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宣德皇帝朱瞻基除了精通书画,喜欢玩蟋蟀之外,他的精神世界也很丰富。朱瞻基在位的时候还在紫禁城里边盖了一间茅草屋,开辟了一块菜田,还亲自养了一些鱼,追求一种质朴自然的田园生活。那么身为一国之君的朱瞻基,为什么要追求这样一种朴素的田园生活呢?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是宣德皇帝朱瞻基的文集,全集一共十二册,宣德皇帝把平时的所思所想以诗文的形式记录在这套文集中,这也就让今天的我们可以隔着遥远的岁月窥探到他的内心世界和私人生活。

文集中有一首诗《赐百官食鲥鱼》,说的是有一年的初夏时节,江南地区进贡的鲥鱼运到京城,宣德皇帝认为珍奇美味应该与大臣同享,于是便邀请群臣到宫里一起享受美味的鲥鱼。

"君臣实在同体,玉食焉敢私。欣戚既不异,甘苦亦共之。"通俗的诗句传达出皇帝对君臣关系的重视。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另一件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皇帝请大臣吃鱼的情形。有一年的七月十一日,宣德皇帝邀请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大臣到紫禁城去参观自己的高级书房。

在宦官的引导下,杨荣一行人穿过宫门,来到位于紫禁城北部的东侧被称为"东苑"的皇家园林。宣德皇帝兴致勃勃的带领大臣们去参观自己的书房,这次游览活动给杨荣的印象非常深刻。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回到家后他对此次的见闻作了详细记述:皇帝的书房是一所用木头搭建成的草房,草房优雅清净,四周有竹子编成的篱笆,篱笆旁是一些自己栽种的蔬菜,就在这草房中,皇帝每天写诗、作画、弹琴、雅聚,过着一种中国文人所推崇的田园生活。

草房后面有一条长廊,长廊通往另一所斋房,那里是皇帝弹琴的地方。宣德皇帝多才多艺,尤其擅长弹琴,《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中有一首《竹轩弹琴》,专门写他弹琴的雅趣:"南轩坐对竹萧森,拂轸闲调绿绮琴。"

草房旁边小桥流水,水中有游鱼,参观完毕,皇帝亲自举网捕鱼,接连捕得数尾鱼后,皇帝高兴的让厨师以鲜鱼做汤,命人就在草房外面摆上酒宴款待群臣。

身处自然之中,品尝着从地里刚刚摘下的新鲜菜蔬,令人顿时觉得犹如置身田园仙境之中。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竟然会追求这样一种简朴而自然的田园生活,其实这些都与宣德皇帝的成长经历有关系。

宣德皇帝朱瞻基小就受到祖父朱棣的喜爱,据史料记载在他出生的前夜,永乐皇帝做了一个非常祥瑞的梦。

等到朱瞻基满月了,永乐皇帝第一次看到孙子禁不住赞叹道:"此天日之表,且英气溢面,符吾梦矣。"意思是说这就是我梦中见到的那个皇孙。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永乐皇帝对这个皇孙非常疼爱,公元1411年11月,年仅13岁的朱瞻基就被立为皇太孙,此后永乐皇帝无论巡幸还是征讨,都把他带在身边悉心调教,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一位有德之君。

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时,永乐皇帝都要带朱瞻基到农民家里走走看看,让他了解农家的艰辛,希望他以后做一位重视农业,爱护百姓的好皇帝。

也许是因为儿时接触过农村生活,也许是受中国文人思想的影响,在生活方式上宣德皇帝喜欢过一种宁静质朴的田园生活。

为此,他命人在紫禁城的东苑建起了草房,开垦了菜地,养上了几尾鱼,闲暇时过起了惬意的田园生活。从《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中可以看到,宣德皇帝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自然与田园气息。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那么宣德皇帝的一天又是如何度过的?

每天清晨上朝之前,宣德皇帝会去池中看鱼。看到鱼儿在水里忽聚忽散,浮沉自得,皇帝羡慕不已,不忍离开。早朝归来,宣德皇帝先要去给张太后问安,然后在一处书斋睡一觉,醒来后他随手拿起一本书自由翻阅。

旁边有袅袅生烟的香炉,外边有低矮的假山,诗意盎然的景色令皇帝诗兴盎然,提笔写道:"日常庭院睡初醒,袅袅炉熏一缕轻。"

天色渐晚,他满怀欣喜的等待月亮出来,以《待月》一诗表达自己期待的心情,月亮出来了他就散步到池边赏月。于是有了《临池玩月》里水光与月光互相映衬的奇妙景色:"月轮初上绿波平,银蟾影落冰壶净。"

宣德皇帝似乎对月色情有独钟,仅玩月的诗便有十几首,如《碧梧秋月》、《莲塘夜月》、《玉堂玩月》、《晓窗斜月》,每首诗中都抒发着他对月色的喜爱之情。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宣德皇帝喜欢天然之趣,从诗中还可以了解到宣德皇帝的四季有着截然不同的乐趣。

春天来了他会登上景山看红墙绿柳,夏天他就跑到北京的西山看雨景,秋天爬香山看红叶,冬天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就赏雪看结冰的河面。

这四季不同的乐趣都被宣德皇帝妙笔生花写成了一首首诗,收存在《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中。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有人说宣德皇帝这些诗大部分都是游山玩水、观花赏鸟的,除了表现他的生活情趣外,没什么意义。

其实宣德皇帝写诗并不纯粹是为了借诗文自娱自乐,他还有着另外的政治目的。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宣德皇帝看似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实际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化作用。

正如他在《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序中所讲:

"朕喜吟咏,耳目所遇,兴趣所适,往往有作,虽才思弗逮而志乎正者,未尝不自勉。"意思是说,我作这些诗词虽然才思不够,但主要目的是为了修身养性,达到自省与自勉的作用。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宣德皇帝受到祖父永乐皇帝的教诲,一心想成为一个太平天子,宣德皇帝提出:"为君体天道,惠爱以广施"的治国理念。

"天道"即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老子提出的自然之道,正是因为这样的治国理念,宣德皇帝精心营造了紫禁城里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而与之对应的精神家园,正是他在《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里所宣扬的天然之趣。

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发现,看似简单悠闲的田园生活,反映出了宣德皇帝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影响了宣德年间的众多大臣,如杨士奇,杨荣等人,他们都受到皇帝的影响,普遍拥有一种顺应自然平和恬淡的心态。

杨士奇曾写诗道:"四境晏然,民远近咸安于业。"杨荣也写诗道:"淡然以居,恬然自适。"这种恬然的从容心态正是中国古人所称道的理性心态,反映出大臣们怡然自得的满足心境。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紫禁城里盖茅草房、种菜,追求田园生活!

《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中传达出的宣德皇帝平和的心态,影响了朝中官员们和官员们追求自然之道中正平和的心态,决定了社会各层普通百姓的心态。百姓心态平和,安居乐业,社会也就安定发展,出现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