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方每個村都有宗祠,而北方几乎就沒有呢?

竹影清風10406217

南方人注重宗族觀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祠堂,祖墓,修有族譜,知道自己的祖先,像我就知道我的祖先來自哪裡,從宋代的祖墓都沒有荒廢,每年都有子孫前去掃墓,而北方人較少,北方比較注重家庭,很多都是以家族居住在某個地方。


而且北方的漢民,長期受北邊遊牧民族侵擾,原來一姓一處的村子早就被摧毀,雜居起來,形成不了宗族的力量,故沒紀念宗族的祠堂。

有宗祠的村基本是很團結的村,大家都是一個祖宗下來,有了宗祠,族人更有歸屬感,凝聚力也更強,以前南方村跟村之間一遇到械鬥,基本同族人都會出來幫,包括外地的族人也是出人出錢。南方宗族觀念強,維繫宗族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孝道。所以南方人很講究輩分禮儀和孝敬長輩,沒教養的傢伙在圈子裡沒得混的。

有些地方之所以能夠這麼發達,主要是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在那裡,有錢大家賺,團結鄰里,家族傳承,光宗耀祖,這些都是從幾千年保留下來的文化。

我感覺無所謂南方北方,何必將自己劃分個三六九等呢,哪都有真漢子,也不乏真小人。也不要總拿著先輩的事蹟給自己貼金,那是先輩用生命鑄就的豐碑,是為了國家而犧牲的,不是為了讓我們這些後代有個誇耀的資本。


笑搞

作為一個南方人,在宗祠這個問題我還真跟北方朋友有過討論,原因如下:

1.遷徙:南方人大多是以前各個朝代從北方從中原因為戰亂災慌等原因遷徙過來的,歷史上有關的大遷徙有: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南遷的人就保留了很多以前的傳統,舉家遷徙,到新地方落代生子,怕後代子孫以後不團結,本就是被迫遷徙,怕後代又再度遷徙(粵閩人下南洋)怕他們忘祖忘根,建宗祠是個團結後代子孫的好辦法

2.經濟:原因是一環扣一環的,由於戰亂遷徙,很多有文化的,家底蔭實的都遷徙到南方,他們比起落難困苦的人更願意去建宗祠,在古代,宗祠越大,建的越好,越多精美木雕,越能彰顯家族實力

3.人口混合:北方地區由於歷史上中原多次與北方遊牧民族發生戰亂,很多建築被毀壞,與當時的遊牧民族人口混合,能保留下來的以前的東西就沒南方多了,因由北至南,有很多山川阻隔,南方因此避開了不少戰亂,以及被動人口混合,特別是福建廣東這邊宗祠特多,拿廣東來說,粵北是山區,在那個交通不便利的時代,自然阻隔南北商貿甚至戰亂,保留了很多傳統的東西,當中就包括了宗祠

4.文革:由於你懂的原因,很多傳統的東西被毀壞了,而本就保留少的北方在這個時期就真的受重傷了,雖然後來平反,但復建的少,再加上經濟發展,很多傳統老建築都難保留下來

抽取我以上說的總結,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少主要就是因為:戰亂、人口遷徙、經濟、特定時期的政策影響


紙上青春年華



過去北方山東、河南等地稱之為中原,土地肥沃、地域廣袤,物產豐富,常常為各種勢力所爭奪,最近民國還有“中原大戰”,所以當地土生土長的居民多受到傷害,目前許多村落姓氏眾多,就是最有力的證據,當地居民大部分都是從外省遷居而來,特別是比較封閉的山西 ,所以祠堂這個民族文化在北方基本沒有沉澱。



在北方許多村落,目前都有幾百年以上的國槐,乃是祖上所栽植,留示後人自己的來源。



更多精彩回答,請關注耕讀先生。


耕讀先生

相對來說,南方一則兵火較少,二則地形複雜,或是山地,或是水網,即使遭遇戰爭,也會有不少村莊躲過災難。加上南方氣候溫暖潮溼,那種滅絕性的自然災害也比北方要少。因此,就保存下了宗祠等傳統文化。


巴山夜雨涮鍋

這個沒有系統研究過,不過可以分析。

第一、南方建立宗祠是有現實需求的。南方雖然戰亂不多,但由於不斷有民系流入。族群民系之間矛盾很大,又因為遠離政治中心,族群自治度很高,宗族之間械鬥、搶奪生存資源的發生頻率很大。這種民間的爭鬥必然會導致家族更加抱團。抱團就需要有聯繫群體的宗祠存在。所以福建、廣東這些民系多且爭鬥多的地區宗祠文化就更突出。

