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评《一诺无悔》: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众志成城、举国战疫的日子里,我们都被一种精神所鼓舞,那就是中国精神;我们都为一种人所泪目,他们的名字叫作平民英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与疫情防控并行的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同样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处在“最前线”的扶贫干部,攻坚而进,克难前行。有道是,率军者披坚执锐,执戈者必战不旋踵。昨晚在央视一套收官的电视剧《一诺无悔》,正是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廖俊波为创作原型,礼赞楷模,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作品。

终评《一诺无悔》: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一诺无悔》讲述了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在政和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政和县发展成为福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的故事。该剧为观众展现了奋战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不忘初心、重诺守信、顽强奋斗的使命担当,书写优秀共产党员无悔奋斗的壮丽诗篇。

平民英雄不一定要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有的是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的公仆情怀;不一定是“身披金甲圣衣、脚踩七彩祥云”那般灿烂夺目,而是一个略显萧索却顶天立地的背影,一句略显简单但情真意切的关怀,一段略显寻常而真情实意的相处,一次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的果敢,这些在不经意间让精神灯塔驻在人们心间。

该剧让“廖俊波精神”具象化、细节化,落到一件件看得见的具体实事上,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精神。比如,首创“并审联批”制度,招商引资;以扶贫贴息模式解决农民发展经济贷款难题;建桥修路,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出“托管”政策;进行教育改革,帮助修建学生宿舍,更新教学设备……《一诺无悔》通过一件件造福于民的实事,见微知著地展现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坚守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事不避难、枕戈待旦的决心和无私奉献、接续奋斗的行动。

终评《一诺无悔》: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无畏、无私、无悔、大仁、大勇、大爱,读懂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这些奉献,才读懂什么叫爱国情怀,什么叫家国大义。《一诺无悔》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将温暖的情感融入真实的事件,展现了廖俊波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以现实主义的姿态回顾和颂扬了他的先进事迹与精神境界。该剧以廖俊波用奋斗诠释理想信念和赤子之心的担当,激励新时代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一诺无悔》细腻刻画廖俊波下基层、干实事、解难题的工作常态,呈现出一位有思想、有担当、有闯劲、有民心的党员干部形象,彰显了共产党人志存高远、无私忘我的崇高精神。短短4年,政和县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GDP、固定资产投资等都实现了极大的增长,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政和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背后,是廖俊波的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正如他常鼓励干部,“只要是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有责任我来担。”

该剧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将艺术表现和历史真实和谐统一。剧中人物的轨迹线和事件都是源于生活,且具有典型性。同时,该剧非常巧妙地用戏剧元素来做真实事件的构架,故事流畅,人物丰满,可看性很强。同时,该剧在拍摄上注重生活质感,从摄影、灯光、美术到音乐,都真实、朴素、自然,拉近了观众与剧中人物的距离。比如,"廖书记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剧中用大量运动镜头,呈现常年奔波在基层一线的廖俊波的忙碌状态。

终评《一诺无悔》: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一诺无悔》以平行视角展现时代楷模廖俊波的日常工作生活,还原了一位有血有肉有温度,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党员干部形象,以朴实的艺术镜语,细腻的情感表达,弘扬“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廖俊波精神。

“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