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曾“火箭式”提拔的天才,最后为何悄然陨落?

一代天才

“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吴公入阁以后,立即向汉文帝推荐了一位顶级人才,接着就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那么他是谁?为何受到汉文帝如此重视?此人就是汉初的贾谊。贾谊18岁的时候就因为能够诵诗和写文章,在河南郡非常有名。被河南郡的郡守吴公纳入门下。 在贾谊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著,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

贾谊被任命为博士,一个掌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的官,一个当时朝中年纪最小的博士。每当朝中讨论的时候,只有贾谊的观点能够令每一位博士以及皇帝称服,得到大家另眼相看。

汉文帝曾“火箭式”提拔的天才,最后为何悄然陨落?

贾谊 图

火箭式提拔

一年之中,贾谊被提拔为太中大夫。从博士到太中大夫,一个破格的提拔,称为“超迁”。我们知道,陆贾在汉文帝继位以后,先后两次出使南越,劝说赵佗,归附中央政权。汉文帝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把南方的威胁解除了。这么大的一个功劳,最后也仅仅是一个太中大夫的官职。从俸禄上看,汉初博士的俸禄是比六百石,上面是六百石,比八百石,八百石,比千石,千石,太中大夫的俸禄是千石。从俸禄上看,一年提拔了五级!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汉文帝觉得还不尽兴,要把贾谊从太中大夫提为公卿,但是遭到了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集体反对。

超时代政治主张

贾谊之所以遭到大臣集体反对,与他提出的政治观点主张。第一为汉王朝正名,第二列侯之国,第三削藩。贾谊认为,从大汉建朝到汉文帝时期,已经有20多年了,是时候改制了。而改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改正朔(改变历法)、易服色(崇尚黄色)、制法度、定官名、兴礼乐。以进一步代替秦制,论证新王朝的合法性。

汉文帝曾“火箭式”提拔的天才,最后为何悄然陨落?

第二条列侯之国,即封的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地,汉文帝觉得这一条主张见解非凡。汉文帝是靠一批大臣联手发动政变才坐上的皇位,而发动政变的这一批大臣事后,个个列侯,人人住京。由此会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列侯数量多,那么就容易拉帮结派。一旦他们回到各自封地,政治势力就会削弱,那么汉文帝的地位就会得到巩固提高。这就触及了许多列侯的利益,首先待在京城机会多,其次待在京城生活优越舒适,最后列侯之国损害各位列侯的既得利益。结果,大臣集体发难,汉文帝不得已放弃了。同时也让贾谊做了一回政治的牺牲品。

汉文帝虽然让步,但不会停止对列侯之国的实行。汉文帝前元二年冬十月,右丞相陈平死了以后,周勃第二次接任了丞相,下诏,阐发了贾谊“列侯之国”的意义,汉文帝前元三年,再次下诏让“列侯之国”,由周勃带头。

第三条削藩。贾谊具有前瞻性的眼光预见到了“臣窃迹前是,大抵强者先反”。贾谊认为,无论是同姓诸侯王亦或是异姓诸侯王,只要是力量强大了,都会反。由此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三条主张,把功臣,诸侯王全部惹恼了,他们联手起来反对贾谊,贾谊从中央政府派到长沙王身边做官了。

可悲可叹,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年以后,汉文帝召见了贾谊。但此次决口不问国家大事,而是问了鬼神之事。李商隐《贾生》一诗活灵活现的把一个文人不受重视的情境给描绘出来。“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

贾谊三十三岁悄然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