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有多大?边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是否存在边界?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对于宇宙来说,人类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天到底有多高,宇宙的形状和大小,这都是天文学家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

宇宙到底有多大?边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宇宙大小出现过很多不同的观点。大家争论的焦点基本都在宇宙是否有边界,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的。

  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地球中心说”,人们称它为“地心说”,也叫“天动说”。这一说法最早由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而后亚里士多德对其进行了完善,天文学家托勒密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中心说”。

宇宙到底有多大?边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他认为地球是不动静止的,为宇宙中心,包括太阳、月球、恒星与行星等星体都绕地球运动。17世纪以前这种理论一直是天主教会的主流宇宙观,虽然这种说法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它是世界上首个行星体系模型,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知进了一大步,对以后天文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方16世纪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写了一本《天体运行论》,书里讲述了“宇宙日心说”理论,与“地球中心说”不同,他认为宇宙中心并非地球,而是太阳,之前的说法是错误的,太阳才是静止的,宇宙中地球与其他星体一起围绕太阳运动。

宇宙到底有多大?边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这种理论打破了当时处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刷新了当时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撼动了神权对人类的统治,把宇宙科学从神学中解放了出来。

  那时天文观测技术手段落后,这使得“地球中心说”与“日心说”都片面的认为宇宙边界是有限的,认为太阳系就是宇宙的全部。

  与这两种观点不同,中国古代很多文化都认为宇宙是无限无边界的。

宇宙到底有多大?边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战国学者尸佼在古籍中留下了“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的文字,他认为“宇”代表一切空间,“宙”代表一切时间,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没有边际,没有限制,无始无终。

  东汉时期科学家黄宪在《天文》书中表达了宇宙无限的观点,他认为太阳、月亮与星辰都在有限的空间里活动,天有一个固定的边界,在这个固定边界外才是无限的空间。

宇宙到底有多大?边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大家都知道,他也提出过“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思想,认为宇宙在空间、时间上是无穷无尽的。唐代柳宗元也曾在《天书》中表述了天没有中心与边界的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布鲁诺出版了《论无限宇宙和世界》,在哥白尼理论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宇宙是无限没有边界的理论,认为宇宙在任何一个方向都是无穷无尽的,是没有形状的。

宇宙到底有多大?边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宇宙不存在中心,天空中众多的恒星都和太阳一样是巨大的球体。这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但他提出的学说不能被当时宗教统治所接受,最后他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随着现代天文科技的发展,人们观测宇宙有了更多、更好、更准确的方法。通过观测我们发现太阳系的直径可达到90亿公里,地球相对于整个太阳系来说实在太渺小了。太阳系又存在于银河系之中,而银河系中存在着几千亿颗恒星与大量的星团星云,相对于银河系来说,太阳系又好比沧海一栗。

宇宙到底有多大?边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宇宙到底有多大,它大到人们几乎无法想象。目前我们通过超大型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宇宙137亿光年的距离,但我们仍无法找到宇宙的边界。

  科学界很多人都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论,他们认为宇宙发生爆炸到至今仍然在膨胀,虽然没有观测到宇宙的边界,但宇宙应该存在边界。当然这只代表了一部分科学家的看法,也有科学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是没有边界没有中心的。

宇宙到底有多大?边界是否有限?每一次都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宇宙到底有多大?至今还是一个谜。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一次次的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但目前对宇宙的观测能力还是有限的,很多说法都是一种猜测,无法被证实,想要彻底解开宇宙空间的秘密,我们只能寄望于未来天文科技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