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鄔堂春等揭示武漢公共衛生干預控制了新冠肺炎的大規模爆發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病原體被鑑定為SARS-CoV-2。截至2020年4月10日,全球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60萬例,死亡9.6萬餘例。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但是,

尚無一項研究全面評估中國政府實施的各種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密集的城市內和城市間交通限制,社會隔離措施,家庭隔離和集中檢疫以及醫療資源的改善)與武漢市內爆發控制的關聯性。

突破!鄔堂春等揭示武漢公共衛生干預控制了新冠肺炎的大規模爆發

2020年4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鄔堂春,魏晟及清華大學林希虹共同通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 在線發表題為“Association of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With the Epidemiology of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Wuhan, China”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在32583例實驗室確認的COVID-19病例中,女性患者中位年齡為56.7歲,女性為16817例(51.6%)。每天確診病例率在第三階段(交通限制和家庭隔離階段)達到高峰,然後在地理區域,性別和年齡組中有所下降,但兒童和青少年除外,其確診病例率繼續上升。

在整個時期內,本地衛生保健工作者的每日確診病例率(每百萬人130.5 )高於一般人群(每百萬人41.5)。在這5個時期中,重症及危症病例的比例從53.1%下降到10.3%。嚴重程度的風險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與20至39歲年齡段的人群(重症和危症病例的比例為12.1%)相比,老年人(≥80歲)患重症或危症疾病的風險較高(比例為41.3%),而年輕人(<20歲)的風險較低(比例為4.1%)。有效繁殖數在1月26日之前波動超過3.0,在2月6日之後降低到1.0以下,在3月1日之後進一步降低到不足0.3。

總而言之,

一系列多方面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在時間上與中國武漢市對COVID-19暴發的控制得到改善有關。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公共衛生政策。


突破!鄔堂春等揭示武漢公共衛生干預控制了新冠肺炎的大規模爆發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被認為是從動物傳播的,病原體被鑑定為SARS-CoV-2。到2020年1月,懷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感染了該病毒。自2020年1月以來,該病毒已迅速傳播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和其他國家。截至2020年4月10日,全球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60萬例,死亡9.6萬餘例。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


幾項模型研究來推斷疫情的嚴重程度,估計武漢旅行禁令將中國大陸的疫情進展推遲了3至5天,同時減少了病例輸入其他國家的速度。到2月中旬為止,這些國家的參與率將近80%。但是,尚無一項研究全面評估中國政府實施的各種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密集的城市內和城市間交通限制,社會隔離措施,家庭隔離和集中檢疫以及醫療資源的改善)與武漢市內爆發控制的關聯性。


本研究描述了截至2020年3月8日武漢市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學特徵,並根據關鍵事件和干預措施比較了不同時期確診病例的比率和有效繁殖數,以評估時間相關性控制武漢市COVID-19暴發的多種公共衛生干預措施。


該研究提取了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3月8日之間報告的32583例實驗室確認的COVID-19病例的個體水平數據,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居住地點,職業和嚴重性分類。非藥物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包括警戒線衛生,交通限制,社會疏遠,家庭禁閉,集中檢疫和普遍症狀調查。


跨年齡,性別和地理位置的實驗室確認的COVID-19感染率(定義為每天每百萬人的病例數)在以下5個時期計算:12月8日至1月9日(無干預),1月10日至1月22日(由於農曆新年假期造成的大規模人員流動),1月23日至2月1日(交通限制和家庭隔離),2月2日至16日(集中檢疫和處理)以及2月17日至3月8日(普遍症狀調查)。還計算了各個時期的SARS-CoV-2(二次傳播指標)的有效繁殖數。


該研究發現,在32583例實驗室確認的COVID-19病例中,女性患者中位年齡為56.7歲,女性為16817例(51.6%)。每天確診病例率在第三階段(交通限制和家庭隔離階段)達到高峰,然後在地理區域,性別和年齡組中有所下降,但兒童和青少年除外,其確診病例率繼續上升。


在整個時期內,本地衛生保健工作者的每日確診病例率(每百萬人130.5 )高於一般人群(每百萬人41.5)。在這5個時期中,重症及危症病例的比例從53.1%下降到10.3%。嚴重程度的風險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與20至39歲年齡段的人群(重症和危症病例的比例為12.1%)相比,老年人(≥80歲)患重症或危症疾病的風險較高(比例為41.3%),而年輕人(<20歲)的風險較低(比例為4.1%)。有效繁殖數在1月26日之前波動超過3.0,在2月6日之後降低到1.0以下,在3月1日之後進一步降低到不足0.3。


總而言之,

一系列多方面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在時間上與中國武漢市對COVID-19暴發的控制得到改善有關。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公共衛生政策。


參考消息: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646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