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稱"女兒不能親嘴",底線教育是孩子自我保護的鎧甲

前段時間,張亮喜登熱搜榜首。在育兒綜藝節目《新生日記》中,張亮和好友姜潮,麥迪娜聊天時,說其女兒喜歡趴在他身上,對他很是依戀,特別喜歡和他相處。

同時,他態度堅決地說,"女兒不能親嘴",還不止一次地說了這句話。他很愛自己的女兒,但他說愛的表達可以有很多,比如親女兒的額頭、頭髮或者手背,但是,一定不能親嘴。

張亮稱

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所以這輩子就格外黏著爸爸。有時候,就會做一些親密的動作,這是父女之間,愛的表達。

可是女孩需要建立自我保護意識,父親的愛也要有分寸和界限。

古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

北京師範大學一項研究表示,3歲左右的孩子,隨著兒童神經生理的逐漸成熟,性探索也會出現。他們會開始注意自己和異性的區別,也會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隱私意識逐漸成型。

孩子的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很大程度上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沒有父母可以保護兒女一輩子,教會他們自我保護尤其重要。尤其是女孩子,越早建立性別意識,越能儘早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

1. 危險無處不在

大家可能認為戀童癖是"喜歡幼兒的人,多半是性無能或者半無能。一般都是那些變態中年大叔,人生失敗者。"其實不是這麼簡單,根據案件調查,戀童癖的分佈非常廣,分佈於各個階層。

戀童癖是嚴重心理變態,和對象是什麼人沒有直接關係,事實上戀童癖的的例子很多也很廣泛,比如夫妻生活和諧的夫婦,公司高管,政府公務員,事業有為的年輕人,甚至也有女性對男童的猥褻。

張亮稱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在全球範圍內約有19.7%的女性及7.9%的男性在十八歲之前曾遭受過性侵害。

2015年中國農業大學方向明教授在向世界衛生組織做的一次報告中,運用本土研究數字估計,中國9.5%的女孩和8%的男孩遭受某種形式的成人性侵,從猥褻到強姦。

另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2013年-2016年的4年間,僅全國法院審結的性侵害兒童案件量就達到10782起,換算下來,平均每天有超過7件;也就是說,至少每天有超過7名兒童被性侵害。

然而,這些能夠進入司法程序或者經媒體報道的案件,相對於實際發生的案件兒童,也不過只是冰山一角。

女童保護基金會對全國31個省份的9151位家長及2002名14歲以下的兒童的調查問卷顯示:

有68.63%的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過系統的防性侵害教育;

86.55%的兒童沒有上過防性侵課;

有7.17%的兒童表示有過或者經常遭遇未經本人或者家長同意碰觸隱私部位,存在被性侵的風險。

在媒體報答的未成人遭受性侵害的案件中,很多被害人由於性教育的缺乏,不知如何保護自己,甚至在侵害實際發生後也不認為自己遭受到了性侵害。

張亮稱

朋友的表姐抱怨八歲的兒子天天撒謊,讓她苦不堪言。

兒子總對她說:"舅舅喜歡親和摸他的小雞雞。"

朋友的表姐說:"不要再騙人了,舅舅已經30好幾了,而且有兒有女,怎麼會這樣對他……"

首先,八歲的小孩子很少會說這樣的謊話。其次,不管是不是真的?家長都必須查清楚事情真相。

後來得知,這件事居然是真的。朋友的表姐報了警,警方經過調查發現,這位媽媽的兒子不是舅舅唯一的受害者,舅舅的電腦裡也存滿了兒童色情圖片和視頻。

最後,這位勇敢的媽媽帶著兒子一起出庭作證,也鼓勵其他受害者站出來,把侵犯者——自己的親弟弟投入了監獄。

養娃不容易,孩子的安全無小事。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是給孩子的安全上了一道保護鎖。

2. 男女有別,有性別意識才有自我保護意識

心理學家湯姆遜的研究報告指出:

三歲是孩子性別意識的過渡期,在三歲之前,孩子的性別意識十分模糊,並不懂男孩女孩有什麼區別。

在三歲之後,孩子開始慢慢理解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的事實。

會把"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掛在嘴邊,並對男女的衣著、行為、性格特徵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就開始形成了心理性別。

所以,最好在三歲前一段時間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告訴孩子男孩與女孩的差別。

具體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1)不迴避孩子的疑問

每一個人的小時候,基本都問過父母一個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

父母的回答五花八門:充話費送的,門口撿的,從我胳肢窩生下來的……

教育心理師葉致芬曾提過:

許多父母面對孩子詢問這個問題時,由於不曉得怎麼和孩子解釋"關於發生性行為而有了愛的結晶"這樣的過程,於是就用玩笑話來搪塞孩子。

殊不知這樣的回應不僅讓孩子想法產生混淆,也錯失了和孩子坦率討論性的難得機會。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孩子進行科普,可以通過一些繪本、簡單的給孩子寫的科普讀物,進行解釋。

(2)教會孩子認識身體

讓孩子學會辨認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通過遊戲的形式,給孩子分別講解身體的各個部位,及它們各自的用途。

比如手是用來拿東西、吃飯、看書等行為活動的,告訴孩子男孩女孩的區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3)學會隱私保護

在幫助孩子建立性別意識的同時,一定要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隱私,有隱私意識。

可以通過玩遊戲告訴孩子,男孩女孩分別有哪些部位是不可以給人碰的;作為男孩或女孩,什麼是被允許的,什麼是不被允許的。

比如洗澡,是隻能在同性的澡堂裡的,不要帶孩子去有異性的澡堂裡洗澡。

張亮稱

男女有別,從小開始,給孩子樹立正確觀念,從生活點滴開始。

給與孩子正確的性別教育,是我們每個父母的責任。從我們生活中的小事開始,教會孩子拒絕不恰當的相處形式,讓孩子早一點懂得自我保護。畢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