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受挫了?经过这三个关卡,让你彻底放下!

“解脱,承认这是个错。”

你原来的爱情关系已经结束,你不应该再对它投入感情。如果你的生活并不空虚,如果你过着充实的生活,那么放下对你来说就要容易些。做不到放下,可能是因为你没有面对内心某些痛苦的感受。你有没有在脑海里反反复复唱过一首歌?你知道有多少首歌是讲放下的?这里就有几首:《突然之间》、《天亮了》、《过火》、《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等,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有一两次分手的经历,即便是在青春期约会的时候也是如此。分手的现象如此普遍,相关的研究却如此之少,这可真是有意思。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着诗人和音乐人来教我们如何结束爱情关系的。

解脱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当你左右手十指交叉相握,在紧握的状态下,指节发白,这时候突然把手分开,你就会感受到“解脱”,你要学会放下对那个人所有的爱恨情仇。相爱的感觉并不是唯一难割舍的东西。难以割会的还有愤怒、怨恨和报复的心情。如果一个人喋喋不休地谈论前任,无论用词甜蜜还是愤怒,都说明Ta没有放下对前任的爱恨情仇。分手或者离婚,也有蜜月期,你知道吗?

群里有个姐妹经历过,领完离婚证,前夫哥还给她送了一束花,像热恋时候一样,表达对她的思念,要做好朋友。但彼此都知道,回不去了。很多人分开以后,常常宣称要继续做彼此的朋友。等到甩人者的内疚感得以排解,被甩者的愤怒感就位之后,这种想要做朋友的愿望就消失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拼命想要在内心维持真正的朋友关系(这里不同于我经常说的相处的朋友准则噢)。结果他们就不能放下,不能让心中的愤怒走出来,不能让愤怒帮助他们放下。所以,在分手早期,最好不要保持朋友关系;等到自己做到了解脱,再做朋友。勉强做朋友,放下的过程可能会因此而延长,甚至导致以后你们也做不成朋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们要变得不礼貌或是不热情,你们只是不亲密了。)

这里还有另一个问题——“逃跑综合症”( Runaway Syndrome)。在这一过程的某个时间段,大多数分手人士都有想要逃跑的强烈冲动。他们想要搬到新的社区,远离前任所住的地方,避免遇上前任或以前两个人共同的朋友。如果你的离开是为了新的工作,或是为了回到以前那个有支持你的家人或朋友的生活圈子,又或是为了人生前进的目标,那搬家是可以的。如果你离开是为了逃避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应该三思而后行,你现在本来就处在压力之下,搬家只会增加你的压力。待在现在的小区,面对前任和前任的朋友,要处理这种痛苦的感觉,对你来说可能很艰难。但这样也有好处,如果选择搬家,你可能就是在隐藏并且否认放下这一过程了。那些选择留下的人会艰难地挺过这一关,不久之后,再见前任,和Ta说话时,不会有情绪上的不安了。他们面对这一切,更有效地处理了“放下”这一环节。

感情受挫了?经过这三个关卡,让你彻底放下!

其实这一阶段,有三个关卡:否认、悲伤、放下。

在打怪途中,我们可能是在同时应对这三个关卡。

坏消息是它们相互制约,相当于一个集成关卡,你会很难攻破。好消息是逛过这一关,你相当于一下子过了三关,是不是会一下子很爽,所以加油,每前进一点,都是离打BOSS更近一步。

第一关,否认

为了避免内疚感,甩人者往往想要对被甩者“好一点”,但这只会让放下的过程变得更加漫长。

有一个男友想要分手,但他想要表现得温和友善,于是特地每周都带女友(被甩者)到外面吃饭,他觉得这样会让她好受些。可每次他这样做,就好像是朝着一只饥饿的猫扔了几块馒头。有了这几块馒头,猫还是饿着,但也不会到别处觅食。只要看起来似乎还有某种复合的希望,女友就做不到放下。想要对被甩者好一点,直截了当远胜过“温和友善”,其实这个男友只是在对自己“好”,他想要减轻自己的内疚感。

