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都雲作者痴——“痴”,其實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


年輕時讀《紅樓夢》,迷戀那活色生香的文字、唯美詩意的意境、耐人尋味的細節、和蘊含其中的文化,總的感覺就一個字——美。中年時重讀,那感覺卻變了,比美更令我動容的是——作者的痴。

對真情的眷念,對過去的緬懷,對失去的疼痛,對萬物的慈悲,對時代的感慨,對眾生的悲憫,對命運無常的悲愴……這痛楚,痴情,悲傷交織在一起的情緒,除了用這個“痴”字,再也沒有第二字可以不能表達這種複雜和濃烈的感情了。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都雲作者痴——“痴”,其實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


這個滲透著作者血和淚的“痴”字,其實,正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這個“痴”字裡,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一, 反叛的精神。

在《紅樓夢》裡,通篇滲透著的,是作者與那個沉悶而腐朽的時代、與這個世俗和殘酷的世界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對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的執著追求,和他最終受到的無情傷害。


木心先生在《素履之往》中有句話叫:凡是偉大的,都是叛逆的。我深以為然。世上有很多偉大的文學作品,無一不是飽含著對腐朽和不公平的舊制度的批判,對新的、美好的社會和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紅樓夢》:都雲作者痴——“痴”,其實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


《紅樓夢》作者的痴行之一,就是他的反叛意識。在書中,作者通過世人之口,描述了寶玉的種種荒誕行止,並把他冠以“孽根禍胎,不肖之子”的名聲,給予他“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的評價,作者為何這麼寫?

那是因為,他哪怕冒著被世人毀謗的風險,也要背叛和挑戰那個讓他深惡痛絕的舊制度和腐朽的思想。

那麼,作者要背叛和挑戰的,都有那些思想呢?

1,封建等級制度:

《紅樓夢》成書的時候,中國還處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國的封建制度,是一個突出君權、父權、夫權的宗權家長制。然而在作者眼中,這種等級制度是極其腐朽的,他義無反顧地,就背離了這種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思想。比如,寶玉和秦鐘的交往,就突出了這種反叛意識:

<code>“那寶玉自見了秦鐘的人品出眾,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這等人物!如今看來,我竟成了泥豬癩狗了。可恨我為什麼生在這侯門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門薄宦之家,早得與他交結,也不枉生了一世。我雖如此比他尊貴,可知錦繡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根死木頭,美酒羊羔,也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富貴’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code>

在寶玉心中,人和人是平等的,沒有貴賤之別。所以,他雖然身處膏粱之中,卻並不以出身來評判別人,秦鍾隨出身貧寒,但是寶玉並沒有看輕之意。甚至,他連輩分也渾不在意:

《紅樓夢》:都雲作者痴——“痴”,其實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


<code>“寶玉終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隨心所欲,因此又發了癖性,又特向秦鍾悄說道:“咱們倆個人一樣的年紀,況又是同窗,以後不必論叔侄,只論弟兄朋友就是了。”先是秦鐘不肯,當不得寶玉不依,只叫他“兄弟”,或叫他的表字“鯨卿”,秦鍾也只得混著亂叫起來。”/<code>

除了等級制度,他對父權的家長制度也視若無物。比如他對賈環:

<code>“寶釵素知他家規矩,凡作兄弟的,都怕哥哥。卻不知那寶玉是不要人怕他的。他想著:“兄弟們一併都有父母教訓,何必我多事,反生疏了。”/<code>

更讓人驚訝的是,他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尊卑,也絲毫不放在心上。賈府的奴才興兒說:

<code>“再者也沒剛柔,有時見了我們,喜歡時,沒上沒下大家亂玩一陣;不喜歡,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們坐著臥著,見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責備。因此,沒人怕他,只管隨便,都過得去。”/<code> 

可見,封建思想那一整套等級制度,都被作者義無反顧地摒棄了。

2,男尊女卑的思想。

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然而在《紅樓夢》的開篇,作者就明確地說自己寫《紅樓夢》的目的,是要為“閨閣立傳”。

“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女子,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

《紅樓夢》:都雲作者痴——“痴”,其實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


作者隨後便公然宣稱“男子是泥做的,女兒是水做的,我見了女子就清爽,見了男子就覺得臭不可聞。”——對男權社會的公開背叛,是《紅樓夢》作者的又一壯舉。作者對男權社會的抨擊,有好幾方面做了大膽的突破。

顛覆男尊女卑的順序。在《紅樓夢》中,他作者甚至認為女人的見識在男人之上。書中,我們隨處可見這樣的見解:

“寶玉更有個呆意思存在心裡。----你道是何呆意?因他自幼姊妹叢中長大,親姊妹有元春,探春,伯叔的有迎春,惜春,親戚中又有史湘雲,林黛玉,薛寶釵等諸人。他便料定,原來天生人為萬物之靈,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因有這個呆念在心,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濁物,可有可無。“


挑戰“三從四德”。

在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更是用“三從四德”的標準來束縛女人。可是在《紅樓夢》裡,女子的不僅有才華,而且還有管理能力,哪方面也不輸給男人。

在三從四德下,女人的愛情和婚姻自己不能做主,都得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在《紅樓夢》裡,黛玉的愛情是衷於自己的內心的。而尤三姐更是激烈,她石破天驚地說出瞭解放女性的話:

“終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兒戲。我如今改過守分,只要我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憑你們揀擇,雖是富比石崇,才過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裡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至此,《紅樓夢》的作者,把古代女子從沒有過的自我,還給了女人。

更大的突破是,作者甚至把幾千年來女人在性方面的被動地位,都給扭轉了過來。在尤三姐這一章裡,作者對尤三姐有這麼一段描寫:

