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1885年,李鸿章第一次见到伊藤博文,在与其会谈之后向朝廷汇报:“伊藤实有富国强兵之才,十年之内,日本富强,必有可观!”可惜不到十年,1894年甲午海战竟让李鸿章一语成谶。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1909年10月26日上午,一辆专列驶进哈尔滨火车站,在此等候多时的俄国财政总长登上列车,隆重邀请伊藤博文检阅俄国仪仗队并共进午餐,寒暄之后,伊藤博文检阅了俄国仪仗队和各国领事团。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伊藤博文下火车

就在检阅结束后,伊藤博文来到当地日本人的欢迎阵列,向日本民众挥手表示感谢。突然,从人群中传出数声枪响,随即伊藤博文倒在了血泊之中。

随行医生立即对伊藤博文实施抢救,伊藤博文身中三弹,左肺、左肋和腹部,且三个子弹全部射进了内脏,而子弹也是开花弹,伊藤博文内脏流血不止,当时抢救无效,伊藤博文身亡,终年68岁。

伊藤博文在抢救之时询问刺客为何人,当被告知是一个朝鲜人时,他用仅有的力气说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ba ga"(笨蛋)。

安重根当时发射了7发子弹,三枪击中伊藤博文,其余四枪射在随行的日本官员身上,但均无大碍。他确信伊藤博文已经死亡,于是向驻守车站的俄军投降,并当场大呼:"我是安重根,我是朝鲜义军中将。"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安重根

他在车站喊出的这句话成为了他日后被日本审判时的辩解词,日本法庭确认他是恐怖暗杀行为,安重根辩解他是以朝鲜义军中将的名义杀了伊藤博文,这不属于暗杀,这是战争!无论定什么罪名无关紧要了,关键的是伊藤博文死了。

伊藤博文是近现代亚洲史上写下浓厚一笔的人物,他改变了整个亚洲的进程,是日本强大并日后给亚洲带来沉重伤害的罪魁祸首,他奠定了日本强大的基础,军国主义的泛滥以及侵略思想和行为罪行说是源自于他一点都没冤枉他。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简单介绍下伊藤博文,我在评述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客观,对敌人客观的评价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他们的优势在哪,从而能让自己保持清醒,认真思考强大自己和对抗敌人的态度和方法。

伊藤博文少年时的老师是吉田松阴,严格意义上来说,吉田松阴是一个思想家,他的理论影响了整个近代日本。他主张等级自下而上的"绝对忠诚",宣扬天皇至上的政治理念,以及日本的发展需要对外扩张,受到欧美侵略所产生的损失应该从朝鲜和中国来获得补偿。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吉田松阴

他的这些思想被他的弟子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前原一诚等继承,后来成为"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并最终由伊藤博文实现并发扬,贯穿了伊藤博文政治理念的始终。

伊藤博文青年从政,跟随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等明治维新标志性人物,随后伊藤博文的才华被重视,参与和领导了日本一系列维新重大改革。

以日本第一部真正意义宪法的出台为时间点,分别讲述一下伊藤博文的主要政治生涯。《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于1889年2月颁布,这时的日本已经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五年之后,1894年,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而这一切都是在按照伊藤博文的策划中进行。

1864年,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伊藤博文,其思想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文明和科技让他极为震惊,同时也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概念,日本需要走向一个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国家,以此为目的的基础首先是要有一个统一政权的政府。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而此时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为日本幕府归还地方政权打下了外部条件,幕府政权受到极大打击,已经无力承担外来势力的压力。1867年,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向天皇归还政权,明治天皇宣布集权,明治维新在形式上正式开始。伊藤博文也在此次变革中展露头脚,提出他的治国方略,并得到木户孝允的极力赞同与推荐,主要政绩如下:

1.伊藤博文当时就提出废除藩镇,建立府县制度,收回地方权力,统一归于政府,此举为加强中央集 权,使得地方势力全部归于天皇,这种权力上的统一,为以后政府统一政令、推行改革、强大军队 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大力推广新式教育,以西方工业文明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为主,着重讲授政治、科技以及思维方 式,力求在全日本培养出适应现代文明的教育体制和各方面人才,这种规划是必须的,更是长远 的。日本随后数代的快速发展都得益于他们成功的教育体制。

