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快速"级战列舰

建造背景

英国

下锚时的"快速"号

1901年底,智利和阿根廷处于战争边缘,智利担心其海军能否对抗阿根廷当年早些时候从意大利订购的"里瓦达维亚"号和"马里亚诺·莫雷诺"号装甲巡洋舰。当时,"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的首席设计师爱德华·里德爵士因健康原因正在智利,并会见了智利海军官员,讨论了购买或建造两艘高速战列舰以及在低排水量下配备强大武器的想法。购买现有船只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因此智利人要求里德设计这些船只,并在英国建造。1901年,智利下令将这些船只命名为"孔斯蒂图西翁"号和"利伯塔德"号,前者由埃尔斯威克的"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承建,而后者由维克斯的巴罗因弗内斯造船厂建造。

这两艘战舰相当于英国标准的二级战列舰,结构轻巧,武器与装甲以英国标准布置。事实上,“快速”号在服役期间遭遇结构缺陷,需要加固船体,但“凯旋”号没有这样的问题。智利要求这两艘战舰能使用塔尔卡瓦诺(Talcahuano)的船坞。因此在相同排水量的情况下,她们比英国标准建造的船只更长,更窄。桅杆、锚、以及弹药舱和弹药输送机的布置也不同于英国标准。

5月份,作为结束阿根廷和智利之间接近战争紧张关系的协议的一部分;阿根廷将在意大利建造的两艘装甲巡洋舰卖给了日本。智利也将两艘战列舰于1903年初出售。虽然英国并不完全对这两艘船感兴趣,但国际政治占据了优先地位:当沙皇俄国提出购买这两艘船时,英国人越来越担心"快速"级可能被用来对付他们的新盟友日本。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英国于1903年12月3日以2432000英镑的价格购买了这两艘智利战舰。

虽然这两艘船是按照智利而不是英国的标准设计的,但不需要对设计进行重大修改,只用在建造过程中进行一些小的修改即可。她们都于1904年6月完工,并在皇家海军服役。其中"孔斯蒂图西翁"号改名为"快速"号,而"利伯塔德"改为"凯旋"号。

英国

姐妹舰"凯旋"号

规格参数

"快速"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为12370吨(12175长吨),满载排水量达到14060吨(13840长吨)。船体总长度为144.9米(475英尺3英寸),最大舰宽21.7米(71英尺1英寸),满载吃水深度为8.7米(28英尺6英寸)。

在1914年,舰上编制有803名军官和士兵。"快速"级由于平衡舵和优化的船型使舵更有效,所以她们相当灵活。也是最后一型使用通风罩服役的英国战列舰。

英国

1908年前后在锚地的"快速"号

动力系统

"快速"级战列舰使用两台四汽缸倒置立式三膨胀往复式蒸汽机提供动力,双轴驱动。拥有12台亚罗锅炉在20千克/平方厘米(280磅/平方英寸)的工作压力下为引擎提供蒸汽。动力系统可以产生12500马力,能使战舰达到19.5节的设计速度。实际上,这两艘船的输出功率比预期的更大,在海上试航期间,两艘船的航速都超过了20节。这让她们成为皇家海军在完工时航速最快的战列舰,但她们的持续航速略低于老式的"邓肯"级战列舰。

船上可以携带2081吨(2048长吨)的煤炭。预计可以让船以10节的巡航速度,航行6210海里。但实际上,她们的航程可以达到12000海里。

英国

"快速"级线图

武器装备

"快速"级的两艘船都安装了4门45倍径254mm(10英寸)主炮,安装在船体上层建筑的前后两个炮塔中。虽然制造商有所不同,但性能大致一样。都使用227公斤(500磅)重的炮弹,每门炮配备90发炮弹。炮口初速810米/秒(2656英尺/秒),最大仰角13.5°,射程为13500米(14800码)。据称,"快速"号的Mk-VI型主炮射速为15秒一发,而"凯旋"号的Mk-VII型主炮则为20-25秒一发。皇家海军认为,10英寸的炮弹太轻,无法有效对抗现代战列舰;它们可以击穿最新的德国和俄罗斯战列舰的装甲,但不能穿透装甲更好的战列舰法国战列舰。所以,她们成了最后一型装备这种主炮的英国战列舰。

舰上的副炮火力十分强大,是唯一一型安装了50倍径7.5英寸火炮的英国战列舰。这些火炮的类型与后来英国巡洋舰上安装的7.5英寸火炮不同。其中十门装在主甲板的中央装甲堡中(每舷5门),因为占据了太多甲板空间而受到批评。另外四门安装在上层甲板与前桅和主桅并排的船舱中。但问题是,它们在满载排水量时,离水面只有3米(10英尺)高。在高速或恶劣天气下,当她们在海上横摇超过14°时就无法使用。这种火炮使用91公斤重的炮弹,射速4发/分。炮口初速848米/秒(2781英尺/秒);在15°的最大仰角时,射程约为13000米(14000码)。

最初,船上使用14门QF 14磅Mk I或Mk II速射炮抵御鱼雷艇的袭击。它们发射6.4公斤(14磅)重的炮弹。经过改装后,可以使用英国标准的76mm(3英寸)6.7公斤(12.5磅)重的炮弹。每门炮备弹200发,炮口初速777米/秒(2548英尺/秒)。