其他的一些情况也会延长解脱的过程:互相住得很近,男人不定时来关心你一下,生活有困难时的及时雨……这些行为,都会让你心生期待;还有的人,有共同经营的生意,不得不保持交住。离婚了有孩子,男人却还想一家三口出去旅行。

噢,别傻了,起码,在你没做到不爱不恨的时候,不要去同意这些事。瞧,他的这些行为,其实对我们并无好处。人在饥饿时,会觉得不怎么好吃的东西,也很美味。而他,就是那个不怎么好吃的食物,带给你不怎么优良的感情。

但这些食物,让你不停地在内心否定现实:他是不是还爱我?我说分手是不是被逼的?他是不是对我还有感情?瞧,我就说他没那么绝情。他可能就是玩玩吧,他会改的。这些想法,让我们否定现实,而不是直面现实。我们不停幻想着最美好的大结局,然后以美好的结局来指导现在的生活,最后发现,还是被啪啪打脸。

说分手的开始忽冷忽热,直到最后不回消息。出轨的依然跟小三你侬我侬,三人行。

如果我们敢于揭开这些粉色纱帐,会发现,内里藏着的不是锦衣玉食,而是无比痛苦的真相——那个曾经说爱我一辈子的人走了。

是的,很痛,很痛,想一想就痛,我们不想面对。躺在粉色泡泡里,起码还能好受点。我知道他在骗我,可我宁愿他骗我。

我就像那只乞食的猫,虽然求来的馒头越来越少,越来越馊,但,我还是离不开,饿死病死也离不开,因为我不想出去觅食,在这里,起码还有馊掉的馒头吃。

你是不是那只猫?像不像?

直面这个现实吧,他能给你的,都是馊馒头,而你真的不配吃精美的食物吗?你真的要为这几块馊馒头而卑躬屈膝吗?

感情受挫了?经过这三个关卡,让你彻底放下!

第二关 悲伤

今天群里姐妹说,我要离婚了,突然好悲伤。

其实悲伤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绪。亲人去世,我们会悲伤,宠物走失,我们也会悲伤。

我们只是被迫要跟过去说声再见,虽然,我们不愿意。而,当我们学会了承认,承认现实就是这样,并且接受。接下来,就是悲伤了。

我真的要离开这里了,不会再有每天那一点点的食物了。

我真的要离开他了,不会再有半点退路和幻想了。

我真的要独自上路了,从此再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港湾的地方。

这种撕裂感,失去感,空洞感,让我们感觉彷佛一切失去了意义。曾经构建的一切,曾经拥有的一切,曾经畅想的一切,都要打破,这感觉让我们时刻要飙泪。

没关系,哭就哭吧。

沼泽泥潭上建的大厦,不会坚固。

做个哭倒这些海市蜃楼的孟姜女,我敬你是条好汉!

坏掉的感情,就像腐肉,切掉,必然会痛。

但,不切掉,会要你命!

第三关,放下

无论有没有外界的复杂因素,我们的大问题依然存在:“怎样做才能放下?怎样做才能不再爱那个人?”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个难题。如果你有其他的支撑,放下就要容易得多。爱人离开了,你的心中会出现一处空缺,而份好工作、良好的支持体系,有帮助和支持你的朋友,都能使你的内心有充实感,这些都有助于填补你心中的空缺。你可以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帮助自己放下。

清理物件

首先,你需要检查一遍家里的各个角落,清除掉那些总是让你想起前任的东西:照片、结婚礼物、生日礼物,还有诸如此类的纪念品,免得睹物思人。你可能还需要重新摆放家里的家具,尽可能让家里看起来与分手前不一样。你俩的大床就是一件特别的象征物。也许你需要换新床单,或是在房间里换一换床的摆放位置、换一个房间来放这张床、卖掉这张床,甚至送给别人。

