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法一年覺得進展很慢,該怎麼辦?

張龍新124

書法練習有套路、有步驟,不知道題主已經練到哪個階段了?是臨帖? 還是創作? 具體遇到了什麼問題沒有具體說。既然如此,我就以我多年從事書法教學的體會,簡單的談一下看法與做法。

練書法,出現諸如寫不好、進展慢、效率低、週期長,臨帖寫不像,創作用不上……等等,所有的問題,全都是由於訓練方法不科學、不繫統、不正規、不專業造成的!

正規的書法訓練套路是這樣的,如圖:


如上圖所示,各個步驟之間是工序關係、因果關係、階梯關係,彼此有著緊密聯繫,缺一不可,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做到疏而不漏,精益求精,不留隱患,穩步前進。

按照上述圖示逐一進行,就像一道道闖關遊戲一樣,乍一看似乎挺麻煩,其實,是把以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各種訓練的難點,分解成了若干個零碎片,分別歸類個個攻破,很好的掌控技術要點規律,從而降低了難度,同時提高了訓練工作效率,等於提前做好防禦措施,避免以後集腋成裘出現大問題。


依據我在教學中的實驗結果證明,零基礎的初學者,如果練一種字體(一個帖),按照這套程序,從頭至尾全部都走一遍的話,訓練週期大約三四個月,頂多半年左右。其中,①至⑦步,大約需要兩週。

因為,每一個訓練步驟裡面,包含多個詳細的小程序,並且都是事先沒計好的,各有具體的技術操作規範,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而且不反彈,使整個訓練過程形成一個大的循環運行系統。

比如,寫什麼書體或字體,寫多大字體,或者說選擇的是什麼範本,應該採用哪種書寫姿勢和執筆方法,應該運用什麼樣的訓練套路,需要根據訓練進展情況,應匹配什麼樣的訓練器具,練到哪一步應該實施哪種臨摹方法……所有這些問題,必須在正式進入實際訓練操作之前,先逐一弄清楚,即所謂意在筆先,胸有成竹,然後才能動筆。

所以說,書法是一門專業藝術學科,無論是技術性,還是藝術性,有完整的系統的訓練組織活動模式,決不是照著字寫那麼簡單。

以往,很多初學者,之所以出現與題主所說的這樣情形,是由於對書法屬性特徵不瞭解,不知道都有哪些應知應會的技法訓練科目,自然也就不知道什麼叫正規訓練方法了。於是,隨便買一本字帖,不加思索,只顧成天照著寫,殊不知,這樣做法,一起步就錯了!

當某一天,感覺到沒有明顯效果的時候,回頭一瞧,已經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非但技法沒有長進,還養成了不良習慣,甚至練出來許多怪癖難以矯正,實際上,這是講入誤區的表現。

其實,書法訓練分兩個範圍。 一個是,基本功技法訓練。也就是說,在正式臨帖之前的,書法原理、書寫姿勢、執筆方法、運筆技法、基本筆畫、偏旁部首、結字法則、讀帖方法、臨摹方法、摹帖臨帖。這些都屬於基本功訓練科目。

另一個是,模擬創作技藝方法訓練。從書法創作概念上講,之前的臨帖過程,純屬於基本功訓練,其重點是研究如何做到形神兼似。而進入創作練習過程之後,不是隨便選一段文字內容,像八十年代上班族手工作業務似的,用學過的書法字體,工工整整的抄寫一下,落款、鈐章就完事了。

殊不知,真正的想寫出來一件滿意的作品,並非一揮而就。不僅要熟知章法要則,反覆模擬,還需有必要的小程序,比如,先要設計初稿,然後,逐字、逐行揣摩修訂,最後再根據朽搞定式書寫。除了煉字謀篇以外,還要適當的考慮作品的藝術性及其思想意境,尤其是需要附加字外功夫,注入自己的想法。

不僅如此,在以後若干年創作過程中,仍然需要不停的多讀帖、多臨帖,當然了,重點是意臨。而這時候的臨帖,不再留於追求形似的層面上了,重點轉移到研究怎麼能迅速的獲取筆法、字法精髓,琢磨如何寫出個性化特色……



針對題主所言,我認為,迫在眉睫的是,應該急需解決以下幾個基本功訓練方面問題:

1、重新學習書法原理常識。比如,古今書法學術性的論文、技法訓練教程之類。

2、確定技法訓練目標方案。比如,想好先學什麼字體(哪個帖),後學什麼字體。另外,書法字體大小,有小楷、中楷、大楷、榜書之分,一定想好學哪種。因為,它們各自的書寫技法有所不同,具體訓練方法細節也有差別。這一點很關鍵的。

特別提醒一下,按長規,初學階段一般都先楷書,但是,楷書與行書之間的關係需要事先搞清楚,比如,歐體、柳體,字形特別美觀,也十分個性,可是,它們的兼容性很不好,主要突出的缺忙憾是,練好了卻不了行書……

