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像“養豬”一樣養孩子,專家的話有道理嗎?


像“養豬”一樣養孩子,專家的話有道理嗎?


01

9月10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陳志文一篇題為《開學了,讓我們做個粗糙點的家長》的文章。

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寫道:

“做一個粗糙的家長,做一個正常的家長,像‘養豬’一樣養孩子,他不一定大富大貴,但他會健康!”

當然,作者並不是真的讓家長像養豬一樣,一天喂孩子兩頓飯然後什麼都不管,讓孩子混吃等死。

作者的意思是,家長不要對孩子過度關心,應該讓孩子經歷自己應該經歷的一切。

02

我覺得,作者的話很有道理。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是少了,而是太多,從小到大,事無鉅細,都是由自己代勞。

這樣做,從表面上看是愛孩子,是在幫助孩子,實際上是在給孩子的人生設置障礙。

因為孩子的成長既要學知識,又要學經驗,前者需要從家長和老師的傳授中得來,後者需要從日常生活的實踐中得來。

而家長的過度關心,往往會剝奪孩子獲取經驗的機會,使他們的人生經歷變得不完整,影響到以後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很多家長這樣做的初衷,是為了給孩子節約時間,以便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但結果卻常常事與願違。

03

這一點,筆者就有深刻的感觸。

兒子小時候,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是每天早上他吃完飯,站在客廳由媽媽給他穿好外套,幫他繫上鞋帶,然後背上前一天晚上我們早已幫他整理好了的書包,由我們送他上學校。

在家裡,兒子除了學習,幾乎什麼事情都不用做。

等他上了高中,老師向我們反映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兒子的自理能力太差、動手能力太差。

而這一問題也直接影響到了他的學習成績。自理能力差,使得他在課堂上跟不上別人的步伐,經常老師已經開始講題了,他還在找卷子;生活經驗的缺乏,使得一些常識性的問題理解不了。有時候做物理題,我們一看就知道答案,他卻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本身就是在鍛鍊自己的邏輯思維和思考能力,這些生活經驗的積累,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培養,對學習有正面的促進作用。

後來和其他家長交流,發現很多人都有同感,對孩子照顧得過多,反而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04

兒子上大學後,也是經常笨手笨腳,進實驗室,弄灑了溶液、打碎了試管那是常事。

金工實習,做出來的產品也醜得不像樣子。

後來,在假期裡我們專門讓他多做家務,甚至讓他天天做飯。

一開始,他打個雞蛋都哆裡哆嗦,熗個鍋就嚇得跑出廚房。但隨著做飯的次數越來越多,廚房裡那點活慢慢也做得有模有樣,可以從容地面對油鹽醬醋。

據他自己說,在廚房裡下的這番工夫,對他在實驗裡的操作確實有幫助。

試想,一個連鞋帶都沒有系過的孩子,怎麼可能不在實驗操作時手忙腳亂?而反過來,如果孩子連炒菜時面對那麼多瓶瓶罐罐都遊刃有餘,又怎麼可能拿試管時慌慌張張?

前幾天的新聞讓我們知道,今年生物奧賽最後的實驗題是解剖鯽魚,雖然實驗室解剖和廚房殺魚不同,但有過廚房殺魚經驗的孩子,比第一次碰魚的孩子,無疑要強很多倍。

05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多獨立生活、獨立做事、獨立面對問題、獨立解決問題,這是讓他們成長的最佳方式。

比如陳志文在文章中就提到,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孔樊清,愛人是外交官,長期駐外,她也因為工作很忙顧不上管孩子。

迫不得已,她請了一個保姆照顧孩子生活,對保姆的要求只有一條:飯要衛生,吃了不拉肚子就好。對於孩子,要求也很簡單:誠實、不撒謊。

但結果證明,兩個孩子長大後都特別優秀。

不知道這是不是特例,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確實算是一條教育上的真理。

如果能夠選擇,對孩子寧可“富人窮養”,也不要“窮人富養”,那樣更有益於孩子們的成長。

其實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家長放手的過程,就是他們獨自面對困難和解決困難的過程。

像“養豬”一樣養孩子,話糙理不糙。對孩子適當放養,他們真的可以成熟得更快,成長得更好。

作者:明珠絮語,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文章影響了億萬學生和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