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前夕,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以北宋為例來談談

大戰前夕,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以北宋為例來談談

大戰前夕,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以北宋為例來談談

“兵之所以戰者,氣也:氣之所以盛者,鼓也。”

軍隊作戰,士氣很重要,重大戰役更是如此。士氣離不開思想鼓動工作。鼓動好的話,可以“激勵士卒,使忿怒而後戰”,甚至還可以“激勵將士決死而戰,不可懷生則勝”。

皇帝作為大boss,如果親自出場,發動精神動員,去鼓舞士兵,則更能調動士兵士氣,使其“一鼓作氣”,勇猛無比。那麼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呢?下面就以北宋為例,來具體談談。


戰前校閱,激發士氣

1、校閱禁軍

校閱軍隊的主要功能是從中淘汰弱小,保持軍隊戰鬥實力的強大。顧炎武說:

“大集伍而閱之,皆勝兵乎?不勝者免,收其田以新兵補之。”

通過校閱,不合格、不勝任的禁軍會被淘汰,由新兵來補缺。

政府通過這種形式來督促軍隊的訓練,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通過校閱軍隊表示國家重視武備的態度,顯示國家的軍事實力,也可以對周圍其他國家產生武力威懾。

大戰前夕,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以北宋為例來談談

此外,校閱的另一重要作用就在於提升軍隊的士氣。激發士氣,就是戰爭動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戰前校閱活動的舉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為了激發軍隊的士氣,從而使軍隊爆發出最大的軍事實力。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國家已經基本統一,除了殘存的北漢政權,“帝屬意戎事,每朝罷,即於便殿或後苑親閱禁卒取伉健者隸親軍,罷軟老弱悉分配外州。自是藩衛之卒益精”。

為了進行統一北漢的戰爭動員準備,宋太宗先是通過對禁軍的校閱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優勢,接著下令在開封城的楊村進行講武臺的修築,關於這次的校閱,史籍有詳細的記載:

“先是,以殿前楊信董其事,帝以信病瘖不能言,命天府左廂軍都校崔翰代之。翰分佈士伍,南北綿亙二十里。建五色旗而號令,將卒望其所舉,以為進退之節。每按旗指蹤,則千乘萬騎周旋如一。甲兵之盛,近代無比。”

在這次校閱中,可以看出北宋此時軍隊規模宏大,軍隊的排兵佈陣統一,進退一致,這些特質都彰顯了軍隊戰鬥力的強盛。

大戰前夕,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以北宋為例來談談

毫無疑問,這次的校閱活動,給宋太宗和參與的官員、兵士在對北漢的戰爭中注入了一支強心劑,增加了所有人的信心。

在這次校閱之後,太平興國三年,宋太宗“幸講武臺,觀飛山卒發機石、射連弩。將有事於晉陽,以習武事”。宋太宗集中校閱了軍隊對兵器的使用情況,準備對外戰爭軍事目的已十分明顯。

宋真宗鹹平二年,“大閱諸軍於東北郊”。此時,澶淵之盟尚未簽訂,宋遼邊境不斷爆發衝突,為了鼓舞士氣,宋真宗對軍隊進行了校閱:

“殿前都指揮使王超執五方旗,以節進退又以行列遐遠,號令所不能及,遂於兩陣中起候臺相望,使人執旗,如臺之數以應之。初舉黃旗,則諸軍旅拜,舉赤旗則騎進,舉青旗則步進。每旗動,則鼓作,而士譟之聲震於百里,皆三挑而後退。次舉白旗,諸軍復拜,呼萬歲者三。”

宋真宗這次校閱與宋太祖時舉行的校閱活動,目的都是為了戰爭的精神動員。統治者可以通過這樣的手段來掌握軍隊平時訓練的成果,從中窺探出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使北宋在對遼作戰中不至於處於劣勢。

大戰前夕,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以北宋為例來談談

鹹平三年,宋真宗攜帶百官對數百名廣銳騎兵進行了校閱,說“聞是兵久經戰陣,皆可驅使”。可見,在對遼戰爭期間,統治者對軍隊的校閱只要能夠激發朝野士氣、鼓舞人心,就能達到目的。

2、校閱地方軍隊

對軍隊的校閱活動不僅僅限於中央禁軍,有時地方軍隊也受到校閱。宋仁宗在位時,正值北宋與西夏戰爭階段,慶曆二年,恰逢西夏入侵蕭關(今寧夏固原),宋仁宗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決定重用蕃落的將士們,“御崇政殿,閱涇原路蕃落弓箭手教陣”

校閱過蕃落的弓箭手,宋仁宗認為“汝輩為國賊,朕深知勞苦”,並慰勞了蕃落的將士。蕃落的將士本就身處邊疆很少能夠直接接觸到最高統治者的意志,雖然他們有保衛邊疆的職責,但在最高統治者如此激勵、體貼之下,激發了他們在對夏戰爭中的氣勢。在與別國的戰爭中,不僅僅要動員中央禁軍的力量,更要因地制宜,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以保證動員效果的最大化。

大戰前夕,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以北宋為例來談談

靖康年間,金軍圍攻開封城,在這種情況下,禁軍“兵不成行,戰全無紀律,騎兵不肯鏖戰”。地方軍隊作戰成果亦是全盤潰敗“自金人暴起,東南郡類以兵不足用,且無器甲,望風而潰者皆是”。

