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总督、督师、巡按能应运而生,其实是明朝皇帝的无奈之举

纵观历史,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发展更迭,无不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步。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各方面逐渐走向文明的朝代,他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军事结构,在逐渐完善的同时也在诠释着明朝皇帝的无奈。

巡抚、总督、督师、巡按能应运而生,其实是明朝皇帝的无奈之举

在明朝初期,并没有特别设立中规中矩的军事机构。随着政治军事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已迫在眉睫。朱元璋称帝后,建立了新的年号,设立了新的部门“五军都督”作为军事管理部门。还设立了单独管理行政工作的“中书省”,其有六个部,来分别管理不同的行政工作。当时的皇帝不仅仅在中央设立了军事集权部门,为了更便于地方的管理,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地方“三司”设立,标志着皇帝集权的范围势力逐渐强大。这样的管理制度从洪武十三年以后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

巡抚、总督、督师、巡按能应运而生,其实是明朝皇帝的无奈之举

皇帝的野心就是要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唯有疆土的扩大才是彰显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皇帝不断组织军事行动、打仗,直接关系到的就是老百姓,在纷飞的战火中,无数百姓民不聊生,揭竿而起,聚众闹事起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了安抚百姓,皇帝也是操碎了心。于是便下令交给当时的行政机构“三司”来处理,谁料由于这“三司”往往意见不统一,没能解决问题,反倒使问题复杂化了。皇帝无奈,只要指派一名信得过的官员(当时的兵部侍郎)去调解,巡察具体民情,由此高于“三司”的官职“巡抚”便应运而生了,就是我们俗称的“钦差大臣”。

巡抚、总督、督师、巡按能应运而生,其实是明朝皇帝的无奈之举

有了巡抚,皇帝就像多了很多双眼睛和耳朵一样,特别是一些要紧的事物,第一时间就能得到解决和反馈,真是省心了不少。同时巡抚也相当于“救火队员”的代名词,哪里有问题找巡抚,巡抚成了百姓的第一主心骨。可是巡抚出巡往返,需要的时间较长,好处理的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棘手些的一年半载也是有可能的。再加上百姓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中央巡抚官员毕竟精力有限,为了解决这一凸显的问题,皇帝索性设立了地方巡抚,作为常规的管理部门。可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到底又衍生什么新的问题让皇帝忧心呢?

巡抚、总督、督师、巡按能应运而生,其实是明朝皇帝的无奈之举

原来地方巡抚所管辖的范围是有限定的,一方巡抚只能管辖一个地方的大事小情,遇到跨省、跨地域的事情,两个地方的巡抚往往互相推诿,事情根本得不到解决,反而起了内讧,更严重的是,这样的不团结往往会被外敌利用,给予致命的打击。在很多军事行动上,屡屡挫败。皇帝为此事忧心忡忡,为了管理巡抚乱象,随即设立了总督官职。

巡抚、总督、督师、巡按能应运而生,其实是明朝皇帝的无奈之举

总督(一般由兵部尚书担任)作为管理巡抚的上级部门,所被授予的权力是很大的,相当于“一品”官职了,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总督领兵部尚书衔”,最有名望的代表人物是胡宗宪,嘉靖时期担任浙江直总督。话说回来,从三司—巡抚—总督历经了这样的发展,确实使当时的政治军事混乱的现象得到了改善,成华五年(1469年)以后,皇帝为了更好的管理边疆,在两广设立了总督,从这一刻开始,总督制备正式的作为长期的制度确定了下来。当然三司作为比七品还小的芝麻官,就更加的没有什么权利了,逐渐的退出了政治军事舞台。

巡抚、总督、督师、巡按能应运而生,其实是明朝皇帝的无奈之举

总督的设立,看似可以让皇帝安枕无忧,可是事情的变化,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到明朝后期,随着军事活动的逐渐频繁,疆土的逐渐扩大,农民起义发展势头愈演愈烈,跨多个省、多个地域的现象尤为突出,皇帝为了平复叛乱,在地方设立的总督机构数量也逐渐增多,但是根源问题又出现了,随着总督的增多,好多总督之间也越发的有了矛盾,谁也不服谁,在好多问题的看法上,都觉得自己对。于是,皇帝不得不指派更高一级别的官员去协调,因此督师(由大学士担任)一职应运而生。

巡抚、总督、督师、巡按能应运而生,其实是明朝皇帝的无奈之举

在明朝末期,政治军事机构发展到一定局面,一种新“乱象”出现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个词“宦官当权”。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皇帝为了平百姓的反抗,设立了一个总指挥—“总兵官”。又担心“总兵官”掌握的权力太大,对自己造成威胁,又派“监军”(太监)去监督。“监军”相当于现今的“秘书”,皇帝身边的红人,权力非常大,因为“监军”往往直接传达皇帝的指令,同时向皇帝反馈各机构的情况,所以不论是“巡抚”还是“总督”对“监军”几乎是言听计从,不敢违背。当时就形成了“监军”当权的政治局面,皇帝往往会轻信“监军”的片面之词而蒙蔽了双眼,不乏错杀忠良,任用奸臣。

巡抚、总督、督师、巡按能应运而生,其实是明朝皇帝的无奈之举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官职“巡按”,就是俗称的“明朝十三道御史”。具体的工作内容也是替皇帝去地方检察工作的,相当于正七品。虽然官职不大,可别小看了这些“巡按”,相比较来说,他们的权力不亚于“监军”,都是打着替皇上办事的旗号,不过他们办的往往都是好事,真真正正的为百姓办实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皇权和百姓直接的矛盾,“巡按”一职,在很多文学作品上都大肆歌颂,重点描写,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强烈愿望。由于“巡抚”和“总督”在明朝确实起了很大的政治军事作用,使当时社会更加安定,因此这两个职务直到最后清朝灭亡,一直都被皇帝沿用。

巡抚、总督、督师、巡按能应运而生,其实是明朝皇帝的无奈之举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的文明逐渐进步。明朝的政治军事结构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同时,也诠释了统治者的几多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