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寒冬,越要做一個能吃苦不受窮的人

去年冬天,大家都說這一年不好過,是寒冬,可是今年回過去一看,去年未必是寒冬,今年才是,如果把時間推到10年後來看,也許今年是最好的一年。

所謂的經濟寒冬,其實只是一種常態。

而在漫長的冬季,如果說有一抹春色,我覺得就是社交電商,因為消費者市場總沒有上限,因為無論什麼樣的情境,人們都不可能不消費,只是在哪裡消費的問題。

越是寒冬,越要做一個能吃苦不受窮的人

成為芬香合夥人,只是起點

我做芬香社交電商兩個多月了,也順利的成為了芬香合夥人,可是當我進入合夥人社群裡,我才知道,即使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我仍然還只是站在起點。

這跟我當初的設想確實不一致,我對標的都是日入上千上萬的大佬們,按我的設想,兩個多月怎麼也得日入上千了。

事實證明兩個多月日入上千甚至上萬的人的確有,只是那個人不是我。

於是擺在我面前的其實是一個選擇,我是要因為收入沒有達到預期而選擇放棄去幹別的事情嗎?還是要堅持到底?

我相信在今天很多剛開始進入社交電商領域的小夥伴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是要繼續,還是放棄?
太多小夥伴人雖然還在群裡,但是其實早就已經放棄了。

放棄一件事情,其實很容易,可能就是一個念頭,一瞬間的選擇,除非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內心有堅定的信仰。

我想如果不是因為我在做之前,內心有堅定的信仰,那麼今天我走不到合夥人的位置上,甚至連如今這個起點可能都不會有。

在這兩個多月時間裡,我一直心心念唸的是拿到管道收入,期待有一天,可以不用幹活就拿錢。

到現在,我還是相信芬香這條路可以實現管道收入,但是對於不用幹活就拿到錢這件事情,我已經不那麼嚮往了。

這兩個多月,我每天工作N個小時,除了吃飯睡覺都在緊張忙碌當中度過,然而與忙碌相比,是前所未所有充實感。

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清晰的感覺到,人的一生其實是可以有點奔頭的。

前提是我們足夠堅持,前提是我們把自己該做的事情都做好,前提是我們一直在不斷的成長和提升。

越是寒冬,越要做一個能吃苦不受窮的人

沉澱和成長才是人生剛需

昨天晚上有點受刺激,有一個剛加入的超級會員,第一天開始就日入2000以上,絕大多數是自己的推廣收入,我想這個人幹嘛了,怎麼這麼牛?

後來才知道這個人本來就是電商屆的大佬,我們覺得人家日入2000很牛逼,可是對他本人來講,他未必滿意。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人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如果不是人家前面的沉澱,大佬也不會有今天成績。

我們暫時還沒有人家的底蘊,那就慢慢的積累,我相信時間最終會給我們答案,而且這個答案一定是與我們之前所有付出的相匹配。

我讓小夥伴們把自己社群的名字改成了【名字.京東內購.成長空間】,是希望我們的社群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收入的提升,更是能力的增長。

你是否具備賺錢的能力,比賺錢本身要重要得多。

如果你有賺錢的能力,總有一天你會賺到與能力匹配的錢,如果你沒有這個能力,偶然間得到的錢,也會在某一天失去。

對於芬香社交電商來講,最重要的兩個能力,一是領導力,二是銷售能力,前者決定你的團隊是否有很強的凝聚力,後者決定你是否能帶著團隊做出績效。

過去我曾經把這兩個能力分開來看,昨天在芬香合夥人群裡面聽一個大佬說了一句讓我醍醐灌頂的話。

他說,銷售能力本身就是一種裂變團隊的能力,一個人銷售能力強,就有能力帶著更多的人做好銷售這件事。

對我們來講,能力的提升,永遠沒有捷徑可以走,你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帶著更多人一起走。

在社交電商領域,即使我已經做了兩個多月了,我仍然是一個小白,只不過比我剛開始進來的時候好了一點點。

但是我這個小白,一定不會放棄,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因為我明白,只要堅持下去,小白就會變成老手,小白也會成長起來。

而到那個時候,我相信無論我幹什麼,其實都可以賺到錢。

越是寒冬,越要做一個能吃苦不受窮的人

吃苦的本質根本不是受窮

最後,將我很喜歡的一段話奉獻給大家:

大多數人對吃苦的含義都理解得太淺了,窮根本不是吃苦,窮就是窮,不是吃苦。

吃苦不是受窮的能力,吃苦的本質是長時間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以及在長時間聚焦的過程中,所放棄的娛樂生活、無效社交、無意義的物質消費,以及在過程中所忍受的不被理解和孤獨。

吃苦的本質是一種禁慾能力、自控能力、堅持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很大程度上說,靠自己做出成績變得富有的人,往往比窮人更能吃苦,否則他就不可能靠自己白手起家。

你會發現,這些人富有了以後,還是比你勤奮,還是比你能忍受孤獨,還是比你能延遲滿足,還是比你簡單純粹。

這才叫吃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