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農教授陳代文:用“營養學”養豬 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川農教授陳代文:用“營養學”養豬 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四川新聞網雅安4月25日訊(王夢倩 文/圖)4月21日,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佈了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陳代文教授獲四川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陳代文教授從事豬營養科學研究30餘年,深知養豬業一直面臨各種疫病的威脅和困擾,而以提高抗病力為目標的動物營養理論和技術體系在國內尚屬空白。早在2005年陳代文教授便率先提出“抗病營養”概念,通過營養技術改善豬抗病力,緩解疾病危害,從而提升豬肉品質,推動養豬產業可持續發展。

川农教授陈代文:用“营养学”养猪 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機緣巧合與養豬結下“不解緣”

陳代文1962年出生於四川廣安,1979年報考大學,沒填報與農牧林相關的專業卻被四川農業大學(以下簡稱“川農大”)畜牧專業錄取了。這件事情對於從小生活在農村的陳代文父母而言並算不上好消息,已經與豬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他們,並不想兒子繼續幹“老本行”。

抱著試試的態度,陳代文踏進了川農大的校園。也正是因為這樣,他遇到了我國動物營養學奠基人之一楊鳳先生,在跟隨老師學習的過程中,陳代文明白一個道理——科研項目是立足於老百姓需求上的,只有切實解決老百姓的需求,這個項目才有價值。

上世紀80年代,為了解決豬肉生產效率低,百姓“吃肉難”的問題,陳代文與團隊來到四川內江開展了第一個“豬實驗”。“當時沒錢,沒場地,條件十分有限,為了確保豬營養代謝數據的準確,我們直接在豬圈搭了一張床,在豬場一呆就是三個月。”陳代文回憶道。

總算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無數次反覆試驗,陳代文和團隊確定出了豬生長全程營養需求參數150個,制定和修訂中國《豬飼養標準》。

此次以提高母豬終身優質瘦肉產量和飼料利用率為目標開展生豬生命週期全程營養研究,首創母子一體全程化系統營養技術,實現了生豬營養策略變革,使四川母豬年飼養量從600萬頭降低到400萬頭,而肉豬出欄量和產肉率保持穩定。

川农教授陈代文:用“营养学”养猪 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有肉吃”到“放心吃”,將科學養豬進行到底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現在吃肉已經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怎麼樣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又成了陳代文與團隊的新目標。

“讓豬免疫力更強,可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時減少生病和死亡的幾率,是養豬高效生產、安全生產的前提。”陳代文及其團隊在國際上開創抗病營養新領域,率先系統揭示抗病營養原理,創建抗病營養技術,使生豬發病率和抗生素用量降低30%。

通俗地說,就是以健康飲食的方式來提高豬的免疫力,一頭豬每天應該吸收多少蛋白質、多少氨基酸,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來達到最大效益。這樣,在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同時,還能優化餵養、平衡營養,那麼老百姓就能以相同的價格買到更好的豬肉。

根據相關部門要求,2020年7月1日起,全國豬飼料中不得再使用抗生素。有了政策的支持,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科學養豬的重要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陳代文采用線上遠程指導的方式,將“營養學”養豬技術推廣到了全國各地,據統計,線上學術交流人數最高達到了十萬人次。

陳代文表示,如何將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到更多的地方是目前我們要解決的首要難題,科研人員和企業應該加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個意識,將“產、學、研”進行更好的結合,讓老百姓都能放心吃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