第二、北方距離政治中心很近,統治者對於家族門閥本身就是很警惕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家族太大在北方是很危險。政治中心的百姓與山高皇帝遠地區的百姓是兩種形態。建立宗祠,一方面可以團結,另一方面也容易惹禍。現在建立宗祠都會導致家族之間出現嚴重衝突。統治者就算不擔心你,也不會容你在其眼前這麼幹。

第三、北方是政治中心,政治中心的百姓看慣世態炎涼,眼見著起高樓,眼見著宴賓客,眼見著樓塌了。這種地方社會複雜、人心渙散,對於家族而言也同樣如此。北方對於外族入侵為什麼很少激烈反抗,就是因為更是一盤散沙,無法形成合力。南方有現實需求,需要抱團,自然宗族內部成員會自律。宗祠才能很好維繫。

第四、戰亂、饑荒、遷移受外族統治、居住地交錯,宗祠文化自然就會弱化。


國病

這個要從宗祠的起源說起,宗祠即是祠堂,是古代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是宗族的象徵。宗廟制度產生於周代,宗廟為天子獨有。至遲,宋·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這裡是族權和神權交織的中心,是一個家族權力的核心。

按照《禮記·王制》載:古代天子建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至明代,始准許庶人立始遷祖廟,一般建於宗族聚居的近地,歲時由族長率領族人共同祭祀。也稱"祠室"、"祠堂"。也就是說對一般平民開放宗族祭祀的是在明朝的時候,而宋·司馬光,文潞公家廟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於官師皆有廟。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居室為後。及秦非笑聖人,蕩滅典禮,務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在都邑則鮮焉。"也就是說建祠堂是在墓地的,不在都城之內。這也是前期建立宗祠的一些作證而已。

關於民間建造家族祠堂,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時期。比如,莆田刺桐金紫的方氏祠堂就是建於唐末。而涵江黃巷村黃氏宗祠則始建於北宋仁宗明道元年。建陽陳氏家族的祠堂始建於元代。但是在明清時期才開始大規模營造祠堂。主要是南遷的北方漢人經過數代人的發展和積澱,返回中原已經不現實了,所以為了凝聚一姓之力量,團結協作,所以大興土木興建宗祠,作為認祖歸宗和慎終追遠的場所。

根據清劉大櫆《方氏支祠碑記》記載:“然吾以為後世之宗祠,猶有先王宗法之遺意,彼其所謂統宗之祠,族人莫不宗焉。”據清·乾隆《光澤縣誌》卷四《輿地志·風俗》記載,當地"從前各族宗祠無幾,近數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鄉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賢,頗有追遠睦族遺意。"也就是清朝初期宗祠建立規模非常大,又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祠堂的建築大多講究"風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將舊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時,往往先建祠堂。一些小村落,無力籌建大祠堂,便在村前選址設牌位,供祖先。明清時期江西、福建、廣東地區是風水比較流行的時候,出了很多大師級人物,至今三僚村仍被稱為風水第一村。這個也是和南方宗祠有很大關係的。中華民族的姓氏文化,是全世界獨有的,作為一種宗族文化,它是植根於百姓骨髓深處的傳統,延續香火,光宗耀祖是後代子孫的追求。為了保證宗族傳承的一脈相承和延續,很多宗族都是修訂有族譜的,一般都是男性列入族譜,女性不列入,作為延續宗族香火的主要依據,也可以說是祖先的功德簿,主要記錄先人的豐功偉績以及血脈相傳之功,至今仍有不少地方興建或者重修宗祠,修訂族譜追根溯源。

之所以在南方出現大量宗祠,其原因在於宋後期的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的影響,禮教制度相對影響深刻,其次漢人南遷之後,北歸無望,需要有精神寄託,不可廢祖宗之法,所以通過建宗立祠來表達對先人的追思,而北方在宋元時期先後遭受外族管制,無論是遼金元統治時期,漢人的地位都是很低的,加上為了防止漢人反抗,更不可能讓其宗族抱團,再者北方人本就居住在故里,祭奠祖宗無須再另立宗祠。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首先要說的是,提問者說的未免太泛,哪裡算南方?哪裡算北方?都沒說清楚。如果按一般所理解的長江以南算南方,其實一些省份祠堂並不不多,比如湖北、江蘇、湖南,據我所知,祠堂多的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省,廣東、福建、江西、臺灣和安徽,即使這些地方,也不是像提問者說的,每個村都有祠堂。不過,祠堂相對其他地方,的確是多很多,而且像廣東潮汕地區,常常一個村子就有好幾個祠堂。但提問者觀察的大體不錯,總體而言,北方几乎很少見祠堂,南方確實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南方宗族力量強大,在鄉村地區人們從歷史上就是習慣於聚族而居,而且中國人的信仰核心實際上是祖先崇拜,聚族而居有利於強化祖先信仰,所以人們重視宗族關係,無論是族譜、家譜、祠堂、墓地,都非常重視。

