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點石成金:誰拿走了金子,石頭又砸在誰手裡

紅星資本局:聚焦資本市場,專注上市公司,提供投資參考。歡迎關注“紅星資本局”公眾號

4月2日,在自曝虛增22億元的交易額後,瑞幸咖啡(Nasdaq:LK)的股價從26.2美元/股一路暴跌至4.39美元/股,市值蒸發超過50億美元。

4月10日,據納斯達克交易所,瑞幸咖啡的停牌狀態由“待發布新聞”變為“要求其發佈更多信息”。在沒有完成納斯達克的要求之前,瑞幸咖啡的交易將繼續暫停。

這也意味著,瑞幸咖啡的投資者們即便想要忍痛“割肉”,也無法交易,只能繼續在煎熬中等待。

從2017年成立以來,瑞幸咖啡一路狂奔至上市,就像是“石頭”被包裝成了“金子”。但是現在,“金子”被打回了原形。

點石成金的是誰?現在,石頭又砸在了誰的手裡?

點石成金第一步:

引入“外部”投資,來證明“價值”

在虛增交易額的醜聞曝光後,瑞幸咖啡在全國各地的門店一度出現了“爆單”現象,甚至連APP也一度崩掉。消費者都生怕吃虧,要趕在“倒閉”前把手上的折扣券全部用完。

對消費者的大額補貼,從買一送二到買五送五,這一直是瑞幸咖啡的有利武器。

不過,這樣的模式也使得瑞幸咖啡從誕生伊始就面臨重重質疑。在咖啡並不行銷的中國,以燒錢補貼換增長的模式,真的能長久嗎?

從瑞幸咖啡的融資歷程來看,投資人是願意相信瑞幸咖啡玩的“燒錢”套路的。

據天眼查顯示,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瑞幸咖啡先後獲得2億美元的A輪融資、2億美元的B輪融資以及1.5億美元的B+輪融資,共獲得融資約38.68億元。

只是,這些外部融資真的能證明瑞幸咖啡的價值嗎?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瑞幸咖啡的實控人為陸正耀,而在瑞幸咖啡的多輪融資中,參與進來的不少都是陸正耀的熟人。

其中,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都參與了瑞幸咖啡A輪融資和B輪融資。

而這兩家投資機構的實控人——黎輝(大鉦資本實控人)和劉二海(愉悅資本實控人),與陸正耀一起被媒體稱為“鐵三角”。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神州優車的融資過程中,三人就曾有過合作。甚至,神州優車的“套路”都和瑞幸咖啡相似:燒錢補貼—佔領市場份額—上市

瑞幸咖啡點石成金:誰拿走了金子,石頭又砸在誰手裡

圖據天眼查

在引入“外部”融資的精心包裝後,瑞幸咖啡在2019年5月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刷新了國內企業從創立到上市的最快記錄。

它的模式似乎被證明了,就連顧客們也常調侃稱,“賺股市的錢,補貼大家喝咖啡”。

點石成金第二步:

上市後或減持或質押,股價暴跌後也賺錢

紅星資本局翻閱瑞幸咖啡上市後的財報發現

2019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的營收為9.091億元,淨虧損6.813億元;第三季度,瑞幸咖啡的營收為15.4億元,淨虧損為5.319元。

兩個季度的總營收約為24.5億元,然而,此次自曝公告稱,二季度到四季度虛增22億元交易額——虛增的交易額已經逼近兩個季度的營收額。

根據瑞幸咖啡的口徑,此次財務造假是由於COO劉劍和向他報告的幾名員工從事了不當行為,包括捏造某些交易。

不過,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劉安對紅星資本局指出,這種系統性的、全流程的造假,不太可能是個別高管一人所為。

另外,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上市不到一年、即將自曝的時間節點,助力瑞幸咖啡成功上市的投資機構已減持套現離場。

以大鉦資本為例,公開資料顯示,在今年1月8日瑞幸咖啡向SEC提交相關文件後,大鉦資本當時減持瑞幸3840萬股,持股比例從14.06%下降至12.15%,套現2.3億美元。

在減持後,大鉦資本方面曾回應稱,減持後已收回當初對瑞幸資本的投資成本。而近期,大鉦資本及其董事長兼CEO黎輝再拋售4400萬股瑞幸股票(ADS),持股比例下降到8.59%。

而另一投資機構——愉悅資本的實控人劉二海在3月27日卸任審計委員會成員。

更有意思的是,在醜聞曝光前,做空機構渾水就曾質疑:瑞幸咖啡高層——陸正耀、錢治亞以及Sunying Wong等質押了持有的49%股份,該批股票以當時的股價計算約25億美元。

隨著股價暴跌,高盛發佈報告稱,實控人陸正耀旗下的家族基金因為股票質押貸款發生違約,金額高達5.18億美元,貸款人組成的銀團已指示作為擔保受託人的瑞士信貸新加坡分行,對抵押品行使貸款人權利,即採取強制執行程序。

然而,即便如此,瑞幸咖啡的高層已經通過質押的形式完成套現。

他們在點“石”成“金”後,紛紛將手中的“金子”脫手。等到“金子”變回原形,砸到的是誰?

點石成金第三步:

利用內幕消息榨乾剩餘價值?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渾水就曾發佈針對瑞幸咖啡的沽空報告,認為它在經營數據等方面存在作假和欺詐行為。

不過,當時瑞幸咖啡做出了回應,雖然沒能給出財務數據和證據進行支撐,但是以報告中提及的訂單收據來源和真實性不可考,某項指控是基於錯誤的假設等等理由進行了一一反駁。

那麼,在反駁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瑞幸咖啡為什麼會選擇“打臉”自曝?

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郝俊波告訴紅星資本局,瑞幸咖啡之所以選擇“自曝”,積極承認造假情況,或許就是為了爭取寬大處理。

另外,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瑞幸咖啡自曝前兩天,3月31日,雪球上有投資人士@LeoJH發現,有明顯異常的大量瑞幸咖啡的看跌期權成交(5月15日到期)。

該投資人士當時曾分析了三種可能。其中一種就是:有瑞幸咖啡的內部人士,通過某種方式認為,瑞幸咖啡的股價在5月15日前會從目前價位暴跌很多。

對於這一筆大量看跌期權的交易,雪球另一投資人士@Ricky也指出,平時大約只有幾十份成交,在3月30日突然成交了2.2萬份看跌期權,“非常詭異。”

瑞幸咖啡點石成金:誰拿走了金子,石頭又砸在誰手裡

瑞幸咖啡的看跌期權交易圖,圖據雪球@Ricky


“這筆交易是一次精準做空,那份看空期權成本價大概是0.7美元,2.2萬份花了150萬美元,拿到現在,大概價值9美元,賺了差不多12倍多,大概2000萬美元,合計人民幣1.4億元。” @Ricky在4月2日晚分析稱。

由於這一筆大量、精準的看跌期權交易存在,市場上不少人認為是瑞幸咖啡的內部高層在進行內幕交易。

由於相關操作具有隱蔽性,目前尚無法得知精準做空瑞幸咖啡的究竟是誰。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仍然處在停牌狀態的瑞幸咖啡,在股市上已經從閃閃發光的“金子”變回了“石頭”。被“石頭”砸了腳感覺最痛的,只會是普通中小投資者。


紅星資本局記者 楊佩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