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深莞惠都市圈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有进一步发展!


3月20日,深汕高铁、深惠城际铁路、深大城际铁路在深圳完成签约,三条轨道线均可经过或直接连接惠州。深惠两地之间的轨道建设,每一次都能引起高度关注。深圳房价高居不下,毗邻深圳,处于“价格洼地”的惠州自然成了深圳人置业的不二选择。深惠一体化的呼声已久,要真正实现两座城市同城化,交通是首要解决的因素。因此,深圳人自然寄希望于,高铁、城际轨道的建设开通,能够从时间上拉近两地之间的距离。


在珠三角的发展历史上,确实有两座城市,因为地铁线路的开通,真正做到同城生活,互通有无。这两座城市就是广州和佛山。


广佛同城化的成功建设,会给深惠一体化带来哪些借鉴意义?


深惠两地是否有朝一日也能实现两城之间畅达无阻呢?


广佛同城能否复制?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深惠一体化的探索并非近年才提出。


早在十年前,深圳、东莞和惠州三地已经在探索一体化建设的模式。


2009年,深圳、东莞、惠州三地在惠州召开深莞惠一体化第三次联席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然而,深莞惠一体化进展并不如广佛迅速,其中最主要的障碍就是交通。

在厦深高铁和莞惠城轨开通之前,三地只能通过公路相连。而便捷、准时的轨道交通并非公路所能比拟的。回顾广佛同城的发展历程。深莞惠一体化第三次联席会议召开同年,广佛同城化也正式启动。

2009年,广州与佛山签署了《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协议》及两市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等4个对接协议,标志着广佛同城的正式启动。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广佛同城已然获得成功。


根据媒体报道,广佛两城之间每天160万人员流动,通勤的接近50万人。其中30万左右是住在佛山到广州工作,10万左右是广州居住佛山上班。


通过地铁穿梭两城,早已成为广佛两地双城生活人们的日常。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广佛同城化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就在于两城及时打破了交通壁垒。


2010年,国内第一条城际地铁——广佛线开通。


这条从广州延伸出来的轨道交通,将广州和佛山相连,通勤时间缩短至半小时。


广佛线的开通带来的一体化进程,无疑改变了两座城市的发展,更为国内城市同城化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模板。


为什么全国这么多城市,只有广佛同城能率先取得成功?


除了广佛线的开通,解决两地通勤的交通障碍外,广州与佛山两地位置接壤,文化同源也是同城化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无疑给深惠一体化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因为,深圳和惠州在40年前本就是一体!


深惠融城雏形已现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深圳和惠州的关系,与广州和佛山关系十分相似。

深惠两地互相接壤,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1979年之前,深圳本就属惠阳地区。直到成立特别行政区,深圳才与惠州分开。


分久必合,深惠两地近十年来从多个方面寻找融合发展之道。


在交通方面,除了跨城公交外,还有更加便捷的高铁和城际轨道。

惠阳是惠州市首批迎来高铁站的地方,一条厦深高铁开启了惠阳的轨道时代。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2013年底,惠州南站正式开通运营。自开通以来,惠州南站客流量逐渐增长。目前经停惠州南站的列车共67对134列,日均发送旅客量2.3万人次。

随着深圳和惠州两地来往日益密集,通勤人数日渐增多。为满足深惠两地市民出行需求,2017年1月,厦深高铁开通捷运化城际列车。


由此一来,深圳、惠州往返车次每日高达60趟,隔20分钟就有一趟,票价20元,趋向“公交化”运营。深惠两地的通勤时间缩短至30分钟。

厦深高铁捷运列车的运行,对于深惠两地通勤人员而言,便利性进一步增加。乘车更加方便,通勤时间缩短,“双城生活”向“同城生活”转变。

如今,每天早上在惠州南站,都可以看到满满的一车厢乘客。


早上7点04分,惠州南站开往深圳的第一趟列车开出,7点36分便可到达深圳北站。尽管居住在惠州,依然能够从容地到达深圳上班。


因为高铁的便捷连通,深圳上班族已经开始接受在深圳工作,在惠州居住的生活方式。


临深置业第一站剑指何方?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日前签约的三条轨道中,深汕高铁计划于今年动工,将与惠州现已开通运营的惠州南站交汇,规划中的惠州轨道1号线也有望经过惠州南站。


