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壯志和無奈:說說以失敗而告終的蜀漢北伐

英雄的壯志和無奈:說說以失敗而告終的蜀漢北伐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復,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每讀起這段感人肺腑的《出師表》,不禁熱淚盈眶,慨嘆諸葛亮之志,姜維之膽。北伐是以失敗告終,北伐的失敗不僅在於未能“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更在於後人對北伐的誤解。英雄的一腔熱血和赤誠,卻換來史家的批評和詆譭,這才是最大的悲劇。 讓我們再來回顧這段歷史吧。


英雄的壯志和無奈:說說以失敗而告終的蜀漢北伐


蜀漢自失荊州,敗夷陵後,元氣大傷,興復漢室的事業幾乎毀於一旦。同盟破裂,曹魏坐收漁人之利,形成了蜀弱,吳孤,魏強的形勢。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公元223年諸葛亮遣鄧芝使吳,用唇齒相依的道理說服孫權絕魏聯蜀,公元229年孫權稱帝,諸葛亮又遣陳震使吳,慶賀孫權稱尊號,重申盟好,中分天下。在重修吳蜀盟好的同時,諸葛亮加強了內政的治理,整頓吏治,舉賢任能,調整統治集團內部關係。政治穩定後,大力獎勵耕戰,務農殖穀,治戎講武。公元225年諸葛亮進兵南中平叛,鞏固了後方。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蜀國出現了“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富強局面,還訓練了一支近二十萬人的軍隊。此時北伐萬事具備,只欠“天下有變”這一東風。公元227年3月諸葛亮調整軍事部署,留護軍陳到駐永安以防孫吳,調前將軍李嚴移屯江州為後援,自己親率大軍北駐漢中。臨行,發表了著名的《出師表》。

公元228年正月,第一次北伐。諸葛亮進軍的部署是聲東擊西,揚言由斜谷取眉,而實際西出祁山,奪取隴右。諸葛亮只派出趙雲,鄧芝率領少量人馬據守褒斜道中段的岔口箕谷作為掩護大軍的側翼。曹魏“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於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但是諸葛亮攻佔祁山後,蜀軍受到阻滯。隴西太守遊楚堅守,雍州刺史郭淮保據上圭。當蜀軍攻下上圭時,曹魏援軍已諸道上隴。諸葛亮坐鎮西縣為後援,命馬謖督率諸軍渡過渭水,據守街亭戰略要地。馬謖違亮節度,“依阻南山,不下據城”,張合“絕其汲道,擊,大破之”。據守箕谷的趙雲,鄧芝因兵少亦被魏將曹真擊敗。第一次北伐失敗。


英雄的壯志和無奈:說說以失敗而告終的蜀漢北伐


同年12月,第二次北伐,北出散關,圍陳倉。這是一次倉促出征,因8月東吳陸遜大破魏軍於石亭,魏軍東下,關中空虛,諸葛亮趁勢出兵。但魏將郝昭早有準備,據城堅守,以千餘精兵抵抗數萬蜀軍進攻,諸葛亮圍城二十餘日不能拔,糧盡而還,斬魏追將王雙。

229年春,第三次北伐,派將軍陳式西出陽平關攻取魏武都,陰平二郡。曹魏這兩個邊郡突入在蜀漢境內,正擋在益州通往漢中的大道之側,諸葛亮全力以爭,奪取二郡屏蔽漢中,益州。219年曹操退出漢中時就預知二郡不能守,遷其民氐人五萬餘落於扶風,天水界。所以諸葛亮這次出征是一小勝。

230年,魏大司馬曹真建言數道並伐蜀。9月,司馬懿沿漢水向西城,張合出子午谷,曹真出斜谷,郭淮出建威,匯聚漢中。諸葛亮命李嚴從江州率軍兩萬入援漢中,命魏延西入羌中截擊郭淮,自己親率大軍屯成固迎敵。會下大雨三十餘日,阻滯了魏軍的行進。9月魏明帝下令退軍。


