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製冷劑商品質量監測不合格率為25%

昨日,廣州市工商局公佈流通領域汽車製冷劑商品質量監測結果,不合格率為25%,15款汽車製冷劑被判定為總體不合格,包括本田化工、寶時捷等品牌。其中,金永福汽車配件用品城、元崗汽車配件市場等大型汽配市場檢出存在劣質產品。

60款樣品45款合格廣州市工商局公佈了日前委託廣州市分析測試中心對廣州市流通領域汽車製冷劑進行了質量監測。此次監測共抽取40家單位經銷的51個品牌60款汽車製冷劑樣品。經檢測,合格45款,總體不合格15款,不合格率為25%。

記者發現,在不合格產品的銷售單位中,廣州市金永福汽車配件用品城南北汽配商、廣州市元崗汽車配件市場永發汽配行、廣州市元崗汽車配件市場新長遠經營部等多家汽配商檢出劣質品。更為嚴重的是,天河區元崗越昌汽車空調配件經營部和元崗龍發汽車配件經營部分別檢出3批次不合格產品。

按照今日實施的《廣東省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條例》規定,消費者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銷售者應當首先承擔賠償責任,不得拒絕。

汽車製冷劑商品質量監測不合格率為25%

劣質製冷劑損害空調系統

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分析,此次抽檢中不合格的汽車製冷劑,主要問題是"1,1,1,2-四氟乙烷(HFC134a、R134a)"的質量分數低於標準要求或產品標稱值。作為汽車製冷劑主要成分,R134a不含氯原子,破壞臭氧層潛能值為0,是近年來提倡使用的環保冷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不易燃、不爆炸、無毒、無刺激性、無腐蝕性),其製冷量與效率與R12非常接近,所以視為優秀的長期替代製冷劑。

造成本次產品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廠商在生產過程中摻入其他物質(其他製冷劑物質或非致冷劑物質),或以其他物質冒充R134a。不合格的製冷劑產品製冷效果不理想,使用時間短;使用了加入其他劣質製冷成分的製冷劑還可能對汽車空調系統造成損害,同時破壞臭氧層。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汽車製冷劑時要查看包裝是否規範,標籤是否完整。一般質量合格的製冷劑市場價格在30多元以上,"20元左右的製冷劑中,合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些廉價的冷媒包裝上雖然標明的是R134a,實際灌注的是R12。R12的價格不到R134a的一半"。此外,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通過重量來區分R134a的產品質量還是可行的,最好是用電子秤稱重,重量沉的說明罐內的濃度較高。如果沒有電子秤還可以通過用手感來感覺不同產品的重量。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製冷劑多為250克、300克裝,正品重量有保證,偽劣產品偷工減料,分量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