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在宿州的最後一站,我們去了埇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參觀了埇橋現代農業展覽館和埇橋區氣象科普館。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展區選取了中國農業發展和宿州埇橋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按照時間順序,以浮雕的形式,把一股股故事串聯起來,整體呈現宿州埇橋的發展大場景。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埇橋現代農業展覽館總投資1.2億元,佔地總面積26.33畝,布展面積5900平方米,以期打造“中國現代農業第一館”。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原始農業以蠟像還原當時的場景,以場景的形式來說明原始農業的生存狀態。在埇橋當地,發現了2個同時期的遺址,分別是小山口遺址和古臺寺遺址。小山口遺址位於埇橋區曹村鎮小山口村,是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距今約8000年。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的農業更是有著無限的發展可能。在埇橋,在黃淮平原這一片,智慧農業是以後的發展方向,這裡的模擬場景是對未來農業發展的想象,表現出未來的農業發展的精準化,智能化,生態化,全域化。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埇橋在未來的發展中,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解決好三農問題,全力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埇橋區氣象科普館於2018年建成,設有 “小球看世界”、“四季通道”、“星空夢工廠”、“人工增雨遊戲”等二十餘件展品。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埇橋區氣象科普館是安徽省綜合性和專業化程度最高的氣象科普展館,全館分為三個主題展廳,分別是序廳:主要展示序言、形象牆、領導關懷、內投球、農業氣象服務牆、四季廊道。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展廳綜合了聲、光、電、圖文和虛擬現實等多種展示手段,形象生動揭示了氣候變化特徵,普及了氣象觀測和人工影響天氣知識。展示了埇橋區氣象為農服務和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概況,是集知識性、科普性、趣味性、互動性為一體的氣象科普展館。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在這裡看到了未來農業的樣子,也感受到了現代化農業的魅力,同時,體驗到了很多有意思有趣味的項目,未來會更好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我在宿州,看到了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裡,離開了宿州,下次,我們還會再見,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