“自己高談闊論,任意揮霍灑落一陣,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樂,竟真是她嫖了男人,並非男人淫了她。”

《紅樓夢》:都雲作者痴——“痴”,其實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


至此,作者對男權社會的挑戰,到了令人驚豔的地步。直到今天,女人也難以做到“消費男色”的地步啊——你可見,曹雪芹的意識有多超前。

3,封建正統思想——儒術。

在中國的封建思想裡,儒家思想一一直佔統治地位。古往今來,人們認為:讀書人就應該“修身,治國,平天下”,也不管這天下是不是公平公正,就迂腐地臣服於君權,

可是在《紅樓夢》的作者看來,這一套“仕途經濟”的觀念,是極其無聊的事情,為了求取功名而去讀那些迂腐的文章,是令他不屑的事情。

“潦倒不通事務,愚頑怕讀文章”,是作者對寶玉的判詞。他為何這麼寫?因為他要顛覆那看似正統,正大,其實極端腐朽和腐敗的思想和制度。在小說中,以讀書人甄士隱和賈雨村為例,就可以看出:讀書人在那個社會是多麼可悲。有著“神仙一流人品”的甄士隱,免不了流離失所的命運,而用讀書來求取功名利祿的賈雨村,又只會淪為統治者的幫兇,失去人性。

《紅樓夢》:都雲作者痴——“痴”,其實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


所以,心中沒有俗念,只追求真情,善意,和美好事物的作者,對這種冠冕堂皇的思想的深惡痛絕,寧可遭鞭笞,也不願同流合汙。

至此,《紅樓夢》的作者,徹頭徹尾地背叛了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正統,撼動了虛偽的舊制度的根基,而這種背叛,在世俗的人看來當然是不可理解的,是叛經離道的。所以,他才被人看做是“外清內濁”,“腹內原是草莽”等不肖之輩——殊不知,這叛逆精神,正是一個超越了時代的天才文學家的潛質啊。

二, 平等的意識。

在《紅樓夢》裡,作者在具有反叛的精神的同時,還具有非常超前的平等意識。而作者的平等意識,又完全出自一個文學家的自覺,跟政治和宗教沒有任何關係。

在《紅樓夢》第41回裡,寶玉在櫳翠庵品茶時,作者專門描寫了寶玉“留心看妙玉怎麼行事”,當他看到妙玉有很重的分別心之後,就說出了“世法平等”的思想。可惜,作為出家人的妙玉,卻一點也做不到世法平等,反而是大俗人的寶玉,處處體恤別人,就連對村野老人劉姥姥,也一視同仁。念著她小戶人家日子的悲苦,他討了妙玉棄之不用的茶碗送給劉姥姥,好讓她“日後賣了可以度日。”

《紅樓夢》:都雲作者痴——“痴”,其實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


這一段描寫,是《紅樓夢》中最最讓我中意的文字,因為他從根本上,讓我們看到了文學和宗教的不同。木心先生說:文學家自有自己的上帝。我也這麼覺得。宗教和文學,都是以拯救人類靈魂,淨化人類的精神為目的的,但是跟文學比,宗教終歸還是險隘的,它用前生今世、因果關係等方法來對人進行威脅利誘,都不如文學這種直接追求真善美的方法,來得更加純粹和高尚。

文學和宗教的區別,就像寶玉和妙玉的區別。

《紅樓夢》作者的平等意識,其實是超越了時代很遠的東西,在《紅樓夢》成書後大約一百年,民主和平等的思想,才被中國的革命者提了出來。可見,《紅樓夢》作者的意識有多麼超前。

而這種超前的意識,也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之一。俄國作家托爾斯泰,也有相同的平等意識。跟曹雪芹不同,他的貴族生活一直到他生活的時代,都沒有幕落。可是,他一點也不稀罕自己的貴族身份。為了實現人人平等的理想,他在自己的土地上解放農奴,把自己的土地分給農民。這種做法,連那些農奴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一個文學家的自覺,完全是超越時代,和世俗的侷限的。

這一點,在更多的文學大家身上也都有體現。

三,悲憫的情懷。

任何一本偉大的著作,不管寫的什麼時代,什麼國家的事情,其悲天憫人的情懷,是永遠不變的。比如《戰爭與和平》,《悲慘世界》,《百年孤獨》,《尤利西斯》——哪一部,不是滲透著作者的悲憫之情呢?

《紅樓夢》裡,作者的很多痴行,其實都是他對世間萬物的悲憫。

對女人,作者是疼惜的,他認為:“女人是水做的。”不管對丫鬟還是小姐,他一概憐香惜玉。

對愛情,他是純粹的。他獨創了“意淫”二字。認為愛,就要用心用情,而不是“皮膚濫淫”。

對下人,他是同情的,不忍心責罵他們,處處體恤。

對於淪落風塵的才子佳人,他都引為知己,“縱為這些人死了,我也願意。”

對於貧和弱,他是顧惜的,妙玉要丟掉劉姥姥的茶杯時,他求了來,送給他,讓他賣了也好度日。

對於一花一木,他是憐愛的,跟黛玉一起葬花,讓草木得以善終。

《紅樓夢》:都雲作者痴——“痴”,其實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


至此,作者悲天憫人的情懷,在他的種種痴行裡,一 一被書寫——而這一切,難道不正是《紅樓夢》打動世人,併成為了文化瑰寶的原因嗎?

在世界文豪的排行榜中,無論怎麼排,中國也只有杜甫和曹雪芹永遠榜上有名,其原因,恐怕跟他們兩個最具悲憫情懷有關吧!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我覺得:《紅樓夢》作者的痴,正是一個天才文學家的潛質,而他的半生潦倒之罪,正是他為中國文學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