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繁榮必將來到(五)

中國的繁榮必將來到(五)

一、歷史趨勢:增長率下降與企業退出

二、無效的企業退出是大勢所趨

三、世界分工體系的變化與製造能力的轉移

四、海外掠奪需求:淨出口增加,出口產品利潤率增加

五、淨出口與匯率的關係:2019年人民幣將進入長期升值趨勢

我想單獨談談這個問題。近年來,很多聲音都在呼籲人民幣貶值,甚至有人說要把人民幣貶值到14元兌1美元。我很想問你,你的國際經濟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淨出口的增加將導致國內貨幣升值。這種傳導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這是國際經濟學最基本的內容。然後把它應用到實踐中,我們會發現在·羅斯托的工業化起飛階段三個條件:固定匯率,強權政治,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固定匯率是如此的重要,固定匯率能保證自身的出口不會受到本幣貶值的調節。

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下,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口的便利性得到了保障,但自1966年以來,美國的淨出口一直被德國和日本所佔據,這一自發的開端導致了美元的貶值。所以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就是美國人想要通過美元貶值來平衡經常賬戶的收支來增加自己。但是,由於製造業的成本優勢和能力轉移的問題,美國並沒有將其製造業從佈雷頓森林體系中拯救出來。

當沃克在1980年將聯邦利率提高到15.5%時,引發了資金迴流以賺取利差。1985年,美元指數從85飆升至近160。當利率恢復正常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下跌。當美國在1994年的信息革命中確立其主導地位時,它導致了全球資金返回美國購買資產。價差引發了美元指數的另一輪反彈,該指數變得非常疲弱。我們還看到,美元指數經歷了15年的強勁反彈週期,隨後又經歷了10年的長期下跌。然後你告訴我人民幣會貶值到14元兌1美元。是因為美元指數會上升到150嗎?

1975年日本開始淨出口時,日元開始升值。儘管美元指數反彈近一倍,但日元總體上仍非常強勁。它處於一波調整浪潮的增值狀態。當資金迴流到美國吃利息率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流動時,日本的淨出口成為當時非常重要的出口渠道。。因為高貿易順差和不斷貶值的匯率不符合基本的國際經濟結構,隱式的概念是,這個國家的製造業非常有利可圖,但人們也用掙的錢買的資產非盈利的國家,這是一個經濟矛盾,因此日元匯率必須升值。在經濟學的歷史上,當時也有著名的廣場協議。為了增加出口和維持弱勢日元,日本央行讓很多人不滿。它不符合經濟學規律。廣場協議是不可避免的。這不是美國的陰謀,而是完全符合經濟學規律的事情。

由於大量淨出口和弱勢貨幣的不對稱組合,日元必須升值。

就在那時,日本央行開始在金融上更加自由化,這是最致命的錯誤,因為日元升值(大量熱錢流入)。2010年是熱錢大量流入的高峰期,當時我們的央行正在縮減規模,提高存款準備金,恢復流動性。我們必須向中央銀行的領導人致敬。

都說匯率是一個國家的國力的象徵,那麼為什麼日本從1990年進入失去的20年了,人們進入低慾望社會“沒有錢任命”,但其匯率可以跟隨美元的低整合了近30年?整固區間為80到120。也許只是因為這一時期能夠保持較高的淨出口關係。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我們的匯率政策。

2006年以前實行的固定匯率制度,使我國出口連續11年保持穩定,不受匯率調整的影響。2005年我國淨出口額開始大幅增長,國際經濟內在規律難以抗拒,央行開始增加浮動因素進行調控。一方面,內部控制,另一方面允許人民幣一定的浮動,在2006年和2007年有一個很大的升值。

2010年至2011年,熱錢流入非常迅速,也是人民幣從6.8元升值到6.2元的時期。我們的中央銀行沒有采取日本在1980年代早期的做法,即維持弱勢貨幣以增加出口。我們的央行正在縮減資產負債表,試圖吸收熱錢流入。當時在計算M2變化時,每天都在計算外匯份額的增長,而央行在計算外匯份額的增長。但我們一直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存款準備金率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如果我們的央行在2005年這段時間繼續保持固定匯率,它必須依靠釋放更多的流動性來稀釋熱錢的流入,這將導致更多的經濟問題。

在 2014 年到 2018 年的貶值時期國際資本流動是一個原因,當時我們的經常賬戶貿易順差達到近6000億美元的歷史最高水平。這個組合實際上不是由我們的央行決定的,而是由國際熱錢的進出口決定的,因為在 2014 年到 2016 年美元指數有了一波 15 年週期才有的上漲。

這段時間人民幣貶值,不是因為國內債務問題、國力不強、經濟增長下行。日本1990年以後的債務問題比我們的嚴重得多。它的經濟零增長率已接近20年,但匯率並沒有特別貶值。2014年後的貶值是國際資本流動造成的一種拋擲壓力。當美元指數出現反彈高點時,人民幣必將迎來長期升值趨勢。由於我國貿易順差高企是匯率升值最重要的支撐,央行對人民幣匯率走強的保障要求不高,而是要跟著市場走,雖然在我們老百姓當中。匯率在我們心中是如此重要,但我們也需要知道,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為了保持匯率穩定而放棄了對國內銀行的救助,最終導致了當時的世紀大蕭條。中央銀行並沒有把人民幣匯率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和體重,因為央行的人知道最簡單最直接的道理核心就是高貿易順差下的匯率是不具有長期貶值基礎的——人無貶基雖然被我們嘲笑了 3 年,但是從長期看這個卻是一句真話。是央媽懂,而我們不懂。

當我們用泰國和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來嚇唬自己時,我們其實是在嚇唬自己。我們沒有對資本流動的容忍度進行清晰的研究。外債與國內債務的比例既愚蠢又令人困惑。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學習達里奧對債務的研究。

2016年貨幣貶值結束時,中國央行開始逐步實施去槓桿化政策,每一步都是正確的,這幾乎是達里奧債務危機的教科書案例。2018年,債券市場的槓桿作用、發現地方政府債務、調查企業債務問題開始了反金融自由化的進程,以防止金融自由化政策帶來的資產價格泡沫。

我們的央行是最好的。讀過這些案例後,由衷地敬佩央行的領導。

美元指數在2018年反彈後,人民幣將開始正式升值。美元指數長期處於熊市狀態,必然會給中國和中國的資產帶來更多的資本流入,再加上貿易順差高企,那麼人民幣貶值到14元就是個大笑話。由於經常項目的高額順差和中國資產的追捧,人民幣也許會升值到 5 以下。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