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太陽出來照白巖——白巖洞村脫貧攻堅紀實

“太陽出來照白巖,妹在巖上繡花鞋,妹繡花鞋我不愛,只愛妹妹好人才 。 ” 三年前,一群身處全國深度貧困縣 的 白巖洞 人, 挑著水 走在田壟上 ,唱著憧憬幸福的土家山歌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興隆街道 白巖洞村, 史稱 “ 白 崖 峒 ” , 已有 600 多年曆史, 元明清時期皆設白巖洞長官司 ,是湘西舊土司制度下的基層行政單位 ,繁盛一時 。 歷史變遷,古商道衰落,靠天吃水、產業發展受制的白巖洞人嚐盡貧困的苦 。

2017 年, 白巖洞村脫貧攻堅戰役 正酣 。 隨著 飲水工程的修建 、人居環境 的 改善,扶貧幹部紮根農村共謀致富路, 支柱產業成型 , 白巖洞 人 的 日子一天一個樣 。

小山寨撬出大工程

“這是老黨員白雲清帶頭歷經十年才修好的 倒虹吸管,灌溉周邊 8000 餘畝田土,全村 400 多畝旱地改造成活水田 , 救了 缺水多年 的白巖洞人 。 ”駐村伊始,龍山縣委宣傳部、縣新華書店派駐白巖洞村, 第一書記彭飆 聽村支書陽清貴說起這條 “紅旗渠”的故事 。

龍山縣:太陽出來照白巖——白巖洞村脫貧攻堅紀實

1977 年修築完成的第一代 “ 紅旗渠 ”

“ 快坐,我給你們洗桃子 吃 解下渴 。 ” 駐村工作隊彭飆、田平、陳文雯三人 入戶走訪 中 ,貧困戶米秀萍 洗桃時,幾人 見水 缸裡 漂浮著許多細小的蟲, 都 要她 把 水倒掉 。 “ 這倒不得,倒了 不曉得好久才接得滿 。 ”

米秀萍的話像針一樣扎進彭飆的心中 。 經詢問才知道, 老林口、白洞兩地距離 倒虹吸管太 遠, 供應不足 ,儲蓄雨水是兩地村民的尋常工作 。

“43 年前,老黨員 們 扛起了引水大旗,我 們 要把這面旗接著扛下去 。 ” 彭飆 含淚 說到 。 對這個初來乍到的小個子書記,眾人將信將疑。

彭飆並不在意,把解決飲用水問題作為白巖洞村脫貧攻堅第一件大事來抓,帶領村支兩委幹部 勘探水源,數次與響水洞 水源地 協商, 誓把 “ 想水想水,想響水洞的水 ”這句村民掛在嘴上的話變成現實 。

2017 年 8 月,由縣水利部門牽頭立下白巖洞自來水惠民工程項目,於 201 8 年 8 月完工 ,缺水難關攻克,白巖洞產業發展瓶頸終於破除 。

主水管順利接通當天,米秀萍見水管流出 12 公里外的山泉水,眼裡笑中含淚, “ 這山泉水,真甜 。 ”

前有倒虹吸管,後有 自來水惠民工程 , 幾代黨員攜手, 820 戶 3072 人 喝上了放心水,自來水惠民工程成為 白巖洞 人心中第二條 “ 紅旗渠 ” 。

小個子書記帶出大隊伍

2017 年 2 月 14 日,是工作隊駐村的第一天,也是彭飆最窘迫的一天 。

剛進村他就被十幾個村民團團圍住諮詢扶貧政策,小小的個子一下就被人群淹沒 。 群眾脫貧願望迫切, 三人 深感壓力巨大 。

安撫好村民,他們 進村入戶開始一天的 “戰貧”工作 。 第一個要走訪的是貧困戶 陽青亮 。

在一處稱不上家,腐朽不堪、天通地漏的爛屋前,村幹部呼喊陽青亮的名字 , 只見 他 從 歪斜的 碗櫃後鑽了出來 。 自 妻子去世,他便獨居生活, 平 日 什麼事也不幹,就好打個小牌, 老屋 也不打理任其 爛成廢墟 。

駐村工作隊 為他 申請危房改造, 忙前忙後, 幾月後 他 搬進新家 ,把家裡收拾 得 井井有條 ,個人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