另外,船上还装备了2具450mm(17.7英寸)的水下鱼雷管,舷侧各有一具。一共携带九条鱼雷。

英国

即将完工的"凯旋"号

装甲防护

"快速"级的装甲布局与"邓肯"级的大致相当。水线处主装甲带由178mm(7英寸)厚的克虏伯水钢(KCA)组成。它有2.4米(8英尺)高,其中1.6米(5英尺3英寸)在正常排水量下低于水线。在船体前后51-152mm(2-6英寸)厚的斜舱壁处,装甲带装甲与炮座相连,并继续延伸,但厚度有所减小。它与炮座并排的地方有六英寸厚,但在炮座前后处减为两英寸。它向船头延伸到船首的丁字形冲角;向船尾直到舵机处,并在76mm(3英寸)的横舱壁中终止。舷侧7英寸厚的上层装甲覆盖在船舷的两个主炮座之间,一直到上层甲板的高度。在上甲板的副炮塔也由7英寸厚装甲来保护正面和侧面,后部也用3英寸厚的装甲板围起来。主甲板上的7.5英寸炮被25.4mm(1英寸)的筛网隔开。烟囱上有12.7mm厚(0.5英寸)的装甲板,保护它向下延伸至尾部。一层1英寸厚的纵向隔板将主甲板的7.5英寸副炮沿中心线隔开。

主炮塔正面厚229mm(9英寸),侧面和后部厚203mm(8英寸),顶部厚51mm(两英寸),保护炮手的瞄准罩有38mm(1.5英寸)厚。在上层甲板上的主炮座正面有254mm(10英寸)厚,后部有8英寸厚。低于上甲板的部分,它们分别减少到3英寸和2英寸。司令塔正面有11英寸(279mm)的装甲,后部有8英寸的装甲。中央装甲堡内的甲板装甲厚度从1英寸到1.5英寸不等。在装甲堡外面,下层甲板有3英寸厚,倾斜着与水线装甲的下部相接。海军历史学家R.A.Burt评估了他们装甲防护的最大弱点是上甲板下部的炮塔装甲厚度的减少。他认为这使得船上的弹药舱容易受到炮座附近的跳弹的袭击。

英国

正在炮击奥斯曼阵地的"快速"号

服役经历

"快速"号(Swiftsure)

1902年2月26日在"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开工建造,1903年1月20日下水,1904年6月完工。造价846596英镑。

她于1904年6月21日进入本土舰队和海峡舰队服役。在1905年6月3日,她与"凯旋"号相撞,螺旋桨及船体尾部受损。1906年6月至7月,她前往查塔姆船坞进行了改装。1908年10月7日至1909年4月6日,她被派往地中海舰队服役。这艘船于1912年5月8日被调回本土舰队,直到1912年9月至1913年3月进行了漫长的整修。她于3月26日重新投入使用,并成为东印度群岛站的旗舰。

在1914年9月到11月期间,她从孟买护送印度军队到亚丁。随后,她于12月1日被调往苏伊士运河巡逻队,协助保卫运河。1915年1月27日至2月4日,在奥斯曼军队第一次进攻苏伊士运河期间,该船协助保卫运河。随后在2月28日,她又前往达达尼尔海峡,并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参与了炮击奥斯曼帝国防御工事的行动。1916年2月,她被分配到大西洋第九巡洋舰中队执行护航任务。1917年4月11日,该船抵达查塔姆,在那里她解除了现役,并为反潜船提供船员。"快速"号于1917年中期进行改装,并于1918年2月起用作一艘住宿船。同年晚些时候,该船拆除了武器装备,以便在拟议的第二次突袭奥斯坦德时使用。然而,随着战争提前结束。她于1920年3月出售之前,曾短暂地用作靶舰。"快速"号在1920年6月18日卖给斯坦利拆船公司,随后报废拆除。

英国

参加1908年演习的"凯旋"号

"凯旋"号(Triumph)

1902年2月26日在维克斯的巴罗因弗内斯造船厂开工建造,1903年1月15日下水,1904年6月完工。造价847520英镑。

和"快速"号一样,"凯旋"号于1904年6月21日服役。最初被分配到本土舰队,后来被分配到英吉利海峡舰队。1904年9月17日,该船在彭布罗克码头附近撞到了轮船的汽笛,受到轻微损伤。第二年,她不小心撞上了她的姐妹舰,船头也受到了损坏。1908年10月,"凯旋"号在查塔姆船坞接受了一次短暂的改装,并于1909年4月26日前往地中海舰队服役。她于1912年5月返回本土舰队。在1913年8月28日被调往中国舰队,在香港留作备用。在1914年8月,进行战争动员又进入舰队服役。

"凯旋"号参加了对德国东亚舰队的追捕和占领德国在青岛的殖民地战斗。到了11月,她在香港开始改装。在1915年1月12日,"凯旋"号启程参加达达尼尔战役。1915年5月25日,炮击达达尼尔的奥斯曼帝国防御工事时,被在加巴泰佩附近的德国潜艇U21用鱼雷击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