三樣東西都到位之後,用以前給牛垛草的鍘刀將麥草切成2-3釐米的小段備用。將黃土攢成一個小堆子,中間挖了坑,倒入井水,這時候歡快的時候來了,跟著節奏在泥坑裡像小豬佩奇一家開始跳開跳去就好了。

不一會在雙腳的踩踏下,泥巴就和好了,如何判斷稀稠呢?用手挖起一堆泥巴,攥在一起容易成型不沾手就行。將和好的黃泥用專用的木頭模型固定,模板底部和上部都撒入草木灰,不斷用木錘子敲打木頭,將裡面的泥土敲結實了。這樣一個四四方方的土胚子也就做好了,然後放在大太陽下晾曬6-7天,等待土坯徹底乾燥後就是胡基了。這也是黃泥牆的主要原料,相當於以前蓋房的磚了。用胡基當作土磚,黃稀泥當成粘合劑,然後就能砌成一堵黃泥牆了,這還不算完事,要用之前剁碎的麥草和黃泥合成略微稀一點的泥巴糊牆,將整個牆面用麥草稀泥當成膩子,用泥刀抹一遍晾曬乾之後這黃泥牆就算成了。

剩下的就是貼報紙了,當然那會一般都是在住的房間裡面才會貼。因為報紙在那時候都是稀罕物件,一般農民家還很難找尋到,只能去城裡的親戚家帶回一點,所以牆外面很少有人貼。土胚房子雖然冬暖夏涼,但是經不住雨水浸泡,很容易垮塌,我家的土房就是在08年的時候被雨水下塌了,所以外部防護和定期維護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