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眼饞,你家廚房裡就有這些“世遺”美食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設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評選”,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相對物質文化遺產而言的。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除了各地特有的民俗、表演藝術、手工藝術之類,還有一種與人們的生活關係最為密切,那就是各國的特色飲食。

下面我們介紹一下被載入“世界非遺名錄”的美食——

A 葡萄葉羊肉卷:最好吃的在家裡

别眼馋,你家厨房里就有这些“世遗”美食

如果你去阿塞拜疆旅行,無論是在首都巴庫或其他地方,菜譜中最常見的美食之一就是“朵瑪”,即葡萄葉羊肉卷。在阿塞拜疆、土耳其和中東,自古就有食用葡萄葉的傳統。朵瑪一詞最早來自土耳其語,意思是“包”。2017年,葡萄葉羊肉卷被列入世界非遺美食名錄。

製作朵瑪要準備的食材有葡萄葉、大米、肉末、洋蔥和豌豆等配料(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有所調整)。烹製時首先將葡萄葉在開水中煮3分鐘,然後將泡好的大米以及其它配料和勻,放在一張張葡萄葉上,卷好疊起,然後放入鍋中燜煮30分鐘即可。煮好的朵瑪葉香四溢,吃起來鹹鮮可口、清爽異常,既可以當主食,也可以作小吃。

在阿塞拜疆,到處都可以吃到朵瑪,但要吃到最正宗的朵瑪,最好到阿塞拜疆人家裡作客。而阿塞拜疆人熱情好客,也願意將自己烹飪朵瑪的秘訣傾囊相授。如果你去首都巴庫,品嚐朵瑪的最好餐館是希爾凡博物館餐廳或者是噴泉廣場附近的飯館,那裡是阿塞拜疆朵瑪的彙集地。

B 那不勒斯比薩餅:不能用擀麵杖

别眼馋,你家厨房里就有这些“世遗”美食

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比薩餅已有幾百年的歷史。2017年,它被列入非遺美食名錄。

那不勒斯比薩餅在麵糰的製作上,一直只用幾種基本配料,那就是水、麵粉、鹽和酵母。正宗的那不勒斯比薩餅食材,一般採自意大利坎帕尼亞鄉下。比薩餅的配方和製作手藝,主要傳承於工坊和家庭,年輕的學徒看著師傅做比薩餅的一招一式,然後學以致用。

製作比薩餅分為四步:一、將發酵好的面揉圓。二、搓餅,用拇指由麵糰中心順時針向邊緣推揉壓制成形。搓餅不能用擀麵杖或者機器幫助,搓出的餅厚度不能超過3毫米。三、在麵餅上用叉子打孔,防止產生氣泡。四、在麵餅上抹油、塗醬,然後放上切好的蔬菜、香腸和奶酪。當然,要烤製出最好味道的比薩餅,選用的配料必需新鮮,如新鮮的生番茄、新鮮的馬蘇裡拉奶酪、新鮮的羅勒和橄欖油,要多用調味汁、少用奶酪。一切完成後,將製作好的麵餅放在烤爐裡邊轉邊烤。

烤好的那不勒斯比薩餅餅底蓬鬆柔軟,四周膨脹略微鼓起呈不規則的泡狀,咬一口超級彈性有勁,酸甜多汁的番茄醬香混合著蒜、羅勒和馬蘇裡拉奶酪等的香味就在唇齒間瀰漫開來。如果再配上一杯紅酒,既能增添美味又能增加情調。

C 西瑪:一葷一素兩道菜佐食

别眼馋,你家厨房里就有这些“世遗”美食

馬拉維共和國位於非洲東南部,經濟比較落後,主要農作物是玉米、高粱、稻米、豆類等,而馬拉維人日常的主食西瑪,就是以玉米粉和水為主要原料製成的。

西瑪的製作相對簡單,先將玉米粉放入開水中煮成粥,然後逐步加入更多的玉米粉,並不停攪拌直至粘稠,再用木鏟將一塊塊玉米糊貼在鍋邊,燜至成形即可。

西瑪的味道淡而清甜,馬拉維人喜歡用一葷一素兩道菜佐食,葷菜一般是肉、魚,素菜多是深色綠葉菜,比如芥末葉或南瓜葉。馬拉維人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他們搗玉米、篩玉米,用玉米粉製作西瑪。全家人一起吃西瑪是馬拉維人增進親情的重要方式,正因為看似普通的西瑪承載了重要的文化內涵,2017年它躋身於世界非遺美食名錄。

