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校友王乾瞩:是母校给了我向“危险”挺近的勇气

4月12日,东华软件公司员工王乾瞩在火神山医院奋战整整73天后,圆满结束了该医院信息系统实施和运维工作,撤离武汉;对王乾瞩来说,自己能够发挥专业特长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是一件荣幸的事情。每每想到这里,王乾瞩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重庆理工大学的身影,“母校是我专业成长的起点,也是我工作事业的起源”。

加入实验室 提高实践力

2017年,王乾瞩通过秋招进入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实习;2018年7月,从重庆理工大学物联网专业毕业后,她正式入职东华软件公司。今年2月,东华软件公司的58名前线突击队员疾奔武汉,在短短9天内便完成了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搭建,王乾瞩便是突击队员之一。


重庆理工大学校友王乾瞩:是母校给了我向“危险”挺近的勇气

“能够顺利圆满地完成任务,离不开公司的资源保障和组织领导,也离不开每位队员扎实的专业基础。”王乾瞩回忆道,自己最初选择物联网专业并不是因为喜欢,只是觉得前景好;但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她渐渐发现了这个专业的乐趣所在,并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专业学习过程中,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刚接触专业时,最让王乾瞩头疼的便是自己的编程能力。“专业理论还可以,但编程能力不行,怎么办?”王乾瞩找到自己的专业老师,受老师邀请,她加入了学校物联网创新实验室,在导师和学长学姐的帮助下,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参与实践项目,动手能力逐渐增强。

在校期间,王乾瞩还和同学组队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等科技类竞赛,并获得不错的成绩。王乾瞩笑道:“学校的科技氛围非常浓厚,学院每年都会开展计算机文化节,物联网专业也会开展相关的科技活动,对我的专业成长非常有帮助。”

细雨润无声 师恩入心田

从主动报名到瞒着家人从老家出发抵达武汉,王乾瞩前去武汉的决心坚定,没有一丝犹豫,她说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站在最前面。在前去武汉的路上,王乾瞩的耳边时常响起了一句话,“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而说这句话的,正是重庆理工大学两江国际学院副院长朱凌云。

“朱老师当时是我们的系主任,他是一位非常注重德育的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王乾瞩回忆道,刚开始学习专业时,自己能力不强,没有自信,朱老师知道后给了她很多鼓励和信任,“他觉得我做的事都很好,因此我也不敢马虎,都会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重庆理工大学校友王乾瞩:是母校给了我向“危险”挺近的勇气

王乾瞩在校时期

成才先成人,是朱凌云的育人原则。他一心为同学考虑,希望大家都能提升个人综合实力,也会尽力从精神、物质方面支持学生。为了让大家能学到更多东西,朱凌云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这一切都被王乾瞩看在眼里,“朱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在校期间,王乾瞩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16年5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就想着更好地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扎实专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便是自己入党的初心。”王乾瞩说,当有机会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她的内心非常激动。

在武汉战“疫”的73天里,王乾瞩所用的钥匙扣一直是母校的,背的书包是母校评奖获得的,因为它们都带有重庆理工大学的校徽。每当有人看到后问起:“你是重庆理工大学毕业的啊?”王乾瞩总会很自豪地说:“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