貧困戶要扶,非貧困戶也要幫 。 蔣春豔是非貧困戶,年前患了尿毒症 孤身 回到孃家 , 病情 越來越嚴重 。

“ 我們從各處為你籌集了 1 萬塊治療費,錢不多,但我們會盡最大能力幫你 。 ” 看著蒙著被子裝睡的蔣春豔,彭飆真誠地說到 。 走出大門,眾人聽到屋裡傳出細細的抽泣聲。此後,一系列的幫扶 措施 讓蔣春豔重拾信心, 病情有所好轉 。

龍山縣:太陽出來照白巖——白巖洞村脫貧攻堅紀實

彭飆走村入戶登記貧困戶信息

2018 年, 全體在家村民響應號召開荒種植 1400 畝 油茶, 退休村主任康茂林主動請纓管理合作社;

2019 年,在外務工的村民李遠進得知村裡計劃修路,立刻從杭州趕回,發動村民籌集資金合力修通九、十組村組公路;

2019 年 8 月,村主任陳延政耗時兩月排查水管洩漏,清晨起,半夜出,保障全村正常供水;

2020 年 1 月 23 日,村秘書吳大枚、村醫楊敏下村進行疫情防控,兩月未回縣城的家;

2020 年 2 月,鄰村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駐村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幹部堅守數天防控疫情 ……

三年時間, 劉昌鳳把 駐村 工作隊的付出看在眼裡,逢人就說, “小個子書記帶出了 大 隊伍 。 ”

龍山縣:太陽出來照白巖——白巖洞村脫貧攻堅紀實

陳延政半夜排查水管洩漏情況

小百合蹦出 大產業

白巖洞百合種植歷史悠久,當地村民在選種育種方面很有經驗 。 2017 年,白巖洞村 獲批 國家農業農村部第七批全國 “ 一村一品 ” 百合示範村鎮 。 2019 年,全村 1600 畝百合產業獲利一千萬元,村集體經濟收益 10 餘萬,人均年純收入過萬元 。

“ 我種了十幾年 百合 , 成本高、收入 低 ,錢都被二道販子賺走了 。 ” 作為村裡的百合種植大戶, 劉昌義 總結出不少經驗教訓 。 種植戶 張向陽 也說: “ 種百合還不如去打工 。 ”

駐村 初期,村民們對發展百合產業信心不足,彭飆 意識到,只有讓白巖洞百合脫穎而出,產業發展才算有了門路 。

駐村工作隊邀請 農業農村部 法規司結對子單位派遣 專家指導 , 村內 生態 產業鏈逐步建立,利潤 得到 最大程度保留 , 白巖洞百合品牌打響 。

龍山縣:太陽出來照白巖——白巖洞村脫貧攻堅紀實

白巖洞百合基地

“ 去年我種了 10 畝百合,年收入 8 萬元, 種百合要聽工作隊的,不打除草劑才有口碑和好價錢 。 ” 自從 “ 一村一品 ” 百合品牌打響,不斷有 人上門收購,劉昌義 的腰包鼓了起來 。 如今, 兒 子在 上海讀研究生,女兒去成都讀大學, 日子越過越紅火 。

百合產業提質提量的同時, 2018 年開荒種植的 1400 畝油茶開始成為全村第二支柱型產業 。

“茶油不飽和脂肪酸高於橄欖油,市場潛力巨大,預計每畝 收益 突破 6000 元, 未來必將 成為白巖洞人的 養老 銀行 。 ”彭飆激動地 說道 。 百合加油茶,給發展產業的村民 投了 一 份 雙保險,加速了白巖洞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

20 20 年,龍山縣惹巴妹手工織品車間 即將 落戶白巖洞村, 一百多名 留守婦女宅在家就有收入的日子成為現實 ,村裡最後 10 戶貧困戶預計 年底 實現 自主 脫貧 。 自此, “ 男有耕,女有織,老少有樂 ” 的發展模式初步形成 。

“太陽出來照白巖,紅旗渠中活水甜,幹部群眾情意粘,百合油茶綻笑顏 …… ” 4 月清晨,村民們改編的山歌 久久迴響在山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