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鬥牛》人性醜陋下的溫情,你看過沒?

電影《鬥牛》講述的是抗戰時期,一頭奶牛和一名老鄉共同經歷的生死故事。片中,黃渤飾演信守承諾的農民,負責看管共產黨留下的奶牛,期間,日本鬼子、土匪、難民,紛紛打起了奶牛的主意。牛二身上有著一種動物性,這在那種環境下是種力量,現代人恰恰缺乏極端環境下迸發的動物性,比如堅韌,比如忠誠,但幸運的是那個年代的牛二身上還有所殘留。他心疼奶牛,甚至為了救牛命而捨身和郎中搏鬥。除了對於生命的原始尊重,牛二的責任感還來自於中國農民普遍所具有的信義,以及對於宗法的敬畏。在戰爭的大背景下,圍繞著動物既體現著更多的人性,同時也顯露出一些人殘暴的動物本能。這樣的悲喜劇電影,被演繹得令人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長。

電影《鬥牛》人性醜陋下的溫情,你看過沒?

鬥牛電影海報

故事展開於一紙契約,這張紙將滑稽、可笑的牛二和溫順、巨大奶牛連結在了一起,一直到最後也沒有分開。他們一起熬過了日本兵的襲擊,也迎來了飢餓的同胞和土匪。善良的牛二幫助大規模流亡的難民,擠奶一直擠到了滴血的程度,可是難民們沒有任何感恩的意思,反而想要吃掉他們口中“像娘”一般的奶牛,牛二憤怒的喊出了:“你娘餵你奶你也吃她啊!”,他不懂為什麼幫助了難民卻要斷送自己的幸福。

在這樣一個以生存為最高目標的環境中,人畜的生命同等的低賤,電影表現出了對人類理性的懷疑和否定。相比於難民與土匪,牛二的存在則充滿了溫情。僅僅因為一紙契約,他便可以冒死去救牛,將自己的生命與牛綁在一起,將奶牛視為自己的精神伴侶,將兌現承諾視為存活的重要動力,這樣的樸素與誠實正是當今社會所缺失的。

電影其實牛二與奶牛很像,一樣逆來順受,一樣溫和,在紛亂時期默默承受時代給他的使命,一如影片最後,文盲牛二拼出的那四個字“二牛之墓”,將自己歸類為了牛,最後他說了一句話“別害怕,一切都會過去呀”,他獲得的平和生活是以逃離現實世界、封閉自我而實現的,他對社會群體已然失望甚至是絕望了。看到影片結尾,讓人不禁在笑過後沉重的反思人性。

《鬥牛》中“牛二”所體現出來的,其實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骨子裡共性的東西,

生命力頑強,怎麼都能活著

片中“牛二”曾經被鬼子的槍敲過腦袋、被鬼子的刺刀捅過肚子、被鬼子的子彈打中過腿、在冰天雪地中睡了整整一個冬天、後來在山上生活了五六年。除了牛奶基本沒有其它像樣的食物等等,但是“牛二”就是能活著,甚至還是活蹦亂跳的活著。其實無論導演在電影中的這個設定是否符合現實生活的邏輯,但是如果把視角放眼為整個中國農民這個群體,那麼以上的這些都是勿容置疑的事實。

活著就好,與世無爭,知足

電影中村中抓鬮由誰來飼養那頭八路牛的時候,牛二本來是不想參與的,因為他有自己的一頭小黃牛,他不想參與這場利益的爭奪,也沒想到自己會的到那頭牛的飼養權。影片貫穿著妞兒的夢想就是“和九兒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

電影《鬥牛》人性醜陋下的溫情,你看過沒?

淳樸和善良

“ 牛二”寧可把奶牛累死也要救那些沒飯吃的難民;即使八路軍說十天就會打回來,實際等了五六年才回來。而且他們只是路過,牛二執意要歸還自己養的八路牛,可以說牛二這種人傻,不懂變通,但這確實是流淌在一輩輩中國農民血液裡的東西。

電影《鬥牛》人性醜陋下的溫情,你看過沒?

《鬥牛》的故事或許可以看作一個農民面對時代洪流的抗爭,帶著一頭奶牛,他堅韌的生存,同時也不得不無奈的將青春耗去,真個是一種悲喜交加的黑色幽默感。

歡迎讀者點贊、評論、關注,更多精彩推薦關注九巽影視。

電影是一面鏡子,照出世界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