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偉德:“光榮積分”是正向激勵的有效載體

據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飲馬咀村幫扶隊隊員、靈臺縣政府政策諮詢服務中心副主任朱暉介紹,飲馬咀村的積分超市於2018年8月成立,率先在靈臺縣推行“光榮積分”管理工作。截至目前,該超市已累計發放1.8萬餘分“光榮積分”,兌換1.6萬餘分,價值1.6萬餘元。超市貨物以幫扶單位集資和幫扶幹部、社會捐資購買為主。(4月22日《中國青年報》)

“光榮積分”的原理,跟其他地方所實施的愛心積分、慈善銀行等做法,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意在於通過積分獎勵,達到正向激勵的效果。從管理策略上講,正向激勵有助於建立個人榮譽感,激發個體對名譽的追求,不斷提高個人向上、向前、向善的精氣神。當整個群體都有一致的追求與行動,則會形成你追我趕的社會風氣。

“光榮積分”不是一種管理和教化手段的創新,卻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好的制度可以實現好的結果,“光榮積分”的正向激勵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以參加村務議事、義務勞動和鎮村組織各類活動為具體內容,對農戶遵規守法、尊老孝親、勤勞致富、崇尚新風情況進行綜合評定,到一定的積分標準就可以到積分超市兌換一定價值的物品,比如床單、衛生紙、一把梳子、洗潔精、鋼絲球,包括價值最高的“噴霧器”等,這些東西並不值多少錢,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不過對個人的價值形成具有引導力,對改善和優化集體風氣大有裨益。

“光榮積分”符合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與眾所周知的“鼓勵式教育法”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做法並非甘肅省靈臺的首創,在脫貧攻堅的推進中已成為很多地方的共性創舉,比如新疆前進鎮託普浪吉然村設立惠民超市,以“惠民”“愛心”“孝心”“責任心”“致富心”“傳遞正能量”等方面為主題,以積分獎勵、積分兌換物品的形式,鼓勵、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村級的各項事務和活動,激發村民的村集體榮譽感、責任感,促進基層工作更好開展,

近年來,包括愛心超市在內的載體運用,對於群體價值觀的塑造,培育和弘揚向前向上的社會風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事實證明,一旦群體性的價值觀和整個社會良好風氣形成後,就會產生極強的慣性力和約束力。整體氛圍和習慣養成後,即便“光榮積分”此類的激勵機制退出後,好的風氣依然會得已延續,並具備強大的生命力。由此而論,諸如“光榮積分”此類的創舉,應有外延的擴大和內涵的挖掘。

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知榮辱、明是非,曉禮儀,是一個公民的基本素養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而文明水平的升級、良好社會風氣的養成,既需要對假醜惡行為的鞭撻,也需要對真善美的肯定,通過正向激勵機制,讓人人都追求真善美,遠離假惡醜,個人不遺餘力去實踐和努力,也可以監督和約束別人,在同步競爭、彼此影響中形成協同向前的良好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