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高興一場 iPX這項重磅功能國內竟不能用

AR(增強現實)頭戴設備,從谷歌Glass出現開始,就受到了各方廣泛關注,

現在各種小道、大道消息都紛紛曝光蘋果(Apple)要殺入這個領域,推出AR功能的硬件設備,看上去很美好是麼?

但是這可能跟你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別不信,往下看。

白高興一場 iPX這項重磅功能國內竟不能用

從9月iPhone X公佈開始至今,蘋果的品牌關注度就一路飆升,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蘋果的全面屏”。

一個品牌能給整個科技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從iPhone X上採用“全面屏”到現在市場上的“全面屏”產品大爆發,而從顯示技術上,OLED屏幕所受到的關注度也會因為這樣一款產品而水漲船高。

如此可見,一個大家都關注的產品或品牌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都是能夠給產品線,甚至整個科技產品市場的受眾人群帶來認知上的改變。

白高興一場 iPX這項重磅功能國內竟不能用

iPhone X上市以來,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也正在不斷被曝光,而在產品創新方面飽受詬病,也讓很多人認為這可能是蘋果逐漸走向衰落的徵兆。

但無論如何,蘋果的影響力依舊還在,同時蘋果在AR(增強現實)技術領域的持續發力,也引發了行業內的一輪小震動。

前面我們提到了蘋果這個品牌以一己之力做“槓桿”撬動整個行業的影響力,現在就要來說說,蘋果正在面臨的一些問題。

之所以說iPhone X創新不足,絕對並非空穴來風,庫克與喬布斯之間的經營理念始終存在分歧,從前的蘋果就不會出現“殺死32G/128G版本”這樣離奇的事件,而技術宅與商人為主導的產品理念,其最終也落實到了iPhone的後續產品上。

白高興一場 iPX這項重磅功能國內竟不能用

為何創新不足?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在一種產品高度成熟之後,躍進的速度也就會變慢,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蘋果就找到了另外一個突破口——AR技術,並且在2016年及2017年兩年時間中,在這個領域持續進行發力,同時也受到了大夥的廣泛關注。

AR技術伴隨VR(虛擬現實)一起出現,2016年是這二者話題性爆發的一年, 卻在2016年末到2017年初銷聲匿跡,這又是為什麼?蘋果為何對AR技術如此看好,蘋果如若此時發佈AR設備,是言之尚早還是大勢已成?咱們接著往下看。

增強OR虛擬 AR與VR之間區別究竟是什麼?

2015年末,VR裹挾強勁的勢頭殺入市場,隨後AR也隨之被大家所認知,這兩種姑且都稱之為顯示技術。

雖然這兩種技術從成為熱點話題,到極速冷卻經歷的時間僅僅一年多,但其二者的技術概念卻無比清晰,前者VR為“虛擬現實”後者AR為“增強現實”,他們之間的區別其實很好理解,AR是虛擬與實景疊加顯示,而VR是全虛擬畫面

白高興一場 iPX這項重磅功能國內竟不能用

蘋果為何發力AR而不是VR?

VR與AR技術,曾經被稱為是“下一代交互方式”,根據我們前面闡述的概念,蘋果發展AR技術極大可能是要與iPhone產品進行聯動,創造出新的產品功能點。

而與手機捆綁的功能,更多是要與生活場景相關聯繫到一起,因此與生活場景鏈接更為緊密的AR技術,就成了蘋果的選擇,這一點絲毫不奇怪。

白高興一場 iPX這項重磅功能國內竟不能用

舉例:谷歌Glass的實際應用,帶著Glass進入超市,結合貨架陳列商品,眼鏡會顯示商品價格,原產地等信息。

當然,這是最簡單的AR使用案例,但是也從側面證明了,與現實場景相融合的AR能夠更好的融入日常生活中,而VR現在更多是被應用在電影或遊戲領域。

白高興一場 iPX這項重磅功能國內竟不能用

從2017年初開始,蘋果有意研發AR獨立硬件的小道消息,就已經開始滿天飛了,此前筆者也看到一款新聞,大意上說的是,經過一系列產業鏈的訂單信息表明,蘋果有一款頭戴設備最快將於2019年入市,這些看上去確實很美好,但其實可能跟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試想一下,帶著一個帥氣的蘋果眼鏡,進入超市後,貨架上陳列的商品價格、原產地、品牌信息、成分列表,都能夠一一呈現在你眼前,這樣的科技化體驗似乎非常美好,但要實現這樣酷炫的功能,真的有如此簡單麼?

筆者為何說蘋果AR設備跟你沒一毛錢關係?這其中的原委請容我細細道來。

白高興一場 iPX這項重磅功能國內竟不能用

大中華區≠歐美地區 這不是簡單的數據堆疊就能夠實現的

AR功能落實到生活環境中,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協同合作,舉例之前的超市環境,貨品門類以及外觀圖像數據的錄入,都是一項極為龐大的工程,同時要接入大數據平臺的賦能,這些事情放在歐美地區,蘋果可能很容易實現。

畢竟算是自家門口,憑藉品牌影響力就能獲得多方的支持,但是國內環境相比歐美市場要複雜得多,想要實現超市貨品信息的呈現,都非常困難。

白高興一場 iPX這項重磅功能國內竟不能用

而如果是華為或者小米之類的廠商來做這個領域,在國內市場的佈局就要比蘋果更為簡單,現在就有一個Apple TV(電視盒子)作為活生生的例子。

在國外市場環境中,Apple TV就能得到很好的內容資源支撐,反觀國內使用環境來說,Apple TV除了有限的解碼能力之外,就是一塊磚頭。

白高興一場 iPX這項重磅功能國內竟不能用

再看華為盒子與小米盒子混的風生水起,你要說蘋果不眼饞,那是誰都不信的,畢竟沒人跟錢過不去,但是無奈這種涉及到版權的資源,蘋果真的拿不到。這個尷尬情況,有很大可能性發生在未來的蘋果AR眼鏡上!

寫在最後:

蘋果對於科技領域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如若蘋果推出了AR技術設備,或許對於這一項技術都有實質性的推進作用,畢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在那擺著。

但如果你以為“它”跟你的關係很大,那就可能是產生錯覺了,AR技術無疑是優秀可發展的,但是我們大中華區的小夥伴們,還是要等著國產廠商的AR產品,才更符合我們的使用環境就是俗稱的“接地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