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18項工作”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張目倫 通訊員 徐海舟)4月9日下午,在市司法局,聊城市組織收看了全省優化法治環境攻堅動員會暨委員會2020年重點任務部署視頻會議,明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18項工作,對開展優化法治環境攻堅行動、做好2020年重點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

  會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法治環境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直接影響著平安建設、法治建設的成效。今年是“重點工作攻堅年”,我市將其列為九大領域改革攻堅任務之一,按照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深入查找制度供給、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切實提升法治環境建設的層次和水平。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印發了《2020年工作要點》及《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的工作方案》,根據要求,我市將深入開展妨礙市場競爭的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專項清理,嚴厲打擊侵犯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犯罪行為,鼓勵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全力為市場主體營造優質發展環境。同時,我市將遵循立法規律,突出立法特色,積極推進物業管理、生活垃圾分類、歷史文化等經濟社會發展最緊迫和群眾呼聲最集中領域的立法,並深入推進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等五大領域綜合執法改革,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探索實行“互聯網+監管”模式。此外,我市將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探索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推進行政複議體制改革。

  今年,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明確了27項重點任務和優化營商環境的18項工作。市委依法治市辦將定期調度各部門工作進展情況,對進度緩慢、成效不明顯的,及時督促整改落實,並組織開展優化法治環境專項督察,倒逼責任落實,確保打贏打好優化法治環境攻堅戰,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