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惠州南站不仅可通过深汕高铁直达深圳北和西丽站,同时可以通过地铁线路与惠州主要城区相连,成为惠阳地区一个交通枢纽之位。


轨道线路的开通,深惠融城的发展,惠州南站已经成为深圳人士置业惠州热门区域。


未来,惠州南站新城将以更高标准建设,打造一个更适宜居住的,类似江北CBD的中央商务区。


2018年12月28日,惠阳区住建局发布了《关于惠州市惠阳区南站新城示范区城市设计(草案)的公示》。


规划指出,南站新城全域规划用地11.9平方公里,未来发展目标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服务平台(RSP),设计目标为粤港澳大湾区立体生态城市,分为中轴商务区、古屋河滨水休闲活力区、花园住区三大功能定位。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南站新城规划图 来源:惠阳区住建局

从规划内容来看,本次城市设计规划中,重点提到了南站新城的“中轴商务区”。


依托高铁和地铁轨道站点,服务周边产业片区,发展交通、信息、金融、商务、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和生活功能融合发展。在中轴商区旁,也将打造古屋河滨水休闲活力区,包含体育运动、商业购物、商务办公、酒店、商业综合体等功能。


本次规划,是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将南站新城打造成服务惠阳、大亚湾和深圳东部地区的新中心区。


当前,惠州南站新城早已成为房企布局深圳东部的重要战略位置。


深圳人的焦虑,在此化解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能够让一个在深圳工作的人毅然选择走上双城生活之路,其中透露出的巨大焦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一套舒适房子的追求。


如今,一套房子被赋予了太多附加价值,其中学区是最为看重的。


深圳房价越来越高,教育资源越来越稀缺。


2019年初,深圳罗湖区曾发布一则《罗湖区2019年义务教育学位申请预告》,由于小学、初中学位紧张,在罗湖区临时购房、租房的深圳户籍不能保证就近入学,非深户籍不受理申请。


选择双城生活,虽是无奈之举,但是也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一个既能满足舒适居住需求,又能解决上学问题的房子,无疑是深圳刚需购房者的最佳选择。距离惠州南站约1公里的花样年·花好年正好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花样年·花好园是由百强上市房企花样年倾力打造。


花样年聚焦大湾区建设,荣获“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品牌价值TOP10”第二位。集团深耕惠州10余载,已成功打造花样年·别样城、花样年·家天下项目。

花样年·花好园项目学府氛围浓郁,拥有省一级学校惠阳一中、大埔小学、淡水第六小学、淡水中心幼儿园等学校,解决业主教育之忧。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花样年花好园项目效果图

花样年·花好园为惠州南站新城难得的现房项目,当前已建设完成,今年6月份即可交付。


当前主要在售建面113/120/130平米3-4房户型,社区规划南低北高,户型方正实用,南北朝向,通风采光效果好,最大程度保证业主居住舒适性。


项目自然环境优越,临淡澳河而建,出门即是滨水休闲区,临近叶挺公园和亚公顶森林公园。


周边配套齐全,沃尔玛、coco garden、惠阳体育馆、家路国际大酒店等一应俱全。


花样年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抢先布局惠州,打造的花样年·花好园项目坐拥惠州升值潜力版块惠州南站新城。未来惠州南站将有多条高铁、城际轨道与深圳乃至大湾区主要城市相连,该片区将作为承接深圳人口外溢的主要区域,为深惠融城的第一站。


难能可贵的是,项目周边生活氛围浓厚,已具备商业、教育、休闲等各方配套,入住即可享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项目自推出以来便受到深惠两地人们的热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