英雄的壯志和無奈:說說以失敗而告終的蜀漢北伐


231年,第四次北伐。魏明帝命司馬懿代曹真為大將軍,督張合,郭淮等迎擊蜀軍。兩軍相持於上圭,蜀軍運糧不繼,退還漢中,張合追擊,在木門中伏斃命。

諸葛亮鑑於連年出師無功,決心進行更加充分的準備,然後大舉北伐。“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屯駐漢中的士兵實行“十二更下,在者八萬”的輪換制度,兼顧兵農。諸葛亮還改革了陣圖,戰法,創連弩,木牛,流馬。又在斜谷建立邸閣預先屯糧,用木牛流馬運。經過近三年的準備,於234年2月率十萬眾由斜谷大入,直指雍眉,約吳同攻。4月,蜀軍至眉,軍於渭水之南原。司馬懿已先期渡渭,也在南原背水為壘,堅壁不出,以待蜀軍糧盡退還時追擊。諸葛亮也下定決心持久相抗,“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魏蜀兩軍相持百餘日,8月,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軍退還。諸葛亮的北伐於此結束。

英雄的壯志和無奈:說說以失敗而告終的蜀漢北伐

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相繼執政,兩人均放棄北伐,轉為守土保民的政策。再後,姜維執掌軍政大權。姜維感諸葛亮的知遇之恩,竭盡忠誠繼承諸葛亮的遺志主持北伐,大的用兵有九次:

第一次247年,姜維率軍討汶山平康夷,又出隴西,南安,金城界,與魏將郭淮,夏侯霸等戰於洮西,涼州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眾降,維“迎逆安撫,居之於繁縣”。

第二次249年,姜維出攻雍州,進圍洮城,魏將鄧艾先自據城,不克而還。

第三次250年,姜維出西平,欲誘羌胡以為羽翼,隔斷隴西,不克而還。

第四次253年,姜維率眾圍南安,不克而還。

第五次254年,姜維出隴西,魏狄道長李簡舉城降,進圍襄武破徐質軍,乘勝“拔河關,狄道,臨洮三縣民還”。

第六次255年,姜維復出隴西狄道,大破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

第七次256年,姜維與鎮西將軍胡濟期會上圭,濟失期不至,維被魏將鄧艾大破於段谷,蜀軍“星散流離,死者數眾”。

第八次257年,姜維聞魏大將軍諸葛誕反於淮南,乘魏關中兵東調之機,率數萬徑出駱谷,魏將鄧艾,司馬望合兵相拒,堅壁不出,諸葛誕兵敗,維引還。

第九次263年,姜維出漢,侯和,進取秦州,為鄧艾所破,還屯沓中。

諸葛亮六出祁山,實際上是五次攻魏,一次防禦,單從戰術上說,除街亭失敗外,其餘幾次均有收穫。姜維九伐中原,兩次大勝,一次小勝,一次大敗,一次小敗,相拒不克四次,亦是勝略佔優勢。但他二人的北伐最終都歸於失敗,不但未能“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反而弄得蜀國兵疲民困,國力消耗,加速了滅亡,因此北伐不可取。這是學術界很多人對北伐所持的論調,究竟該怎樣看待北伐呢?


英雄的壯志和無奈:說說以失敗而告終的蜀漢北伐


我們首先來分析北伐的地理形勢。北伐出師地漢中是一個地形險要的盆地,進可攻,退可守。早在法正勸劉備奪取漢中時就已制定了攻守策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塞,為持久之計。”漢中在關中的正南,中間隔著一道秦嶺。從漢中北出秦嶺,兵下秦川可奪取關中,這是漢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的出兵方向。從漢中西出經武興,向西北迂迴祁山可斷隴右。從漢中東出可直向宛洛,或循漢水南下攻襄陽,或迂迴武關取長安。但從漢中東出被廣袤的豫鄂山地所阻,道路險遠,必須佔領西城,上庸,房陵等漢水中上游的重鎮作為前進基地。由於蜀漢喪失了上庸基地,故北伐從漢中東出的道路即被阻塞。從漢中北入關中,跨越秦嶺,主要有三條穀道,由西向東為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東道子午道最為險遠,有660裡的高山險谷,南段叫午谷,北段叫子谷,子谷谷口在長安之南,所以東道雖然險遠,但可出其不意,直插長安。中道儻駱谷最近,谷長420裡,蜀軍出中道可陳兵武功,對長安的威脅也很大。西道褒斜道較寬坦,有470裡的山谷,南段叫褒谷,谷起褒城,在漢中郡治南鄭北面,北段叫斜谷,谷口在陝西眉縣西南三十里。褒斜道中段有一條西出折向北的支道叫箕谷,往北經散關即達陳倉。蜀軍出褒斜道,前據雍眉,可屏斷隴右。從總的地理形勢來看,關中有八百里秦川,陳倉在川原之西,長安在川原之東,東西距離五百餘里,迴旋餘地大,而漢中只是一個狹小的盆地,三條通道如車輻之聚於車轂。因此,由北向南攻,可諸道並進,居高臨下會於漢中,反之由漢中北伐,三條通道呈輻射狀,若諸道並進,出谷後因分散在秦川東西川原上不易集中,且北伐的東道全線在魏境。因此蜀軍北出秦嶺只能用兵一個方向,走中道或西道。

