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 最後一位具有貴族精神的女性文化人

葉嘉瑩: 最後一位具有貴族精神的女性文化人

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陳洪先生談到葉嘉瑩先生多年為學校所做的一切,曾感慨地說:“葉先生是當今最後一位具有貴族精神的女性文化人。與葉先生談話,可以使人鄙吝盡消。”

最先知道葉嘉瑩先生,是看她的詩詞講讀課。後來,又有朋友推薦說葉老先生學養極深,遂找來熊燁寫的《葉嘉瑩傳》一讀。

葉嘉瑩: 最後一位具有貴族精神的女性文化人

浸淫詩詞一生

葉嘉瑩1924年夏天生於北京四合院的一書香世家。她從小酷愛詩詞,志向高遠,寫下“每欲凌虛飛,恨少鯤鵬翅”這樣的詩句。中學時期成績優異,文理兼修。輔仁大學師從顧隨先生,從此在詩詞的殿堂裡盡情徜徉。

葉嘉瑩先生先後任教於臺灣大學,哈佛大學客座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被加拿大授予“皇家學院院士”稱號。79年回國探親,後應邀至南開大學任教,創立南開大學古典文學研究所。

葉老先生講中國古典詩詞,注重作品中“感發的力量”,隨時結合自己的生命體悟,進行“跑野馬”式教學。她開設過詩選,詞選,曲選等,還開設過“杜甫詩”的專門課程。她的課堂,常常座無虛席。

在詞學研究上,葉老先生提出“弱德之美”。她認為凡被詞評家們所稱述為“低迴要眇”,“沉鬱頓頓”,“幽怨怒悱”的好詞,其美感之品質都屬於一種弱的之美。它不僅只是一種自我約束和收斂的屬於弱者的感情心態而已,而是在約束和收斂中還有著一種對於理想追求與堅持的品德方面之操守的感情心態。其為形雖“弱”,但卻含蘊有一種“德之操守”

葉嘉瑩先生欣賞王國維追求真理的精神與真誠著述的態度,純正的人品和涵儒靜斂的個性。早年就開始讀《人間詞話》,並寫下《說靜安詞一首》。她出版了《杜甫集說》,《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迦陵論詞叢稿》等。她與哈佛大學教授共同研究陶淵明詩詞。國內知名學者老繆鉞對她讚賞不已,晚年兩人合作出版了《靈谿詞說》。

葉嘉瑩: 最後一位具有貴族精神的女性文化人

不忘詩騷李杜魂

葉嘉瑩先生全心全意做學問,每天早上七點去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在窄小的辦公室開始讀書寫作,直到下午五點才離開。如此日如一日為學。但在為人上,她卻輾轉以“人間”為念。

1945年輔仁大學畢業後,從未中斷教書。臺灣大學沒有滿20年轉去北美。哥倫比亞大學出去第一年客座教授,也未滿20年。因此,她沒有拿到任何一筆全額退休獎學金。20萬美金,是她的全部退休金。

她第一次回國,原本要去北大上課,卻更看重師長盛情,改至南開大學兼職任教。為在南開大學建“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她在海外募捐: 加拿大熱心教育的企業家蔡章閣老先生聽她講張惠言的《水調歌頭》的組詞,熱心贊助。澳門大學國際詞學會議上,實業家沈秉和贊助100萬人民幣。1997年,她將自己所得的退休金的一半——十萬美金(摺合人民幣90人民幣)給研究所。同時,她感念老師的教誨,以顧隨先生的名義,在南開設立了“駝庵”獎學金。

為了恢復和發揚古典詩詞傳統,她提出詩歌要從兒童抓起。與田師善合作編寫了一本幼兒古詩選《與古詩交朋友》,她親自朗讀吟誦了兩盤錄音帶。為了古詩詞普及教育,她在海外特意致電教育司希望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開課,併發行了《古典詩詞誦讀精華》,收錄了從先秦到晚清的詩詞。

誠如她所說,每個人內心的“珠”是圓的,那天上的月亮就不會虧損。歷盡坎坷,她卻忘卻了小我之傷,真誠地關懷著人世。這種偉大的人格力量,也許正是從古典文化浸潤中所得吧。

葉嘉瑩: 最後一位具有貴族精神的女性文化人

超越苦難成“弱德”

葉嘉瑩十五歲的時候,母親去世。婚後,她隨丈夫趙中蓀去臺灣。在白色統治時期,丈夫入獄,葉嘉瑩受到牽連。幾個月後,葉嘉瑩出獄,獨自帶著幾個月大的孩子,寄住人家的走廊上。曾在臺灣南部中學任教,最後被推薦至臺灣大學,臺灣輔仁大學,淡江大學同時任課,教學任務異常繁重。被關三年出獄的丈夫性情突變,葉嘉瑩皆默默忍受,盡力承擔家庭之責。

因簽證問題沒解決,她不能再次去哈佛大學做客座教授,陰差陽錯定居加拿大。五十歲那年,她前往美國參加學術會議,驚聞分別三天的大女兒,女婿在車禍中喪生。中年喪子女,其傷何其深?她哭了幾天幾夜,自責自己沒帶大女兒女婿一起前往美國。

79年她第一次回國,得知古都的老四合院沒有得到保全。她仍然堅持每年九月從溫哥華飛到北京,再坐兩小時汽車至南開。次年三月從北京再去溫哥華。十多個小時的行程,耄耋老人拖著沉重的書箱,往返於太平洋兩岸,其艱辛可想而知,真正令人肅然起敬。

縱觀葉老先生的一生,恰如她的名字的命相,如一杯水之含斂靜止,如江海之洶湧澎湃。她超越了苦難!一個人只有超越了小我的生命狹隘無常以後,才能使目光投向更廣大恆久的嚮往與追求。這也恰恰是她“弱德”的人格——它們在人生的憂患苦難中產生,而最終超越悲哀而變得深刻豐富起來。

葉老先生是無愧於“貴族精神”之稱的。她說自己是荷花,我卻覺得她是臘梅,那股清香有一種讓人鄙吝盡消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