3.修建铁路,这是向西方工业文明学习的开端。(当时清朝向西方学习的工业开端也是由铁路而开 始)。日本第一条铁路:东京—横滨铁路,于1872年9月建成,随后日本铁路迅速发展,日本交通 的近代化为运输和流通提供了条件,工业化的运转也就由此而兴盛起来。

4.工业发展,这是日本摆脱西方列强入侵,自发图强的保障。在伊藤博文时期,一大批工业公司出现 和快速发展,三井物产、资生堂、川崎重工、三菱重工、瑞穗银行等这些现在都闻名的大型公司都 是在明治时期产生,而这些公司带来的不仅仅日本的工业繁荣,更是为其军工的生产提供了足够多 的资本和资源。在当时对军队的投入,主要都是在发展海军,因为日本知道,要对外扩张,海军才 是唯一有效的利器。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随后一系列的经济财政改革、货币政策、体制变更的有序进行,最终为日本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提供了基础和势在必行的要求。在已经飞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要求之下,一部符合日本的宪法呼之欲出了。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1881年,"明治维新"三杰

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先后过世,在日本政界,属于伊藤博文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伊藤博文对日本最大的贡献就是《明治宪法》的制定与颁布,这是一部影响亚洲甚至是世界的法律,日本的崛起和侵略都是源于此部宪法。伊藤博文被日本人誉为与丰臣秀吉一样的人物,他的功绩在这部宪法中体现无疑,也是其他后来人无法与之比拟的,因为这部宪法不仅仅影响了当时的日本,直到现在其精神还在日本延续,以后还会继续影响下去。

伊藤博文去欧洲游历考察,重点在于对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造访,他的考察目的很明确,就是为日本宪法做准备。在考察完三国宪法后,再同世界上其他宪政国家的对比。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伊藤博文认为法国的共和体制与日本国情不符,在参考其优劣之后放弃,大英帝国虽然是君主立宪国家,但英国元首只是具有象征意义,并不符合伊藤博文心目中的君主集权制度的理想。

最后伊藤博文选择了德国宪法,德国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君主是实际权力控制者,国家民众有强烈的自我民族主义感,相对其他欧洲大国,德国自认日耳曼血统纯正而高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德国宪法的精神是:君主掌握最高行政立法权力,所有法律都必须得经过君主同意才能颁布实施,君主才能代表国家。这个立法精神与伊藤博文的理念不谋而合,

伊藤博文回国后,以德国《普鲁士宪法》为依据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这部宪法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将君权与军权提至最高地位。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宪法开篇提出日本天皇具有惟天而治的神权,日本由天皇实行最高统治,集国家元首和统治者于一身。虽然日本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分别由帝国议会、国务大臣和法院分管,但日本宪政以天皇总揽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总权力,这些权力全都是由天皇下放给臣子去执行。包括军队最高统帅任命、对外宣战、缔结条约这些权利只能由天皇亲自处理。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在宪法中,伊藤博文首次将军权上升到君权的统一范畴之内,这与日本之前的幕府藩镇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是为了将军队牢牢控制在天皇手中。军权上升到君权,这不仅仅是宪法文字的表述,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军权等同于君权,那么在特殊时候,军权可以脱离议会和政府,由天皇直接下令执行军事行动。

这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极大促进了军国主义的蔓延,由于对天皇的无条件的效忠,使得日本军人可以为向天皇效忠,不顾一切付出所有。天皇可以抛开议会和政府的任何约束,直接命令军部做出任何他想干的事情。可以说日本著名的军国主义"二二六"政变,就是由此而来,军国主义在日本的发展也到了疯狂的顶峰。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光绪帝与明治天皇

《明治宪法》的颁布,伊藤博文的强国政策得以实施,日本从此迈向高速发展的道路,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工业强大,军队疯狂的时候,日本向外侵略的意图就会迫不及待的实施。可以不夸张的说,日本的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对外侵略、掠夺的滔天罪行。