這就是諸葛亮北伐為什麼用的是中策“蠶食雍涼,廣拓境土”而沒采取上策“傾覆寇敵,尊獎王室”(直取長安)的原因。法正定漢中攻守策略是針對當時形勢蜀國尚有荊州,上庸等地提出的,如今形勢已變,荊州,上庸俱已淪陷,無側翼掩護分散敵人兵勢,主力深入險地於重圍之勢,事若不濟,必遭滅頂之災。諸葛亮一生謹慎,當然不肯弄險。中策雖緩,但若蜀取隴右就在地理形勢上打破了曹魏對蜀漢的包圍,而可以居高臨下虎視關中,反之,曹魏固守隴右,不僅鞏固了關中形勢,還從側翼包圍漢中,並可出奇兵直插蜀中腹地,鄧艾滅蜀正是以隴右為基地。隴右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諸葛亮北伐第一步奪取涼州,第二步再取關中。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志,北伐的重心也在隴右,姜維自以為“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因此不惜一切代價與魏反覆爭奪,使曹魏一度朝野震動。

英雄的壯志和無奈:說說以失敗而告終的蜀漢北伐

但是中策亦非萬全之計。既然要蠶食魏境,必然是場持久戰。蜀漢與曹魏反覆爭奪隴右,從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263年蜀亡的35年間有15年是在連年征戰,形成了小國與大國拼消耗的局面,這在戰略上是得不償失的。曹魏佔據中原,地大物博,三分天下有其二,況中原是正統文化所在,歷來南北對抗都是北方統一南方。政治上曹魏具有高度政治集權,經曹操,曹丕,曹睿三明主經營轉入勃興的司馬氏集團,人才濟濟,有帶甲五十餘萬。反觀蜀漢,偏據一州四塞之地,諸葛亮慘淡經營才養成了一支不到二十萬人的軍隊,又要留守後方,又要東防孫吳,還要維持運輸糧餉,所以每次用兵不過十餘萬人,投入一線的兵力只有數萬,因此只能集中使用於一個方向,不能數道並出,也難怪魏延請兵萬人異道,諸葛亮都不允許,真是捉襟見肘。政治上劉禪昏庸無能,諸葛亮北伐時尚有蔣琬,費禕,董允,郭攸之等維持內政,到了姜維北伐時,國無良輔,致使宦官專權,民不聊生。人才更新換代上更不及曹魏,由於劉備和諸葛亮執政時一直偏重荊州和東川集團,忽視對益州本地人才的開發,且其所用皆二三流人才,導致北伐後期“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總而言之,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軍事,曹魏都佔據壓倒性的優勢,北伐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蜀弱魏強,差距太大。

