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棉花里隐藏着天大的秘密!

173 棉花里隐藏着天大的秘密!

世界真奇妙,常常吓一跳。

比如,人类经常傻傻地想:究竟是人民还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太狭隘了,有三个圆滚滚的小家伙——土豆、红薯和玉米,它们才真正创造了历史!这三个小东西自从16世纪从美洲传遍全球后,人类的繁殖能力比吃了伟哥还厉害,呼拉拉一家伙蹦出了十几亿人!特别是爱好传种接代的中国人,当红薯被一个福建商人陈振龙在1593年从菲律宾带进中国后,中国人被压抑了几千年的性能力突然爆发突破了一亿大关,仅仅百年后,4亿华夏子孙就在大江南北欢声雷动、长城内外吵吵嚷嚷,让大家误以为是康乾盛世的伟业哩!

正当土豆、红薯和玉米春风得意的时候,旁边的棉花却冷笑了:你们只是填饱了人类的肚子,我却彻底改造了人类的灵魂——我塑造了现代世界!

这是怎么回事?棉花好羞默无语,刘子奋勇来解释。

什么叫现代世界?简单说,现代世界普遍实现了三化:一是经济上的市场化,即使是最偏僻的乡里巴人,也不再完全自给自足,而是通过市场化交易过日子;二是政治上的民主化,即使是最顽固的专制君主,也不好意思独断专行,总要搞个议会来充当门面;三是文化上的理性化,即使是最虔诚的宗教信徒,也不再仅听上帝老儿的话,多少都用点科学理性的思维去折腾。

现代世界从哪里来呢?以前只能泛泛地说是从欧洲来的,现在很精确很肯定了,就是从西欧边边那个英伦三岛过来的。这是有根据的,早在1215年,英国人就逼着倒楣蛋约翰王签了《大宪章》,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人就架空了从荷兰请来的威廉三世国王,从此国王基本就失业了,只能在皇宫里生娃养花当宅男,国事不能随便插手了;1666年,26岁的早产儿牛顿在外婆家的苹果树下躲瘟疫,却意外地悟出了“力学三定律”,英国人一下子又把上帝架空了,从此宇宙怎么转、万物如何生没上帝什么事了;1776年,英国又出了两个怪物:文盲屌丝瓦特师傅鼓捣出了实用型蒸汽机,从此埋在地下亿万年的煤炭替人卖命了,牛马和奴隶慢慢都靠边站了。而道德学家斯密教授不务正业写了部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从此大家懂得了市场的威力:要发财做生意,比埋头苦干和偷盗抢劫强得多!

凭什么英国人搞出了现代世界?因为他们特别古怪非常另类。

他们特别自私。一家人的财产也要分清楚,我的就是我的,不是媳妇的也不是儿子的,儿子干活要给工钱。类似的,我的家就是我的家,风可进雨可进但国王不可以随便进!

他们特别保守。不相信宏大理想只相信历史经验,经历过的才是最可靠的,如果生活不如意,他们就一点一点往前拱,改进一点是一点,不喜欢大鸣大放大打大杀大革命。所以,国王再操蛋,他们只打只骂只训导,但决不杀不毁,假如国王绝了后,他们情愿到外国请外人也不自己当王。从1066年以来,英国国王都是外国人:法国人当过二次(诺曼王朝、安茹王朝)、威尔士和苏格兰人各干过一次(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荷兰人干过一次(威廉王朝)、现在这个王朝是德国人从1660年传下来的汉诺威王朝,但到了二次大战,感觉让德国人当国王很丢人,但又舍不得毁掉(人家干得可好了、英国人爱死了),只好让皇家改姓,以皇宫名为姓,就叫温莎王朝吧!

他们特别爱钱。有钱的就是大爷,有钱人可以买个公爵伯爵干干,当然如果科研出了名,也可以弄个贵族头衔戴上,比如,牛顿就被安妮女王封了个好怪怪的爵位:骑士爵士!法国、德国、西班牙特别看不起这种钻到钱眼里的国家,戏称英国人为“小店主”!没想到,英国人听了很受用:小店主怎么了?你们永远征服不了!谁诈刺我弄谁!这不,西班牙被弄了百年,法国被弄了两百年,德国被弄死了两次,俄日太骠悍,邀堂弟美国一起弄!现在有点弄不动了,只好让堂弟在前面弄,自己闪在一旁敲边鼓!

被英美弄残了弄怕了的欧洲和世界,也慢慢弄乖了:你做生意我也做生意,你搞工业我也搞工业,你搞民主我也搞民主,你爱科学我也爱科学!英美人说,这就对了嘛,市场经济、民主自由、科学理性是普世价值!

这么说来,现代世界真的是“自私、保守、爱钱”的英国人弄出来的?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假如没有棉花凑巧出来帮大忙,英国人可能还一直龟缩在小岛上当小店主,美国人也不比拉美人强到哪里去,世界更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会怎样只有天知道!

绕了一大圈,总算轮到主角棉花登场了。

棉花和土豆、红薯、玉米不一样,她可不是从美洲嫁出去的,只要是35纬度以内的地方,基本都能看到棉花的踪影,其中印度河谷最盛产棉花,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个棉花大国。中国也是棉花的故乡,早早地就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美洲的印第安人也不简单,在欧洲人殖民以前,就发展出了成熟的棉花种殖和织布技术。但欧洲却很悲摧,它的纬度太高,从来就不出产棉花,穷人只好穿硬刮刮的麻衣,富人只能穿骚哄哄的皮衣,跟中印软柔柔、花哨哨的布衣没法比,更比不得中国特有的滑溜溜的丝绸了!

