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的传承很重要


汉字文化的传承很重要


汉字文化的传承很重要
  • 汉字文化丰富多彩,可是如今汉字的传承却面临挑战,令人担忧!生于斯,长于斯的大环境造就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由于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父母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着想,不遗余力地给孩子们报各种英语学习班,因此,英语培训机构层出不穷、教学的质量良莠不齐,对英语的痴迷和重视程度大有碾压汉语之势,这确实让人很费解!(“英语热”不仅让中国人费解,连外国人也觉得很奇葩)

追根溯源,这一祸事起源于晚清,因为清政府的国力微弱、腐败无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令国人颜面尽失,因此国人有种突然从天朝大国跌落神坛之感,然而必须找出为这一耻辱背黑锅的替罪羊,汉字就莫名其妙的成了罪魁祸首,成了落后、糟粕的代名词。废除汉字的呼声就越来越高,幸亏最后没有得逞,否则,我们也将沦落到与韩国和越南一样的下场,连祖先传写下来的史书都不能阅读了。

从此之后,国人普遍认为西方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提出了一切西化才是中国复强的唯一出路这一要命论断,而身轻言微的少数派却不被重视,如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比西方落后的只是科学校术”等。盲目地全盘西化,我们倒是学费交了不少,可学习到的却不是什么先进科学技术,而是为这个盲目举动付出的高昂代价和惨痛的教训,因此给西方人留下一个口实:中国人人傻钱多,政府软弱易欺辱。

当然,全盘西化过程中,西方的文化输入在中国算是很成功的,这也是他们的惯用伎俩,看看西方文化输入的重点区域——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现在官方所说的语言种类,就能一目了然,全是西方殖民者的遗存,由此可见他们的文化输出有多厉害了。世界上排名靠前的语言种类,主要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等,其中英语使用最为广泛,也是输出最成功的典范,因此只有学好英语才算是有面子,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成为世界强国,以至于今天英语贯穿于中国教育的始末,令母语尴尬至极。

一个小孩子从小就把主要精力用在各种英语培训上,而母语却被束之高阁,退居二席,这种现象,预计不会出现在第二个国家了。更有甚者,有些富裕家庭绞尽脑汁——把5、6岁的小学生直接送到国外去学习地道英语,未曾想过,这些受西方历史文化熏陶的未来精英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吗?这些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陌生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的降低,对祖国的所作所为的漠视,将使他们与祖国文化的距离渐行渐远。等到他们学成归来(当然现在归来的不多了),英语说得很流利,汉语却可能很蹩脚,也就不足为奇了。不仅国外如此,国内的英语学习的疯狂景象也值得我们深思:难道大批量的国人,下大力气学习英语真得很有必要吗?平时对英语学习环境的耳濡目染使学习者更大程度地依赖西方的字母文字与人交流,这对汉字文化的传承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曾经某档节目做过一个调查,在随机的500人当中有490多人使用拼音打字输入,而用笔画和五笔输入的只有寥寥几个人,可谓是凤毛麟角。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汉字就会很危险。汉字的危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危机。汉字不同于其他语言,她属于表义本字,同音字词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平时的书写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在书写汉字,更是在传承文化艺术,如果一味地用拼音输入,将来的新文盲可能就是那些能认出、读出汉字,却不能写出汉字的人们了。

请问亲爱的读者:您多久没动手或动笔写过汉字了?我们当中还有多少人能写出汉字,能写好汉字,能做到不出现提笔忘字?如果我们连汉字都不会写了,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还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呢?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奢谈汉字文化的传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