内爆型悲伤

你也许应该把所有这些睹物思人的东西放在箱子里,扔进车库或是储物室,某个周末,你成许想要进行一场“内爆型悲伤”便拿出这些纪念品,设定一段时间让自己尽情地悲伤,这种悲伤可能会使你感到非常压抑,我们建议你找一个人待在你身边给你支持。你可以恣意地悲伤,这样做能让你更快地放下,内爆型悲伤能够增加悲伤的强度,也能缩短你完全放下所需要的时间。

不再纠缠

很多人还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前任会打来电话、写信和来访,或是前任地信件和客人。如果前任明显黏着不放,你可能会觉得心倾意乱。但是,如果你听任对方如此,就说明你也没有放下。黏着不放需要两个人才能进行。如果你不肯配合,长期看来,双方都更容易做到放下。你不得不果断一些,甚至有必要挂掉对方的电话,或是原封寄回对方的信件,不予回复。你要控制自己,停止对前任的幻想。一且发现自己因为前任面痛哭流沸,就想一想你们俩之间发生过的痛苦或不快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再想着对方。或者你还可以关注别的事情,以免自己聚焦过去的恋情。

放下自己的恐惧

关于放下这个问题,我们还有个更为抽象的答案。一种行为模式的内核往往都有一种特定的感受,比如说对被抛弃的恐惧、内疚、害怕自己不被爱或是自我价值感低和缺少信心。令人惊奇的是,我们常常通过对自己生活的设定来获得自己最害怕的感受。比如说,我们害怕被拒绝,可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我们就把生活设定成“我们会被拒绝”。如果我们想要内疚感,我们就会创作出内疚的条件。

分手时,我们的反应往往是自己行为背后的感受。如果平日的行为模式是被拒绝,那么我们在分手时的感受就是被拒绝;如果是内疚,那么感受就内疚。很有可能,这种感觉可能非常强烈,由于我们不够坚强,所以无法在忍受这种感觉的同时,做到放下。如果你觉得很难放下,就问问自己:“如果放下前任,我的哪种感觉会最强烈?”也许,你的难舍难分实质是在掩盖自己无法面对另一种痛苦感受的事实。比如说,你很害怕放下,因为放下之后你就不得不直面自己被抛弃的感受。于是你拒绝放下,以此回避被抛弃的感受。要做到放下,你就不得不面对那种感受。你如感受需要支持,可以寻求靠谱的朋友或咨询师的帮助。

投资自己

我们放下目的就是:在情感上投资自己,促进自己的个人成长,不要在已经结束的关系上再进行投入。过去的关系已经是一具情感死尸了,投入是不可能有回报的。投资自己,オ有可能得到最大的回报。

毕竟,只有放下才能空出你的双手,才可以用这双手拥抱自己或者别人,才能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寻找真实的需求。



如何放下?当然是好好弥补自己内心这个巨大的空洞了。

用什么弥补?可以是健身,可以是旅行,看书,工作,考证,赚钱等等等等,一切让你有意义的事情。

但,我的导师说过,人的快乐,来自于物质的,愉悦比较短。他说,他得到再多的钱,买再贵的东西,也不会高兴超过5天。但,有一些事,却可以让他高兴一辈子,每每想起,都会会心一笑。

是什么?

帮助他人。

是的,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物质的需求,在底层,而越上层的需求,满足起来越难,但带来的快乐,越持久。那么上层是什么?

感情受挫了?经过这三个关卡,让你彻底放下!

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他说,他曾经把儿子的高中笔记(他儿子当初考上了北大),无意中送给一个成绩很好但是家庭条件很差的小男生,小男生当时欣喜若狂。当他发现,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帮助了另一个人,有可能改变别人的生命轨迹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意义和愉悦。

这就是,帮助他人的作用所在。

这段经历,也让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自我的愉悦。

我是叶安洛,帮你解决情感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