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再读 《许三观卖血记》,感受父亲的爱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三部曲之一,以改革开放初期大跃进为时代背景,讲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当时社会风气的一部长篇小说。整部小说承载着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的爱,小说中的主人翁许三观朴实,善良,有责任、有担当,不向命运低头。他没有远大的抱负,但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家里一次次遭受劫难,他靠出卖自己的血肉为家里分忧解难,几个场景触动着我的内心。

中年再读 《许三观卖血记》,感受父亲的爱

第一,当他得知他最爱的儿子一乐不是他亲儿子时,他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压力的冲击,乡民的对他的嘲笑和讥讽,给他取名“缩头乌龟”,一面方面是来自自身的压力和心理上的不平衡,他不敢承认也不得不承认一乐不是他的亲身儿子,他心里委屈五味杂陈,他也曾悲观失落,在乡民面前抬不起头做人,失了面子丢了尊严,他想把一乐送还给何小勇,尝试了多次,但何小勇拒不承认一乐这个儿子,一乐不得不回到原来他深爱的那个家里,许三观嘴里讲着难听话,心里隐忍着痛苦和难受,但是他善良而朴实的性格加上与一乐之间的感情,最终接受了这个儿子,他依旧如从前似的对一乐好,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看待。

中年再读 《许三观卖血记》,感受父亲的爱

第二,当那个让他受尽屈辱,抬不起头做人、失了颜面的的何小勇被车撞倒后,经医生提点,让何小勇亲儿子上自家烟囱哭喊,才能他的灵魂不离开身体,是唯一能救他性命的办法,刚开始许三观坚决不同意这个让一乐为这个让他失了尊严何小勇哭喊,他做了反复的思想斗争,最终他的善良战胜了所有的怨恨和过节,他答应让一乐挽救何小勇一命,他不记前嫌,忍辱负重,放下尊严,带着”老乌龟”这顶帽子在最关时刻还能答应拯救他的“敌人”,展现出人性里最善良的一面。

中年再读 《许三观卖血记》,感受父亲的爱

第三,在1996文化大革命时期,许三观老婆许玉兰作为“妓女”被组织进行批斗,挂上“妓女许玉兰的”牌子在大庭广众之被批斗多次,但是许三观深知老婆是被冤枉的,他遭受别人白眼,在群众的嘲笑声和鄙夷眼光下,依旧坚持给被批斗的老婆送饭,瞒着儿子给老婆做了五花肉放在碗底,让许玉兰吃下,许玉兰为此感动不已,她眼里满含着委屈和泪水,委屈是因为她不该遭受如此的对待,满含泪水是她对许三观的行为而感到动容,觉得没有白嫁给许三观。此时许三观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他正义刚强,在颜面和尊严面前选择了责任和担当。

中年再读 《许三观卖血记》,感受父亲的爱

第四,当一乐得了严重肺炎,生命垂危,需要一大笔钱到上海救治,不然他性命将不保,他着急、烦闷、发愁。他四处筹钱,但到上海那样的大医院没有一大笔钱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想到了卖血,他拖着孱弱的身体一连三次的走向一家又一家的医院,当他卖第三次血时,突然晕倒,医生告诉他如果不输血给他将会丢掉自己的性命,但是他为了拯救儿子的性命,义无反顾的要求医生再一次抽他的血,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命悬一线的儿子。

中年再读 《许三观卖血记》,感受父亲的爱

他平凡而伟大,背负着骂名也要养大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因为爱、无私和责任。

中年再读 《许三观卖血记》,感受父亲的爱

十年后,当孩子们成家有了不错的工作,生活不在拮据时,他已年近六十,他又一次想到卖血,当他得知自己的血已经卖不出去时,他无助的痛苦,他想家里要是遇到大事在也帮不上忙了,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已不在强健也不在年轻。

从小说中感受到当时人民生活的艰苦,在厄运面前我们不轻易的放弃生命,对家人的责任是我们一生的使命,就算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家人的安危,一个平凡、坚强、而伟大的父亲形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家人阻挡着风风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