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與“官人”,宋朝的特殊稱謂背後有何典故?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熱播劇《清平樂》因服飾考究、臺詞高級、劇情縝密,成功收穫了一大批歷史真愛粉。晏殊、范仲淹、歐陽修等文豪天團的陸續出場,讓我們彷彿回到了那些年的語文課堂:《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曾經摺磨我們的“背誦全文”,如今回憶起來,竟然都成了無法忘懷的美好。


《清平樂》實乃一部知識點密集的電視劇,範圍又不僅僅限於詩詞歌賦,比如劇中,作為君主的宋仁宗就被稱作“官家”,這和我們通常的認知還是有所差別的。

“官家”與“官人”,宋朝的特殊稱謂背後有何典故?

對於帝制時代的最高統治者,我們最熟悉的稱謂當屬“皇帝”,除此之外,比較常用的還有天子、萬歲、陛下、九五之尊等。對於這些稱謂的典故來歷,筆者另有文章詳述,感興趣的讀者歡迎自行查閱。


相形之下,把皇帝稱作“官家”比較冷門。大多數人第一次知曉“官家”這種叫法是源自《水滸傳》,裡面時常提到的“趙官家”正是指大宋皇帝。近年來《知否》與《清平樂》兩部電視劇的熱播,則徹底捧紅了“官家”一詞。由於《水滸傳》、《知否》、《清平樂》的時代背景都是北宋,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把皇帝稱作“官家”是宋朝的首創和專屬,但歷史真相卻並非如此。

“官家”與“官人”,宋朝的特殊稱謂背後有何典故?

“官家”一詞古已有之,至少可以追溯到漢朝。《前漢紀》有載:“官家之惠優於三代,豪強之暴酷於亡秦。”《三國志·張既傳》亦有言:“然,牢獄之中,非養親之處,且又官家亦不能久為人養老也。”但是,這兩處的“官家”都不是指皇帝,而是指朝廷、官府。史書中將皇帝稱作“官家”的最早記載出自《晉書·石季龍載記》:“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此處的“官家”指的就是後趙武帝石虎。也就是說,至少從五胡十六國時期開始,就已經有了用“官家”稱呼皇帝的用法。


至於為什麼會用“官家”這樣一種稱謂來代指皇帝,有兩種說法,其中又以第二種說法為主流。說法一是:“西漢謂天子為縣官,東漢謂天子為國家,故兼而稱之。”意思就是,西漢把天子叫做“縣官”,東漢把天子叫做“國家”,所以後世把二者各取一字合在一起稱作“官家”。說法二是: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故兼稱之。”也就是說,“官家”和“皇帝”類似,都是把“三皇”和“五帝”綜合在一起使用。

“官家”與“官人”,宋朝的特殊稱謂背後有何典故?

隋唐和五代十國時期,“官家”一詞沿用不絕,但多是對做官之人的尊稱,比如白居易的《喜星郡》中便有一句:“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而“官家”作為對最高統治者的常用代稱,以至於上至大臣嬪妃,下至平民百姓,普遍把皇帝稱作“官家”,確實是宋朝的特色。


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名為禪讓,實為篡權,為了證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他本人特別鍾情於“官家”這一稱謂。一來,相對比於“天子”、“聖上”、“萬歲”等慣用稱謂,“官家”一詞沒那麼高高在上的感覺,反而有一種親暱感在其中,可以起到拉攏人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官家”含有“至公無私”之意,有助於強調皇位之正,治國之公。

“官家”與“官人”,宋朝的特殊稱謂背後有何典故?

趙匡胤之後,宋朝便一直把皇帝稱作“官家”。筆者認為,“官家”這個稱謂很契合宋朝皇帝的氣度與風範,他們既沒有漢唐皇帝的唯我獨尊,亦沒有明清皇帝的盛氣凌人,寬仁愛民、平易近人,確實堪當百姓“至公無私”的好“官家”。

另外,隨著“官家”一詞的盛行,宋朝民間又衍生出“官人”這一稱謂。“官人”本意是“為官之人”,宋朝以後則成了對有地位男子的尊稱,另外,宋朝女性也常稱呼自己的丈夫為“官人”,其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西門大官人”。誠然,《水滸傳》中林沖被妻子稱為“官人” ,《金瓶梅》中西門慶也被妻妾們稱為“官人”,這都是符合宋朝史實的。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