但是單從強弱之勢論成敗也是片面的。曹劉孫三方最初都是以弱勝強,力挫群雄爭得了三分,何以北伐就不能以弱勝強呢?其實北伐是有一線成功希望的,這希望就在諸葛亮第一次出師,當時曹魏方面全力伐吳,認為劉備死後,蜀漢“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關中,隴右防務空虛,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諸葛亮出師,“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兵力集中,聲勢浩大,曹魏“朝野恐懼”,隴右三郡叛魏應亮。蜀將魏延提出大軍出斜谷直趨秦川,自己率精兵萬人從子午谷下長安,與諸葛亮異道會於潼關。諸葛亮認為此計懸危,若曹魏方有人識破此計,于山僻中以兵截殺,非惟魏延一路受害,亦大喪銳氣,“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魏延計。從事後來看,魏延此計可行。弱國對抗強國,絕不能拼消耗,必須出奇制勝。出奇難免要弄險,關鍵在於權衡弄險的得失利弊,是否值得弄險,況曹魏統帥夏侯懋乃膏粱子弟,怯而無謀,未必識破此計。為諸葛亮計,可派魏延出子午谷取長安,自己由斜谷而進,倘若獲勝,則一舉攻克關中,扼守潼關,平定隴右,東向以爭天下,若失敗也只覆沒一路偏師,主力尚存。只可惜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敢弄險,機會喪失實在可惜。

當然,這是事後諸葛亮了,史家也正是基於事後分析來批評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計大為失策,設身處地站在諸葛亮當時的境地想,他的顧慮也是有道理的。諸葛亮的失誤主要並不在於是否採納魏延之計,關鍵在於街亭之敗。街亭是古代通往關中,天水,安定,金城的總路口,蜀軍據守街亭可以阻斷魏軍入隴西,如果失去街亭就不能在渭水北立腳。戰略位置如此重要,諸葛亮卻違眾用馬謖,馬謖乃一書生,只知紙上談兵,短於臨陣決計,豈是久經沙場的張合的對手。一著失誤,全盤皆輸。魏軍在克平三郡後對叛魏者血腥鎮壓,大加封賞隴西吏民,造成了嚴重的政治後遺症,此後北伐,無有應者,更重要的是曹魏加強了關隴的防務,此後北伐的難度更艱鉅了,勝利的希望很渺茫。

於是乎,各種對北伐的批評和非難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最早持反對意見的是蜀漢光祿大夫譙周,他作《仇國論》,譏諷姜維“極武黷徵”,造成蜀漢“土崩勢生”。陳壽師事譙周,襲用譙周觀點說姜維“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北宋葉適更是激烈批評姜維“勤兵無名”,導致“隙開於內,釁起於外”,甚至把“國被覆滅之禍”也加在姜維頭上。現代的部分學者更將矛頭追溯到諸葛亮,提出北伐是違背歷史發展趨勢,拖得蜀漢兵疲民竭,國力空虛,加速了滅亡,應持否定,主張閉關息民,守土保境。

誠然,如果採取該方針,蜀漢不會這麼早滅亡,但要看到你在休養生息,敵人也在休養生息,曹魏佔據天下大半疆土,而蜀漢只據邊陲之一州,同樣時間的休養生息,曹魏蓄積的國力將是蜀漢的數倍乃至數十倍。況中原人口眾多,技術先進,恢復被戰亂破壞的經濟比起南方開發經濟要迅速得多。政治上蜀漢日益腐敗,諸葛亮死後蜀中無人,僅姜維一人苦撐大局,而曹魏的司馬氏集團事業蒸蒸日上,人才輩出。一旦曹魏得到充分的時間恢復和調整足以幾線開戰時,那麼蜀漢的末日也就來臨了。因此閉關息民,守土保境政策只可作為“天下未變”一時的權宜之計,不可作為基本國策執行,否則無異於等死。

與其坐而待斃,不如尋求一切可能機會爭取一線生機。關於這一點諸葛亮早已認識到,並在《後出師表》中提到:“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願也,。。。。。。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後出師表》情調有些低沉,這是因為第一次北伐失敗,形勢起了變化,北伐難度增加。但成事在天,謀事在人,諸葛亮明知“民窮兵疲”,但“事不可息”,所以抱著“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耿耿忠心來行事了。而姜維深得諸葛亮真傳,感其恩而繼承其遺志,是蜀漢後期的中流砥柱,至死都不忘興復漢室,北定中原。《

三國演義》中加了一筆:姜維殉國後,魏兵剖維腹,其膽大如雞卵,魏將衛灌說:“蜀國之滅,非將軍之罪,實是後主無道所致也”,由此可看出民間對姜維北伐的肯定。

嗚呼!英雄的壯志和無奈,豈是那些滿口“順天而行”的“宿命論者”所能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