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工,該不該降薪圖存?

疫後復工,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是外貿訂單取消,內需也不暢。這種形勢下該不該全員降薪?著名經濟學家希克斯的工資剛性理論影響深入人心:工資只能漲不能跌。降工資等於變相讓員工離職,即使在19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中,這一原則也顯效不悖。

疫後復工,該不該降薪圖存?

今年春節期間,老鄉雞的董事長束從軒手撕員工主動要求降薪信的視頻引發全網瘋傳,大家紛紛為這樣的良心老闆點贊,因為他觸動的是大家的痛點,老闆再難都不應該給員工降工資。但人算不如天算,在中國疫情受到控制,推動全員復工復產之際,全球新冠疫情全面爆發,作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的中國外貿訂單驟降,疫情後人們渴望的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如期而至,相反很多人捂緊了自己的荷包。形勢比人強,日前美的、海信連續傳出高管降薪和凍薪的消息,網上流傳的美的集團《關於凍結高管部分薪酬的通知》稱,鑑於當前全球嚴峻經濟形勢,為進一步傳遞經營壓力,促進集團整體經營目標實現,決定對高管部分薪酬實施凍結措施。凍結標準為30%月度工資發放,此部分年底根據集團整體及單位業績達成情況再確定是否返還,執行時間暫定為2020年3月到12月。不僅中國這些知名企業宣佈降薪、凍薪;連一向不差錢的美國名校哈佛、斯坦福和南加大也紛紛宣佈降薪計劃。哈佛大學校長在給全體員工的公開郵件中宣佈:將凍結員工的工資並停止所有招聘。同時包括校長、副校長和教務長在內的所有高級管理人員各自減薪25%。

疫後復工,該不該降薪圖存?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抗風險能力更弱。天眼查的數據顯示因遭受疫情打擊,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就有超過46萬家中小企業宣佈倒閉,其中逾三分之一營業不足三年。如果堅持不肯降薪,最後很多中小企業都會走向大幅裁員或直接破產之路。

在經濟繁榮之際,百業興旺,人人都有錢賺,老闆們滿漢全席,員工也可以有魚有肉。公平與效率兼顧的帕累托最優(Pareto Optimality)可以在沒有任何人利益受損的情況下取得生產生活兩不誤的協調發展。但當經濟蕭條來臨,則需要每個人都犧牲部分個人利益來保證群體的生存和發展。開源受阻,只好節流。在這樣情況下,最優選擇已不存在,降薪圖存乃退而求其次處理勞資矛盾的理性選擇。

這次世界大疫史無前例,很多經濟學理論都受到挑戰,美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因為受工資剛性原則的束縛,導致企業大量裁員,有四分之一的公民失業,引發很多嚴重的社會問題。

災難來時企業需要自救、政府也要出手相救。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民營企業約有6500萬戶,其中企業數量超2680萬家,整個民營經濟對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65%,佔就業總人數的在90%以上。所謂的共度時艱,需要大家有苦難一起扛。降薪圖存就是為了保住企業,最近各地紛紛以用電量來考核復工指標;但很多企業即使開工了,也面臨著無工可乾的窘境。

《孫子兵法》中有言“上下同欲者勝。”百將一心,三軍同力,人人慾戰,則所向無前矣。在這樣的艱難時刻,更需要為未來留下企業的火種。只要燈亮著,就還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