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对战 小米,性价比失守背后,今年的手机市场发生了什么?

2019年的下半年,手机市场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第三季度的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受到Ov进入性价比市场的影响,小米开始快速掉队,三个月的出货量只有880万台,排名第三的OPPO 比小米多出820万台,排名第一的华为则比小米多出3000多万部。

一位小米的粉丝直言,小米的壁垒是性价比,但这意味着谁做性价比谁就是小米。

虽然这一言论有失公正,但也代表了小米当下面对Ov进攻下的真实窘境。

作为国产四强的代表,尽管小米和OPPO都是上游厂家的贴牌厂,但基于OPPO和小米公司模式上的区别。也导致了小米和OPPO在面对市场下滑时战略和应急能力上的差异。

这期节目,我们就OPPO和小米的模式差异进行展开,读懂小米的窘境以及OPPO在性价比市场发力的深层原因。

OPPO为何要打小米?

事实上,打小米的是OPPO、vivo和华为三家,但华为太强,中低端市场受到海思810的提振,而让OPPO和vivo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Ov既然打不过华为干脆打小米。

OPPO和小米的最大不同在于,OPPO是一家有着自己代工厂的重资产型手机制造商,而小米只是一家利用国内其他代工厂进行手机生产的轻资产型公司。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OPPO已经连续3年坐拥全球手机代工厂的第三名,其中2017年还投资22亿在印度建厂。

在OPPO之上,第一名是三星,第二名是富士康(第四名是vivo,因为vivo与OPPO太过相似,所以这里统一用OPPO代替)。

作为重资产型公司的代表,OPPO目前拥有4万员工,国内有三个生产基地。相对而言,小米虽然也是手机设备供应商,但小米没有工厂,员工也只有一万多。

有更多的员工,就意味着要发更多的工资和保持更富裕的现金流。比如小米可能只需要卖出5000万部手机,就能保持不亏损,但OPPO却要卖出1亿部才能保持不亏损和不裁员。

所以,当手机市场遇冷,尽管国内市场小米下滑的速度最快,但和Ov相比,小米的压力也更小。

所以,当Ov在海外市场无法立刻突破,国内市场打不过华为的当下,用性价比打小米成了唯一的选择。

只是这个唯一选择背后,Ov的盈利能力却并不及小米,其中的原因,要从小米公司的模式讲起。

Ov与小米的PK

作为自封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手机虽然占据了小米整体营收的60%,但却只贡献了30%多的利润。

因为性价比模式本身就不挣钱,而让小米公司挣到钱的业务是与手机深度绑定的各种服务。包括APP商店、广告推送和各种小米的全家桶。

OPPO 对战 小米,性价比失守背后,今年的手机市场发生了什么?

据小米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的服务业务利润占到了小米整体利润的40%以上,是第一大收入来源。所以,小米手机按雷军的说法是真的在交朋友。

OPPO是没有小米这一套服务体系的,虽然OPPO凭借挖魅族的工程师紧急推出了自家的OS,但OPPO的OS整合度远远没有MIUI高,新老机型还是各自为战。所以OPPO在互联网服务上远远没有小米会挣钱,这也是为什么OPPO不愿意做性价比机型的原因。

因为做了,真的没利润。真的是交完朋友,却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若非今年华为在国内市场步步紧逼,大概OPPO也不会这么匆匆忙忙的转型进入性价比市场吧,但不改变的后果格更为严重,轻则出现紧衣缩食的财务问题,重则资金链断裂。要知道,OPPO可是养着4万人啊。

回归到小米和OPPO模式上的不同,我们看到OPPO今年做了很多微创新,比如自研的65w闪充、升降式摄像头模组、十倍光学变焦和定制的90Hz屏幕。

这种微创新新是基于OPPO四万员工才能做出来的,比如OPPO是把买来的零件自己亲自组装,而小米却是把买来的零件交给别人组装。

自己装的好处是,当流行“摄像头升降式结构”的时候,OPPO自己买来就能生产,而小米自己买来还要问问代工厂能不能生产,生产的速度能不能跟上市场需求,并且直到今年才出来了唯一一款升降结构的新机型红米K20 pro。

小米虽然不能在手机外观上及时跟进OPPO的机械升降,但更少的员工也意味着更灵活的市场调整。比如,三星今年刚刚研发出一亿像素的GW1,小米在今年下半年就直接用在了自己的CC9 Pro上。

这让小米在最近的双十一上,直接扳回一局。但双十一的几十亿的销售额,显然并不能解决小米的危机。

而从今年国内市场小米第一到第三季度,分别同比下降13%、20%和33%的速度来看,小米也正在为自己模式的短板买单。

但看看OPPO在性价比模式上的拼搏,这次寒冬对两家来说都是考验。

能活下来,便有机会参与5G的更大市场。

只是,这份国产厂家窝里斗的卑微背后,难掩的真相是国产手机只是上游玩家“物料整合厂”的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