根据吉田松阴的理论,日本的损失需要从朝鲜和中国得到补偿,当时日本政军两界对此极为认同,而且一直在找机会。1884年,朝鲜发生"甲申政变",日本借机保护日本侨民派兵入侵朝鲜,一是为了抢夺朝鲜利益,而是为了试探清朝反应和实力。当时驻守朝鲜的清朝军队由袁世凯掌控,袁世凯强硬的态度和出色的能力迅速瓦解了日本的企图,日本不得已暂时退出对朝鲜的侵略。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周润发饰演的袁世凯

日本计划遭受失败后,伊藤博文来中国拜访李鸿章,两人虽为一生的对手,但在那时确实心心相惜,互生赞叹,两人对于改革、富国强兵之路进行探讨。伊藤博文的拜访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清朝的虚实,而好回去做出对外侵略的政策调整。李鸿章虽然对日本的发展一直抱有戒备之心,且北洋水师一直的假想敌就是日本,但清政府却一直将日本视作撮尔小国,甚至满清贵胄提防李鸿章会拥兵自重,从而限制李鸿章在军事上的发展。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伊藤博文回到日本,立即向天皇汇报,提出建议:“目前日本的实力还不够抗衡清朝,日本要大力发展教育、工业,并积极扩建海军实力,争取五年左右,待国富军强之日,再根据中国发展的情形做定夺。清朝虽然也在进行洋务运动,但只是表面上的改革,中国国体的落后势必让这种改革最终失败,那时就是日本的时机。”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甲午海战

十年之后,甲午一役,日本一举消灭北洋水师,从此日本开始了对亚洲无休止的侵略和伤害。

伊藤博文并没有想过要侵占中国领土,除了自身实力不允许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日本无法抢夺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他只是想尽可能的夺取足够多的利益。但对另外一个国家就不是这样,甲午海战的胜利,让日本已经将朝鲜视为自己的领土,这块肥肉不是吃不吃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咽下的问题。

与清朝的甲午战争打败了中国,随后在日俄战争取得的胜利让日本人忘乎所以,在中国东北地区,能与日本抗衡的力量消失了,朝鲜失去了任何保护。1906年,伊藤博文以朝鲜第一任统监的名义接管了朝鲜所有的政务和外交,并以血腥暗杀途径除去了反对日本的朝鲜王室,建立了朝鲜的傀儡政府。事实上,伊藤博文就是朝鲜的国王。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伊藤博文去往统监府

但伊藤博文却并不主张吞并朝鲜,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虑并没有得到日本国内军国主义者们的支持,伊藤博文对于排除列强,侵略朝鲜的计划在一步步实现的过程中,安重根出现了。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安重根成功的刺杀夺取了伊藤博文的生命,伊藤博文一去世,日本政府立即实施了吞并朝鲜的计划,伊藤博文在临死之前说的最后那句

"笨蛋",应该指的就是安重根,因为在伊藤博文看来,是他自己阻止了朝鲜被日本吞并,而朝鲜人将自己刺死,对于朝鲜来说就是笨蛋的行为。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后来也有观点说是安重根导致了朝鲜被日本迅速吞并,根据事实来说,刺杀行为确实使得日本随后出兵吞并朝鲜,依据当时的情况,日本吞并朝鲜势在必行,刺杀事件虽然直接导致这种结果的产生,但即使没有安重根,朝鲜被吞并也是迟早的事。

作为一个在中国领土刺杀日本首相的朝鲜人,安重根值得敬仰,他是位民族英雄。

李鸿章当年对日本的侵略一直存在戒心,并积极发展海军以防日本,甲午海战的失败让李鸿章成了万矢之的,但他对日本的断言却没错,他说:“日本虎狼之心不会绝,即使是百年之后,仍是狼子野心,为我中华之大敌。”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李鸿章剧照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改革求助的想法,康有为之流甚至在变法之时寻求过伊藤博文的帮助,幻想成立"中日合邦",拟推荐伊藤博文为内阁代表,就冲这么个混账建议,当年就不该让康有为逃出中国。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我想李鸿章的断言到现在也不能忽视,日本对中国的祸害从倭寇开始,直到现在也没停,将来也不会停,耻辱和伤害要铭记,父辈们遭受的苦难,我们没有资格去代表他们选择原谅。我们要保持强大,不能允许后辈再有遭受这种苦难的可能!

清朝政府对伊藤博文抱有幻想,他却在中国领土被朝鲜人刺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