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2020丨创新突破!中核吊装人在“浙”里

3月25日,江南春季的夜色中,在位于浙江舟山鱼山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园区——浙江石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工地上(以下简称浙石化),中核机械办公区依旧灯火通明,雨水滴滴哒哒地敲打着项目临建的顶棚,十来个项目人员戴着口罩聚精会神开会。项目总工程师邝小娟在对参加重1429吨急冷油塔吊装人员进行第一次安全技术交底。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贾金廷、项目经理张华、执行经理刘国锋、安全总监戴力、吊装指挥宋维强、3200吨吊机队长严华、1350吨吊机机长尹春良,和班组人员一起,认真倾听,十余顶安全帽下是一双双透着坚毅目光的眼睛。

逆行出征,“硬核”复工复产

奋进2020丨创新突破!中核吊装人在“浙”里

中核机械吊装团队所承担的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规模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具备炼油年产4000万吨、芳烃年产1040万吨、乙烯年产420万吨生产能力的超级石化产业基地。在2020年疫情之下,它是浙江省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尽快恢复国家经济具有代表性的建设项目。

中核机械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吊装施工单位之一,承担了该项目乙烯化工、炼油芳烃及公用工程事业部涉及到的26套装置、近500台设备、约10万吨的吊装工作量,对这个世界级产业园能否顺利投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项目部2名工作人员在春节假期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在阴冷潮湿的施工现场,提前做好防疫准备。2020年2月上旬,经驻地防疫部门批准,中核机械果断按下浙石化项目施工“重启键”,一场复工复产的硬核战“疫”就此打响!为保障人员安全,中核机械采取分批次方式人员返工,首批来自全国不同省区的13名职工,告别家人,逆行而上,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经严格排查后于2月12日上岛,随即投入复工复产准备当中。

具备三十多年吊机维修经验的中核机械设备维修技能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老师傅孔黎明,通过对吊机、吊装运维记录、各种设备资质的“望闻问切”,逐一严格检查,戴着老花镜,微微躬身,目光紧盯着力矩限制器屏幕上快速变化的数字,对控制系统是否正常运转作出精准的判断,一旦发现异常立刻解决,否则绝不允许作业。

同时,在所需吊机、工机具不能全部到场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因地制宜”,优化编制了科学合理的吊装方案,管理人员精心策划、合理组织、严格管理,指挥人员准确指挥,一线作业司机稳健操作。复工以来,完成24台设备的吊装,吊装重量达7425吨!

创新突破,高扬中核旗帜

奋进2020丨创新突破!中核吊装人在“浙”里

3月下旬以来,浙石化项目部重点任务是直径12.1米、高64米、净重1429吨急冷油塔吊装。但由于疫情影响,导致更大型吊机不能到场。怎么办?等疫情结束再吊吗?那将会对工程进度产生很大影响!身经百战的吊装专家贾金廷鼓励技术人员不惧困难,重新调整技术方案,共同面对这一巨大挑战。

邝小娟,看似小巧纤细,却是中核机械公认的优秀技术骨干,曾荣获中国核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面对这一次的困难和挑战,她依然表现出了不服输的坚韧和魄力。在认真审阅图纸并亲自到现场复测各障碍物位置、尺寸后,她创新设计了取消常规所用的力矩分配式平衡梁,大胆采用3200吨与1350吨吊机直接双机抬吊设备主吊耳、一台1250吨大型吊机溜尾的吊装方案;针对两台主吊机型号不同、不能同步起升而会增加危险系数的难题,采用了高精度空间监测系统和常规监测系统两套监测方法,同时对主吊机同步起升进行精确监控;精准确定吊机站位及吊装过程步骤,解决了三机吊装空间严重受限问题。同时,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精确的计算,确定了路基箱的铺设长度、急冷油塔不同升角时主吊机所需超起配重重量、溜尾吊机不同的作业半径等影响吊装的准确数据和施工逻辑顺序,使吊装作业有了多重安全保障。

奋进2020丨创新突破!中核吊装人在“浙”里

4月1日下午16点,3200吨吊机、1350吨吊机、1250吨吊机三台“巨无霸”设备稳稳矗立在空间狭窄、设备基础及钢结构众多的施工场地,伸展硕大强健的吊臂,为即将到来的吊装积蓄力量。

贾金廷带领人员对现场全面检查后,张华下达了吊装令,按照现场施工要求,所有人戴着口罩,分散各处,在防疫的同时严格履行着各自的职责。邝小娟站在塔尾、手持对讲机观测着常规同步监测装置并接收高精度空间监测系统信息,及时与吊装指挥保持着沟通;经验丰富的吊装指挥根据监测系统信息及观测情况,准确发出各台吊机动作指令;吊机司机们严格按照指令准确操纵吊机,同步缓缓起升,将设备立直;随后两台主吊吊机经过回转、起升、落钩等动作,将急冷塔基础环缓慢落入了108颗地脚螺栓内。

在经历近四个半小时后,浙石化项目现场上的庞然大物——直径12.1米、高64米、净重1429吨的急冷油塔,终于被中核吊装人平稳顺利、一气呵成吊装就位,整个过程缓慢、沉静,在国内在建最大规模炼化一体化项目现场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吊装秀!吊机底盘上鲜亮醒目的“中核”LOGO,让业主再次对中核吊装人肃然起敬,啧啧称赞!

“成功了!”业主事业部施工负责人则给予简短而有力的四字评价——“创新、突破!”工程监理在微信信息中说到:“这是能载入中国吊装史的一次成功案例!”,而有位业界人士现场作诗一首“双机展臂擎万里,巨塔挺身立雄姿。抗疫时艰战困境,凝心聚力铸明天!”

审校:韩皓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