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抑郁情结2种抑郁语言信号

周日心理坚果分享/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抑郁情结2种抑郁语言信号

宜宾人↑点击“宜宾翠屏区律师凌明”头像后,可以私信解决您的问题! “要先关注哦,不然以后找不到”

​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患者,他们在语言用法和习惯上,是否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答案是肯定的。研究团队收集了 64 个 “心理健康” 网络论坛中、6400 名用户的所有文字数据,经过和他们的临床诊断信息交叉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周日心理坚果分享/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抑郁情结2种抑郁语言信号

① 患有抑郁症(或是有抑郁症状的人)会使用更多的 “单数第一人称”。

所谓的 “单数第一人称”,就是 “我、我自己(I,me,myself)”。

相比这下,他们很少使用 “复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如 we,you,he)。

周日心理坚果分享/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抑郁情结2种抑郁语言信号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指出:这是因为抑郁者的注意力会更聚焦在自己身上。注意:这不是说他们自私,而是在说抑郁者和其他人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

② 患有抑郁症(或是有抑郁症状的人)会呈现更多的 “绝对化用语”。

所谓的 “绝对化用语(absolutist words)”,就是 “总是、不存在、绝对是、完全地(always,nothing,absolutely,completely)” 这种表达绝对程度的词汇(不分正面负面或是褒义贬义)。研究人员解释道:这是因为抑郁人群,相比其他人,更会以 “非黑即白” 的两极视角来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

周日心理坚果分享/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抑郁情结2种抑郁语言信号

在研究报告里,Al-Mosaiwi 特别指出了一点:“人称代词和绝对化词汇” 与抑郁症的关联度,比 “负面情绪词汇” 更为紧密、更为可靠。也就是说:从抑郁的角度而言,一个人多说几次 “绝对的、完全没可能” 和 “我、我、我”,比 ta 多说几次 “伤心、难过、哭泣”,更为危险。

周日心理坚果分享/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抑郁情结2种抑郁语言信号

当然,光靠这些语言信号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结合其他生理和心理上的信号一起判断。

——摘自《“我很好”的背后是“救救我” | 如何识别身边的微笑抑郁症》

周日心理坚果分享/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抑郁情结2种抑郁语言信号

(宜宾人关注宜宾翠屏区律师凌明,成为您身边懂法的朋友。)


【免责及版权声明】:宜宾凌明律师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图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