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提升”至1.50%? 金地公司债引上交所问询

随着央行不断地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和通过各种方式降息,金融市场的资金真的是充裕了,融资成本也显著下降了,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变得“豪横”了。

金地集团将其一只债券的票面利率从5.29%“提升”至1.50%的公告引来了众人的围观,说好的提升原来是“负的”。当然,围观的不只是各路市场投资者,当然也少不了极为关注信息披露合规性的上交所。

事情还要从4月21日说起,金地集团当日披露《关于“18金地03”公司债券票面利率调整的公告》,拟将“18金地03”公司债券利率自5月28日起由5.29%大幅调降至1.50%。

该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金地集团2018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发行规模为不超过30亿元(含30亿元),分为两个品种发行:品种一为3年期,附第2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品种二为5年期,附第3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其中,品种一实际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0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为5.29%;品种二实际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0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为5.38%,这次调整的就是品种一。

金地集团此次下调债券票面利率与前期债券募集说明书的有关表述不一致,金地集团在《公开发行2018年公司债券(第三期)募集说明书(面向合格投资者)》债券利率及确定方式中约定:“本期债券品种一的债券票面利率在存续期内前2年固定不变,在存续期的第2年末,公司可选择调整票面利率,存续期后1年票面利率为本期债券存续期内前2年票面利率加公司提升的基点,在存续期后 1 年固定不变;本期债券品种二的债券票面利率在存续期内前3年固定不变,在存续期的第3年末,公司可选择调整票面利率,存续期后2 年票面利率为本期债券存续期内前 3 年票面利率加公司提升的基点,在存续期后 2 年固定不变。”

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金地集团进一步核实,此次将“18金地03”公司债券利率由5.29%调降至1.50%是否符合上述约定,并说明理由。

另外,上交所还要求“18金地03”公司债券的受托管理人中金公司按照相关规则要求,认真核实该债券的前述利率调整事项,是否与《募集说明书》的相关条款规定一致,并就此发表专项意见。

有分析指出,随着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的松动,当前发债利率普遍走低。通过大幅调低票面利率的方式,让存续债券持有人回售,然后以更低的利率发行新债,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其实,与金地集团做法类似的还有原广州证券,可以说广州证券当时的做法更加“一步到位”,虽然彼时也遭遇围观,但并未引来市场太多的不满。

2019年5月15日,广州证券发布票面利率调整和投资者回售实施办法的提示性公告,其中下调债券“17广证01”的票面利率525个基点,即该债券在未来一年的存续期票面利率从5.25%下调到0。

广州证券下调债券票面利率为0的做法一时间让投资者“懵了”,但相关方翻阅了广州证券发行债券时的文件后发现,广州证券发行的“17广证01”在募集说明书中的表述为“债券期限为3年期,附债券存续期内的第2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这意味着广州证券在特定时点上调或者下调票面利率都是说得过去的,都不会存在信息披露违规的风险。

当时市场人士认为,广州证券的做法一方面是2017年债市大环境欠佳,当时发债时的发行利率偏高,提前回售可以降低资金成本;另外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广州证券被中信证券收购一事基本落定,在有了强力支持后广州证券无须在金融市场高价融资。

将金地集团和广州证券的做法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两者下调票面利率的目的或许是相同的,就是降低融资成本。但是两家公司在细节方面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广州证券的提法是“调整”,金地集团的措辞是“提升”。一个用词的差异就导致金地集团引来交易所的问询和投资者的不满。

要知道,公司债的持有者基本是各路金融机构,金地集团“负提升”票面利率的做法可能会给机构投资者带来心理阴影,未来或许就不好相见了!

新金融记者 刘子安

关注新金融传媒微信公众号(xjrcm1),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