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祛溼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人都用錯了

薏米的祛溼效果好大家都知道,紅豆、薏米幾乎都成了網紅,但是卻有很多人不知道薏米有哪些禁忌,如何吃才能效果更好。

溼邪粘膩難除,與脾虛有關,溼邪與寒邪相結合就形成寒溼,與熱邪相結合就形成溼熱,所以溼的表現形式多樣,不同的溼邪所採取的辦法也相應的不同。寒溼要溫化,溼熱要清熱利溼並用,溼阻中焦要芳香化溼,不盡相同,因人而異,因病而異。

薏米祛溼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人都用錯了

薏米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滲溼、清熱排膿、除痺、利水。以利水滲溼為主,其袪溼主要通過通利水液代謝而起作用,同時有一定的健脾作用,所以對脾虛溼生溼而致的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腳氣等病症效果好一些。而對於溼熱、溼阻、寒溼單用效果就不夠了。

溼氣往往與脾虛相依,祛溼的同時要兼顧健脾。薏米性涼,因此要想其祛溼效果要好,就要經過炒制,去除其寒涼之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微黃色,略鼓起,具香氣時,取出晾涼,這樣祛溼效果更好,同時健脾的作用更強。

薏米祛溼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人都用錯了

很多人用薏米和大米一起煮粥,其實這一做法也是誤區,效果也不好,大家有沒有發現,薏米煮湯,其湯清冽,不會渾濁,而大米煮後則是粘稠的,一清一濁,不宜同用,同時大米藥性也是偏涼的,對於脾虛寒者不宜用。

薏米祛溼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人都用錯了

薏米單用效果力量單薄,與其他食材同用,效果更好。推薦幾個薏米食療配方:

薏米、山藥、蓮子。健脾補腎、祛溼利水。用於脾腎陽虛,水溼停聚。

薏米、百合、麥冬。滋陰潤肺、健脾利水。用於肺脾氣虛。

薏米、冬瓜、海帶。薏米健脾化溼,冬瓜清熱利水,同食祛溼功效更強。

薏米、銀耳。滋補生津,用於脾胃虛弱,肺胃陰虛等。

薏米、香菇。香菇中的多糖可提高免疫力,同食還具有抗癌作用。

薏米、核桃仁、腰果。健脾補腎利溼。用於偏腎氣虛者。

以上配方可根據自身喜歡,與雞肉、鴨肉、排骨、羊肉等同煮湯。

薏米使用禁忌:

體質虛寒、大便溏洩者慎用,孕婦慎用。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查看《亞健康之分型之“肝鬱化火”證,“火氣大”這個火從哪裡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