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性別與文化:女性詞作美感特質之演進》

新書速遞 | 葉嘉瑩:《性別與文化:女性詞作美感特質之演進》

新書速遞 | 葉嘉瑩:《性別與文化:女性詞作美感特質之演進》

《性別與文化:女性詞作美感特質之演進》

葉嘉瑩 著

商務印書館

定價:65.00元

《性別與文化》是葉嘉瑩先生第一部專論古代女性詞人及其詞作的著作。書中引進西方有關性別之論述,從女性語言與女性書寫的角度,梳理了中國女性詞作的美感特質演進之路。

葉嘉瑩先生作為傑出的古典詩詞研究者,數十年來所講授的一向以男性之作品為主,甚少涉及同為女性的詞作家及其作品。箇中緣由,在商務印書館2019年6月出版的《性別與文化——女性詞作美感特質之演進》一書中可以找到答案,同時,這種情況也在本書中被打破了。《性別與文化》集合了葉先生多年來對歷代女性詞人詞作及其美感特質的所述所論,可稱是葉先生在這一方面的第一部專著。

書中“性別與文化”的概念,從源頭上看來自於西方文學理論中的女性主義著作,特別是茱迪絲·伯特勒《性別困擾》(

Gender Trouble)一書。“gender”一詞雖也是性別之意,但其所指偏重於社會文化方面的性別,由此帶來的啟示最終確立了本書的立論依據。

對詩之傳統的背離與繼承

若從詩之“言志”和“情動於中而形於言”的傳統來說,早期《花間詞》中的男性之作但作“空中語”,乃是對這一傳統的背離。而女性敘寫同樣的內容,由於是直寫自己的情思,卻恰好是對這一傳統的繼承。然而,由於早期詞作皆屬歌筵酒席上供詩人文士取樂的歌辭之詞,卻使婦女在詞的寫作方面受到了更大的拘限。因此,《花間詞》中絕無婦女之作,《敦煌曲子詞》和《全宋詞》中除去歌兒伎女之作外,只有少量女子在遭受極大的苦難和不幸時留下的單篇悲泣哀訴之作,李清照和朱淑真之類屬於鳳毛麟角,直至明清以後這種情況才稍有變化。

由此,本書便由早期敦煌曲中的無名氏及兩宋具名的歌伎之詞而下,分析評述了歷代女性之詞的美感特質,包括良家婦女偶因一些重大遭遇而作的不成家數的哀歌,兩宋有專集傳世足以成家的女性代表作,晚明德才色並重的性別文化背景中的才媛作品。此外,附錄中的兩篇講稿還涉及了徐燦、沈祖棻、雙卿等不同身份、不同時代的女性之作。

新书速递 | 叶嘉莹:《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

新的評賞標準如何確立

不獨婦女之寫作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處於劣勢地位,對女性作品的評賞也受到了以男性作品為衡量標準的拘限。因此,透過性別與文化的探討途徑,為女性詞之美感特質構建一個理論框架和評賞標準,也成為本書的目標之一。

在這個過程中,有三個因素不可忽視:其一,女性詞作為少數的弱勢,其美感特質無可避免地時時受著男性詞之風格演化的影響,比如葉先生此前提出的男性《花間》詞之雙重性別的美感特質,在女性作品中也無可避免地呈現了出來;其二,時代政治與社會風習的改變既會作用於男性,轉變男性對女性寫作的觀念,又會作用於女性自身,改變其對自己寫作的觀念,從而影響著女性詞作的美感演進;其三,西方關於性別文化之論述,如“陰性書寫”與“女性語言”,也是探討女性詞之美感特質時所必須注意的。

新书速递 | 叶嘉莹:《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

以早期歌伎之詞為一隅

女性之詞以詞體之開始為開始,這個時期的良家婦女根本不敢從事詞之寫作,因此流傳下來的都是歌伎之詞。這些詞因歌伎文化層次及交往對象不同,表現為不同的風格和美感。

敦煌曲中的歌伎之詞,毫無理論概念,以最真誠質拙的語言,顛覆了那些男子假借婦女口吻敘寫女性情思的謊言,其出發點並不像西方女性學者那樣一意“顛覆”父權中心的語言模式,但客觀上產生了這樣的效果。《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雀踏枝》(叵耐靈鵲多瞞語)兩詞,因作者熟於音樂之拍板節奏,靈活根據樂律的高低緩急,自由增加襯字,以俚俗的口語,傳達了

鮮活有力的感情生命和堅毅深厚的真情誓願,與西方女性學者所謂“女人的話”的特質頗有相通之處。

菩 薩 蠻

枕 前 發 盡 千 般 願

要 休 且 待 青 山 爛

水 面 上 秤 錘 浮

直 待 黃 河 徹 底 枯

白 日 參 辰 現

北 鬥 回 南 面

休 即 未 能 休

且 待 三 更 見 日 頭

(紅色為“襯字”)

《全宋詞》中所著錄的乃是與文士往來的文化層次較高的歌伎之詞。這些作品雖受文士“男性書寫”的漸染,易於陷入鸚鵡學舌的困境,但對於那些創作背景並無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的詠物之詞,女性作者純以個人才能心智創作,其中不乏與男性作品相頡頏的佳作,如嚴蕊《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一詞,甚至在其中顯露出了後世明清女詞人逐漸發展出來的

雙性寫作之才能。而對於一些單純自寫心事的詞作,如嚴蕊《卜算子》(不是愛風塵),更是展現出自身女性語言與女性書寫的特質與風格。

如 夢 令

嚴蕊

道 是 梨 花 不 是

道 是 杏 花 不 是

白 白 與 紅 紅

別 是 東 風 情 味

曾 記 曾 記

人 在 武 陵 微 醉

新书速递 | 叶嘉莹:《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

葉先生集女性、詞人、學者於一身,對女性詞從早期歌伎、良家婦女到兩宋名家、明清才媛,進而至於現代史家、學者之詞的發展,分別做出了深細的評賞與平允的衡量。更令人動容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葉先生始終飽含著對古代女性詞作中所蘊涵的追尋嚮往、苦難悲歌的理解與同情,以及對現代女性詞作之能表現興亡歷史、時代關懷的傾心與尊敬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幾個主要章節中,葉先生以其深厚學養,對書中涉及的作品作者的本事進行了細密的考證和分析,這也是不可忽視的。

新书速递 | 叶嘉莹:《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

《性別與文化:女性詞作美感特質之演進》

新书速递 | 叶嘉莹:《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

《弱德之美:談詞的美感特質》

新书速递 | 叶嘉莹:《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