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倍的槓桿收益,瞭解一下?

金融這個領域,槓桿就是核武器。


1


2014年的股市大牛行情,就是靠著場外配資跑步進場的。


給你一個賬戶,裡面放100萬,但是需要你自己先存進去20萬,如果跌幅超過10%,需要你在次日補錢,否則就會被強平;運氣好來了個漲停板,那麼6倍的收益就讓你爽歪歪。


當年的HOMS結算系統,就是依靠這種簡單粗暴的模式,硬是讓官媒唱出了4500點是牛市起步的調調。


這個操作手法一點也不新鮮,無非就是把期貨的玩法搞到了股票裡面,唯一差別的地方就是槓桿率,期貨裡面10-50倍,股票配資的時候,5-10倍。


07年一波牛市,14年一波牛市,等下一茬7年的韭菜熟了,估計21年還能來一次,資本寒冬已經倒春寒了。


10000倍的槓桿收益,瞭解一下?


說完股市,再來說說樓市。


只要是以小資金,撬動大資產的,都是槓桿,房子也不例外。


首付款30%,然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把尾款給到開發商,從此你成為銀行的房奴,2-3倍的槓桿讓你開始有了抵禦通脹的信心。


只要房子升值10%,那麼在房產槓桿下,就是25%以上的毛收益,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感慨,房子買進去了,也就坐穩了,要是沒進去的,望洋興嘆。


2


但是,槓桿從來都是大殺器,有好就有壞。


15年股災的時候,要不是國家隊進場,千股跌停的場面,你根本跑不出來,割肉都找不到刀。


北京周邊的燕郊房價,從最高點已經暴跌了50%,市政府搬到通州後,很多人搶購當地房源,但是雄安消息一出,很多人又套牢了。


槓桿的本質,就是把未來的收入現金流,在現在一次性押進去,贏了會所嫩模,輸了工地搬磚。


如果說房子3倍槓桿,股市5倍槓桿都已經讓很多人猶豫不決,那麼保險這個100倍槓桿的,你可能壓根就沒往這上面想過。


我舉幾個保險的例子,讓你感受一下這個恐怖的槓桿率。


30歲的人買重疾險,6000元*30年,可以買到50萬保額,首年槓桿率為50萬/6000=

83倍,第二年為41倍,第三年為27倍......


定期壽險保到60歲,30歲的買100萬保額,保費720元*30年,槓桿率1388倍,第二年694倍,依次類推。


最誇張的意外險,300塊錢可以買到600萬保額,槓桿率20000倍。


3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反駁說,保險的獲利得出事,非死即殘,這種錢誰愛賺啊,我又不能自己把控。


呵呵,說的就像你能把控股價走勢、樓市漲跌一樣。


富貴在天,生死有命,其實哪個你都把控不了,完全就是對賭,只不過保險出事的概率比較低,所以保險公司放開給你的槓桿就很大。


就跟世界盃賭球一樣,阿根廷VS西班牙,可能讓0.5球基本就可以開押了,要是巴西vs中國,保不準讓3.5球,很多人還是會買巴西。


發生重疾,比如癌症、心梗腦梗的概率,是大於死亡身故的,進而遠大於意外死亡,所以杆杆率出現遞增。


10000倍的槓桿收益,瞭解一下?

但是,這裡面其實就有了“作弊套利”的空間。


有內部消息,知道某地段要拆遷,那麼買進房子就可能會獲得5-10倍的利潤。


同理,如果你在某個小診所、體檢機構查出來自己什麼毛病,但是這個消息保險公司並不知情,那麼通過保險槓桿,你就已經在佔保險公司便宜了。


近幾年的保險司法訴訟案例中,有很多投保人,買完重疾險,半年後剛過等待期,就向保險公司報案申請理賠的,涉案金額往往高達上百萬。


有的人就是運氣好(你也可以說運氣差),短期內確診癌症大病的,保險公司賠進去80倍的槓桿認栽;有的人是存心惡意騙錢,事後被保險公司坐實有歷史就醫記錄的,直接連保費也不退了。


可能你會覺得,幾十萬的理賠金,不至於讓我出賣靈魂,把自己折騰個大病。


但是如果你投保的幾百萬呢?