由两颗“大牙”开启的大航海足足上百年,棉花仍然害羞地躲在各自的娘家里,藏在深闺人未识。两颗大牙根本没看上棉花,西班牙只懂得拼命从美洲开银矿开金矿,葡萄牙只会从巴西运红木、从印尼运香料。这些白花花金灿灿香喷喷的东西把两颗大牙迷软了,英法荷眼红了。英国在与法国打了百年战争(1337-1453),然后自家打了30年玫瑰战争后,终于明白一个道理:何必到欧洲大陆去抢土地呢,专心利用自己的岛国优势,一心一意发展海上力量,去做生意不是更好嘛!最好的生意在哪里?当然是抢西班牙的运银船嘛!于是,英国人开始下海当海盗了,英王伊丽莎白妹子一面用美貌与欧洲各地的王子王孙勾勾搭搭,一面悄悄参股支持海盗发家致富。几十年后,白脸妹子变成黄脸大娘后,伊妹儿羞羞地说,不好意思,各位别再等我了,我有最爱的情人了,我的情人就是英格兰!伊妹儿敢变脸,因为她家海盗变成了皇家海军!

1600年后,腰板稍稍挺起的英国人开始出洋做生意了,到印度搞了个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搞了个弗吉尼亚公司,到中美洲搞了个西印度公司,到南美搞了个南海公司,到北欧搞了个北海公司,后来在北美又搞了12个公司。这些公司,有的是难民组团,有的是皇家特许。其中,东印度公司最突出,一个公司把诺大个印度全包圆了!而北美那13个公司最牛逼,200年不到就和老娘翻脸,自立为美利坚合众国!

东印度公司,开始时也学葡萄牙人捣腾点香料到欧洲,后来发现印度最大的宝物是棉布啊,不仅质地柔软而且花式漂亮,绝对会成为欧洲女人的最爱。果然,东印度公司的船还没返航,那帮大姑娘小媳妇就心痒难耐地板着指头数日子。但好景不长,随着大量印度棉布的大销,英国的羊毛商人不干了,照这样下去我们的饭碗就得丢了,于是鼓动议会限售棉布、提高关税!

东印度公司也不是吃素的,好多议员都是股东。两下里一拉扯,有压力就有动力,有人就给东印度公司出馊主意:何不将印度人的纺织技术偷过来,让我们英国人也懂得织布,以后只进口印度棉花就可以了,在享受棉布的同时,还保住了失业的牧羊人的工作!

这真是两全其美的好法子。但紧接着问题来了:人家印度棉布是家庭妇女用空闲时间织出来的,时间不值钱,棉布很便宜;但英国不同,一方面好打仗死人多,特别是14世纪和17世纪两场大瘟疫,消灭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加上抢了不少西班牙的银子,钱多人少工钱高,人工成本是印度的5倍以上,英国棉布比印度棉布价格高出几倍去。怎么办?用水车纺纱织布嘛,而英国遍地是河流、正好建水车。也不用什么科学家工程师了,聪明一点的农民、勤快一点的学徒慢慢捣鼓就可以了;更幸运的是,英国遍地都是浅层优质煤,以前只能用来烧烧壁炉,能不能用来织布呢?修理工瓦特同志在煤矿抽水机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改来改去,结果体积小效率高的蒸汽机出来了,完全可以代替水车去织布了。

很快,在利物浦和兰开夏一座座纺织厂、一个个烟窗拨地而起,机器轰鸣、黑烟滚滚,童工女工日夜不停织布不息。英国棉布价格华丽转身碾压印度,不仅欧洲、美洲、非洲人都买英国布,连印度人也愿意买英国布了,印度从此成为只提供原棉的殖民地,没事做的纺织工只好去要饭了!

象饿狼一样的纺织厂,印度棉花远远不够吃,倒不是因为印度棉花产量不大,而是产地太分散、运输不给力,英国人把眼光转向了美洲,那里可是大的种植园,一直都在种甘蔗、烟叶。这两种东西没有不行、多了不要,而衣服没人嫌多,市场接近无限大!于是加勒比群岛、巴西东北沿海、特别是北美南部纷纷转型种棉花,为利物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棉花。独立后的美国为了扩大种植园,一边不断向西扩展国土、一边从非洲进口黑奴,高峰时期,有300万黑奴在美国南部种棉花。

生产一扩大,运输成为最大的瓶颈,纺织厂烧煤多了,用马车拉太费事了,能不能把蒸汽机装上轮子和厢子拉煤呢?当然可以,于是火车出来了;能不能将蒸汽机装在船上运棉花棉布呢?当然可以,于是轮船又出来了。造火车轮船投资太大、技术复杂,必须要有相应的融资机制和技术进步,于是银行、股市、债市和技术被迫着大发展,伦敦成为了全球金融中心和科学圣地!

1860年,美国爆发内战,美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园顿时断了棉花供应,英国利物浦的纺织厂陷入了棉花荒,全球棉布价格节节攀升。不得已,英国人回头再看印度,那里棉花多得是,就是运不出来啊!那就修铁路吧!哇噻,英国人一家伙就帮印度修了5万公里铁路啊,至今还是印度铁路的基本家底。独立后的印度真不给力,用了70年才再修了1.5万公里铁路。

英国就这样不知不觉被一团团棉花引诱着、逼迫着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以交易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以自由为诉求的民主政治、以理性为特征的科学思维就跟着一点一点成长扩展成型完善。

以后,美国、法国、德国、俄国和日本也有样学样,总是先从棉纺织业起步发展经济和工业化,中国直到200年后,也从棉纺业起步发展工业,哪怕用一亿双袜子换一架飞机也在所不惜!

有诗云:

棉花朵朵随风飘,

天大秘密静悄悄。

市场经济她相邀,

民主自由胜天骄。

科学理性逐浪高,

棉花无语却妖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