在馬拉維,各地都能品嚐到西瑪,而馬拉維湖附近的托馬斯餐館、麥克萊爾角餐館為遊客提供的西瑪,加入了豆子和沙拉,更具風味。

D 大餅:聯合申遺成功

别眼馋,你家厨房里就有这些“世遗”美食

大餅在歐亞大陸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且在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品種。2015年,伊朗、阿塞拜疆、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和土耳其等國以“大餅”之名聯合申遺成功。

大餅看上去其貌不揚,但在伊朗、阿塞拜疆、土耳其等一些歐亞國家的飲食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大餅是這些國家民眾每天的主食,在婚喪嫁娶和宗教節日上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典禮用食物。

烙制大餅的材料一般只有麵粉、水和鹽。和好面後,將麵糰擀至成形,放進烤爐烤就可以了。大餅的最大特點是味香悠長而有嚼勁。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的大餅製作工藝有所不同,例如,在烤爐的選用上,有的用石爐,有的用土爐,一些地方甚至全村人共用一個烤爐,大家輪流烤大餅。

要想學做歐亞風味的大餅,可以在這些國家的餐館、集市看看他們的做法,也可以在自己家裡按照食譜介紹的方法去製作,工具很簡易,只要一個砧板和一個平底鍋即可。

E 鍋燒菜:又叫“小麥粥”

别眼馋,你家厨房里就有这些“世遗”美食

鍋燒菜是土耳其的傳統宴客菜,用於婚禮、割禮和一些宗教節日上的宴客。鍋燒菜製作用時較長,在宴客前一天就要開始。製作時,人們敲起土耳其大鼓和吹起嗩吶,一邊祈禱一邊洗淨帶殼小麥,然後把它倒入一個大石頭臼中,兩至四人用棒槌以固定節奏給臼中的小麥脫殼。接下來,男人和女人們一起,將脫殼的小麥、牛羊肉或雞肉、洋蔥、香料、水和油都加入到大鍋中,燉煮一整夜。煮好後的鍋燒菜麥香與肉香交融,它的另一個稱謂叫“小麥粥”。2011年,鍋燒菜被列入世界非遺美食名錄。

如果你去土耳其旅行,正趕上當地人第二天舉行婚禮等典禮,就能看到鍋燒菜的製作過程,並能品嚐美味。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等很多城市餐廳裡的菜譜上,也有這道菜。

F 韓國泡菜:本是為度過冬天

别眼馋,你家厨房里就有这些“世遗”美食

有機會吃到韓國菜餚的人,幾乎都會品嚐一下韓國著名小菜“泡菜”。2013年,韓國泡菜被收錄入世界非遺美食名錄。

大約從14世紀起,泡菜就開始在韓國流行。處於東北亞地區的韓國冬季寒冷,缺乏新鮮果蔬供應,人們只好在秋季莊稼收穫後,把新鮮的蔬菜醃製成泡菜在冬季食用。到了16世紀,韓國人開始將辣椒加入泡菜中醃製。

泡菜的主料為大白菜、蘿蔔,配料為紅辣椒粉、大蒜、姜、鹽、糖、海鮮醬和洋蔥。醃製時將配料加水煮開,徹底放涼後倒入泡菜壇,之後放入切好了的白菜、蘿蔔,蓋好蓋子泡幾天即可。韓國泡菜鮮辣爽口,佐餐佐酒俱佳,而其含有的乳酸菌非常有益健康。

如果你去韓國首爾旅行,可以去首爾泡菜博物館,瞭解一下韓國泡菜的歷史,還能學到正宗韓國泡菜的做法。

G 朝鮮泡菜:傳給女兒是傳統

别眼馋,你家厨房里就有这些“世遗”美食

朝鮮泡菜和韓國泡菜同屬一系,做法大同小異。泡菜在朝鮮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製作經驗,很多世紀以來,家庭中母親將泡菜製作技巧傳給女兒是傳統,一直流傳至今。

在每年秋天蔬菜豐收後,人們便將白菜以及一些蘿蔔加鹽醃製一下,然後在菜葉間一層層加上紅辣椒粉、薑末、蒜泥、韭菜末和海鮮醬,在泡菜壇中浸泡發酵一兩天後就可以吃了。製作好的朝鮮泡菜可以存放一年。

如果你去朝鮮旅行,無論是早飯、午飯、晚飯都可以品嚐到朝鮮泡菜,讓人胃口大開。2015年,朝鮮泡菜被列入世界非遺美食名錄。

來源 | 金羊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