另外,楷書當中,多數是以側鋒筆法為主的。也有少數是以中鋒筆法為主的。還有中鋒、側鋒兼施並用的。這個細節非常重要,必須引起重視,在讀帖的時候多加留意。


3、根據所練字體大小,準備相應的訓練用具。如毛筆、練習紙,以及其它輔助練習用具。其中,毛筆是一項很重要的硬性指標,比如說,寫什麼風格的字體,所用的毛筆,筆鋒材質、形狀與性能必須考慮在先,例如,寫歐體這種筆畫粗細變化小的字體,宜用長鋒兼毫,鋒尖、肚小、彈性好、愛聚鋒的。反之,如果寫顏體這類筆畫粗細對比度較大的字體,宜用標準鋒,鋒尖、肚大、彈性好、愛聚鋒的。如圖:


如果練小楷,或練榜書,這兩種書法形式比較特殊,毛筆的性能也有具體要求。(略)

4、依據範本確定書寫姿勢和執筆方法。比如,小楷、中楷、大楷、榜書,書寫時,採用的腕法、肘法、身法,不完全一樣,需要適當的作些調整。除此之外,執筆方法基本上是一樣的。如圖:






5、採用正規的臨帖方式。正規的臨帖方法與步驟是,先以摹臨法(我發明的),反覆熟練筆法、筆畫、結構。然後,再用臨帖法精研字法及其神采、韻味,乃至字與字之間的關係。如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8e2c0000914f0218b435\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切中要害,對症下藥。

歐陽詢雖說是唐代的書法家,但是他的生活的年代大部分在隋朝。他的書法不僅受到了隸書的很大影響,他也從魏碑楷書中,汲取了很多的營養成分。

懂得了這些,我們就應該知道學習歐體楷書該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結構特色。他的書法的字的結體呈豎長方形,給人以清勁峻拔的感覺。

其次是字的左右結構緊密嚴謹,中宮緊縮,四維開張。

歐體書法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穩中寓險。通過調整筆畫的長短和它的位置,使平穩的字體,帶有險峻的氣勢。



在這幾個方面多下功夫,歐體書法在向你微笑了。


京東千里行書法

你好,很高興能與你探討這個問題!


對於書法的學習,應該是有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覺得進展很慢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方法還不得當,就是走偏了,另一種是沒有之前的進步快了,那是遇到瓶頸了,需要突破瓶頸,這是兩個不同的方面。


就第一種而言,我認為,書法的學習一定要得法,就是掌握學習的規律,如果從剛開始就走偏了,那自然會落入俗套,進步緩慢。書法的學習中臨帖是關鍵,就是學習前人的優秀範本,但是這個臨帖可能是個大門道,在學習前,選擇自己喜愛的範本,臨帖前注重讀帖的過程,臨帖後還要多對比反思,盲目的抄帖,會適得其反,學習的過程中事前讀貼,事中精臨加上事後的反思總結,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很多書友只悶頭臨帖,到最後發現進步不大,其實還是方法不太得當。


就第二種而言,遇到瓶頸,這是每個學書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如何突破是一個大的命題,我有一些小小的建議:如果長時間的練習使得自己固化了,那麼就要稍作停頓,手上功夫固然重要,眼力和思維也是同等關鍵的,可以適當讀一些書論,看一看優秀的教學視頻,觀摩一些書展,給自己一個開闊的視野,同時還可以嘗試換換帖,換換字帖,例如長期寫楷書,遇到了瓶頸,可以適當學學行書,然後在返回來寫楷書,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體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會產生審美疲勞,所以適當換換帖,調調口味,可能會彎道超越。


無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情況,都希望你能堅持本心,書法本身就是一個慢功夫,急不得也趕不的,追尋內心,走好每一步,祝好!


筆下春風

我看了提問者發上來的練字照片,練字一年了,寫成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這樣的進步了,還想要怎麼樣的進步呢?!

首先要明白,練毛筆字是書法愛好者的事情,不愛好者是練不下去的。還要明白,練字是一輩子的事情,沒有速成的,想練一二年就想有所成就,有所作為,那是不可能的,練字十年二十年能拿出手就不錯了。

我不是給書法愛好者潑冷水,練字目標是成名成家,想名利雙收,最好遠離書法,別去練字,因為打算靠賣字為生,想靠書法掙錢,非餓死不可,因為練字的四十歲以前,乃至五十歲以前能用字換來錢的全世界幾乎是沒有的,好多書法家的書法是其身世才值錢的,他本人到死也享受到自己書法的紅利的。

所以,我奉勸一些書法愛好者與習練者,學我之心態,作為業餘愛好,不管寫得好壞,不問進步與否,每天練一會字就是了。











三品齋日記

初學階段不建議學習現當代的。看中國書法史和相關書法論的書籍,提高認識,夯實理論基礎。臨古帖不能停,要更多臨摹。理論和技法相輔相成。有反思和臨摹實踐,可以比較快地度過瓶頸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