我祖籍河南南陽,我們那個村大概兩千人,絕大部分都是一個姓,這樣的村莊在周邊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村子了。總體來看,北方村落都比較小,大村不多,人口也不多。而南方很多地區則不同,山區小村也很多,但平原或丘陵地區大村就很多了,特別是廣東潮汕地區,動輒就是就萬人以上甚至數萬人的村子聚族而居。

之所以南北有如此大的差別,大概與以下原因有關:北方自古發展比較早,地勢相對平坦,歷史上無數次戰爭、流亡和民族融合,導致北方家族勢力不容易形成,村落也多為雜姓村和小村;南方後來發展起來,廣東和福建更晚,所以大規模戰爭不易波及,北方民族南下避禍,要對抗各種不同可能有敵意的環境,而且南方多山區,交通不便,所以容易形成聚族而居的大村落。

到了宋以後,其實唐代就已經開始,北方的環境和資源經過數千年的開發,開始不斷惡化,所以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環境和資源條件的惡化,也是造成北方村莊比較小的一個因素,因為環境對人口的承載量是有限的。

所以到現在,南方的家族力量都還是不容忽視的,而北方則不同。這裡簡要談談個人看法,實則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不但涉及到發展早晚、戰爭、環境、資源,還涉及到信仰、傳統和教育等等問題,就不囉嗦了。


考貳拉

如果你對中國人的祖宗文化有點了解,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

祖:從頭開始,一代代往下可持續的良性發展。

宗,冂+示。冂:共同的環境裡;示:按天意天理往下發展的;故,宗:大環境決定了,大家必須按同樣規則秩序生活,才能可持續的良性發展下去。

所以,直系血緣關係下的良性延續是“祖”;共同地理環境下的良性延續是“宗”;這才是“祖”與“宗”之間的本質區別。

中華文化發源於黃河中下游流域,然後逐步向南方滲透擴容。

因此,北方人更容易明確祖先的源頭,也就更注重強調血脈延續的祭祖、祖先牌位。

南方是後發展起來的,不容易明確血脈源頭,但生存環境是固定的,所以只能更強調“同宗”的作用,因此宗祠更普遍。

但是,不管是更強調“祖先牌位”還是“宗祠”作用,兩者的共同點都是在強調:中華文化認為,大家普遍且可持續的好才是真正的好。

關注老慢,瞭解一點真國學。


老慢

樓主提這個問題就很有問題。其一,一看題目,就有挑撥之嫌;其二,北方宗祠也非常普遍,不是幾乎就沒有。特別是山西、山東、河南、河北,多到農村走走就能發現,但是北方宗祠不是每個村都有,因為歷史原因,北方宗族人數較多,分佈較廣,往往是數十萬人一個宗祠。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山東棗莊,全市宗祠不過十幾個。最大的牛山孫氏宗祠,就在我們隔壁村,據說全國各地有他們一支孫的好幾百萬人,但至少在棗莊一個市沒聽說有第二家宗祠。我們王樓王氏宗祠,明朝從山西遷到山東,三槐堂王氏分支,但是因為遷移過程中家譜丟失,所以只能追溯到明朝。現在我們這支王氏人口50多萬人,但只有一家宗祠,每年清明節有祭祖活動,80年代續了家譜,現在又再續家譜。家譜只有長支才能有,過年也要把家譜擺出來祭拜。


以噴子的名義

為什麼南方每個村都有宗祠?而北方几乎沒有了?

說到宗祠,江西的祠堂是全國最多的。這個我想大家都沒有意見吧!

那我們先來說說宗祠幹什麼用的!

祠堂是祭祀祖先牌位的場所。 祠堂有很多用途,主要用於祭祀祖先,此外作為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的場所。

家族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都在祠堂。

這是林子老家的宗祠!

林子沒有那些人的狹隘的民族主義,對於南方人來說祠堂就是放祖宗牌位的地方。

是一個大族在本地團結族眾的寄託。


說的在難聽點就是為了不受別的姓欺負的聚眾場所!

南方在古代有著各大家族之間的械鬥。

如果你將來去世了是不進祠堂的外姓。在被別人欺負的時候家族是不會出面幫助你的。


相反你是族內人,如果在外被欺負了。大家會聚集到祠堂議事,幫你擺平這件事!

現在的宗祠的重修和改建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

林子老家的宗祠改建大門的對聯和大廳的堂聯還沒著落!

各位幫忙寫個對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