目前保險業的各家公司,對於線上那些便宜的重疾險,單家公司的保額往往就是給50萬,想要買更多,對不起,我不賣了,您另請高明。


目前保險行業協會正在加速推進各家公司的投保數據信息共享,以後想在多家公司購買高額保單,路子越來越窄。


鬼知道你到底是真的惜命,還是另有企圖。


可能你會說,買幾百萬保額的重疾險,一年保費就得好幾萬,我哪出的起這個錢。


說的就像你能一次性全款買好幾套房一樣,不都得依靠負債麼。


賭房價上漲,借錢買房;賭自己以後大病出事,一樣是借錢買保險。


傳統的借錢,就是向未來的自己借現金流,重疾險的繳費往往都是20-30年,每年幾千塊,細水長流交幾十年,跟房貸一模一樣。


刺激一點的借錢,就跟首付款都是依靠借款一樣,每年的這幾千塊錢,也是借來的,親戚朋友借,銀行信用卡借,哪來都行。


10000倍的槓桿收益,瞭解一下?


我們保險社群裡面就有一個91年的小姑娘,3月份給自己買了100萬保額重疾險,保費1.2萬,剛過等待期,8月底查出來乳腺肉瘤,找我幫忙申請理賠。


我私下問過保險公司的理賠,這種情況會不會是騙保,對方回覆,不太可能。


肉瘤發現的,基本都是惡性,耽誤倆禮拜,人就快沒了,所以沒人會賺這個錢。


半年時間,收益率9000%。


有的人很自信,說我天天健身鍛鍊,家裡沒有癌症病史,疾病向來跟我不會有一毛錢關係。


4


那麼我再來說說意外險,不管你身體狀況如何,來了交通意外事故,縱使身體再好的人,天王老子都救不了。


18年泰國普吉島沉船事故,死了50多箇中國人,事後分析原因很多,比如船長違規改造船體,風浪天違規出海等等,一個大浪過來,整船傾覆。


要是還沒概念的,腦補一下泰坦尼克號,船艙進水,縱使浪裡白條,也回天乏術。


事後旅行社賠了20萬,泰國政府賠了8萬,每位遇難者只有28萬賠款。


想必,能去泰國普吉島玩的,團費都得過萬吧。


去年老撾大巴車墜崖事故,羊腸小道車輛失控,掉溝裡沉沒,死傷幾十人,結局跟泰國其實會相差不多,旅行社賠20萬,當地政府再賠幾萬。


不會再賠更多了,因為旅行社按照國家規定,投保的旅責險就是20萬。


雖然說的難聽些,拿生命作為槓桿賭注的說法不太妥當,但是如果自己在出遊前,購買商業意外險,幾萬倍的槓桿賠償,還是值得的。


600萬保額的意外險,一年保費300元,講真,你這麼拒絕,一頓飯錢都不肯?


除了普通意外險,還有駕乘險,開私家車帶著全家老小上高速的,風險保障一定事前防範好,沒什麼不可能的,抖音裡面那麼多交通號的音頻,看的我都後背發涼。


100萬的司乘保額,保費200元,槓桿率5000倍。


馬上五一假期了,一定有人選擇飛機出行,保全球的航空意外險,保障期1年,保額500萬,保費25元。


槓桿率200,000倍。


群裡有個一家三口要去遊玩的,前一天晚上問我要保單,每個人投保1200萬,全家3600萬的航意險保額,累計才花了260多塊。


保不準,你從家打車到機場,這個錢還不止。


坐飛機,遇上氣流顛簸,其他人手忙腳亂,換我,我肯定不慌。


一條命給家裡留上千萬,真遇難了國內各大新聞上頭條,全球為我默哀。


有高額保險在手,事前事中就是這麼淡定。


10000倍的槓桿收益,瞭解一下?


看到這裡,可能你會忍不住馬上去支付寶、微信、攜程等網站,找找有什麼保險值得買。


我建議你,多看少動,研究清楚了再買。


如果你能對以下保險理賠,能準確的清楚明白,沒有模稜兩可的疑慮,你再買不遲。


10000倍的槓桿收益,瞭解一下?

1.雨天酒駕被雷劈,壽險賠不賠?

2.騎電瓶車被車撞,意外險賠不賠?

3.女性右乳導管內癌確診,重疾險賠不賠?

4.隆鼻隆胸手術感染住院,醫療險賠不賠?

10000倍的槓桿收益,瞭解一下?


對於上面這些理賠場景,可能賠,也可能不賠,一事一議,需要還原當時場景,以及所提交的理賠材料。


要麼得到上萬倍的槓桿收益,要麼一分錢得不到。


保險哪裡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投保不看理賠,等於買房不看樓盤。


正確的購買保險的方式,歡迎你來我們保險社群報道,老司機精算師手把手帶你。


線上投保找組織,精算師八哥(jssbg001)拉你進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