宋欽宗在危局下,不得不組織抵抗力量,下詔:“復置校場,春秋大閱,及復內教法以激賞之”。希望重新設置校場,加強將士們的軍事訓練,以此來激發將士們的鬥志。同時宋欽宗還親自檢閱士兵們的訓練情況,以顯示政府對軍隊建設的重視。

可以說宋欽宗這種重設校場和校閱的行動,展示了政府對武備的重視,並激勵了將士們的戰鬥意志,起到了精神動員的作用。

臨戰前的校閱能夠提升軍隊的士氣,這對於取得戰爭的勝利是十分重要的。可見,戰前的校閱又不僅僅限於中央禁軍,對地方軍隊的校閱也必不可少。及時對地方軍隊校閱,能夠顯示出北宋政府臨戰動員的靈活性和有效性。雖然北宋末期軍隊的建設和校閱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這個結果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臨戰校閱對於戰爭動員還是非常必要的。

大戰前夕,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以北宋為例來談談


皇帝親征,主動出擊

北宋時期的對外戰爭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主動對外,為收復失地所進行的戰爭;二是被動防禦,抵禦外族入侵的戰爭。無論是準備哪一類戰爭,都會有皇帝親征這種現象的出現。

皇帝親征並不是戰爭動員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是,皇帝親征能夠起到振奮軍心的作用,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果。


1.宋太祖親征

宋太祖在建立北宋之後,先親征李筠和李重進,在開寶二年又親征北漢。雖然宋太祖親征北漢的過程並不順利,但出征的將士紛紛表示,願意以死效國。宋太祖卻說:

“汝曹皆我所訓練,無不一當百,所以倍肘腋,同休慼也。我寧不得太原,登忍驅汝曹冒鋒刃,蹈必死之地乎。”

宋太祖的這番話意在展示君主體恤下屬之情誼,並沒有強迫將士去冒死作戰,雖然這場戰役沒有攻下北漢,但是這卻對收攏軍心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從宋太祖的這番話中還透露出另一層意味,北宋的退兵是由於皇帝的體恤,這樣一來不至於打擊軍隊的士氣,更有利於下一次的戰爭動員活動。

大戰前夕,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以北宋為例來談談

從宋太祖親征北漢失利這一點可以看出,皇帝親征並不是保證一場戰爭勝利的法寶。皇帝親征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振奮軍心這一點上。


2.宋太宗親征

宋太宗在繼位後,便開始著手準備完成宋太祖未完成的統一戰爭,史稱“太宗始嗣位,思有以帖服中外。”

在親征的相關工作都準備齊全後,太平興國四年二月,“車駕發京師”,宋太宗開始親征北漢。為了鼓舞士氣,宋太宗曾說:“將士爭效命鋒鏑之下,朕豈忍坐觀。”正是由於宋太宗這種身先士卒的精神指導:

“諸軍聞之,人百其勇,皆冒死先登。凡控弦之士數萬,列陣於乘輿前,蹲甲交射,矢集太原城上如蝟毛焉。”

將士們的士氣達到了高潮,所以到了五月

“北漢平,凡得州十,軍一,縣四十一,戶三萬五千二百二十,兵三萬”。

皇帝親征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振奮了北宋將士的精神。在宋太宗領兵攻克北漢後,緊接著就把戰爭目標轉向幽燕之地。可由於軍隊士氣低落,多不願再戰,最終宋太宗只得下令撤軍。

大戰前夕,皇帝都是怎樣鼓舞士氣的?以北宋為例來談談

宋太宗未能在消滅北漢後調動起軍隊的戰鬥精神,宋軍低迷的士氣也導致了宋軍在後來的戰役中未取得預期的效果。


3.宋真宗親征

至道三年(997)宋真宗繼位,北宋此時所面臨的邊防形勢十分複雜:北方有遼朝軍隊不時南下入侵;西北還有党項一族虎視眈眈。

為了擺脫這種現狀,北宋始終在進行積極防禦。

景德元年(1004)前後,“西北用兵,邊奏日聳,偏殿延訪,或至旰昃,弗遑暇食”。遼朝對北宋北部的威脅日益明顯宋遼雙方在未進行澶淵會戰之前,宋軍對遼軍屢敗,極大地打擊了宋軍的士氣,寇準此時便力主宋真宗親征,以提升宋軍的士氣。

宋真宗的親征也確實發揮了作用,有史料記載

“既至,登北城門樓,張黃龍旌,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宋真宗親征前線極大地振奮了將士們的精神。宋人陳瑩中這樣評價宋真宗親征一事:

“觀契丹之人入寇也,掠威虜、安順軍,則魏能、石普敗之,攻北平寨則田敏擊走之,攻定州則王超等拒之,圍苛嵐軍則賈宗走之,寇瀛洲則李延渥敗之,攻天雄則孫全照卻之,抵澶州則李繼隆御之,兵將若此,則親征者所以激將士之用命。”

宋軍的戰鬥力在宋真宗親征後被激發了出來,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扭轉了宋軍失利的局面,從而在北宋佔優勢的情況下對遼提出雙方締結澶淵之盟的要求。


結語:

皇帝一般通過戰前校閱和御駕親征兩種方式鼓舞士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報國心。

由於皇帝作為天子,是整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如果皇帝親自鼓舞士氣,一般都能收到比不鼓舞士氣好很多的效果。所以我們經常能在歷史中聽到皇帝“校閱兵士”和“御駕親征”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