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傳承——淺談古玩鑑定專家與行家的距離


盛世傳承——淺談古玩鑑定專家與行家的距離



何為距離?按文解就是指(兩物體)在空間或時間上相隔的長度。在這裡,本人想表述的是某一領域裡兩種不同稱謂的距離,也就是古玩鑑定專家與行家之間的距離。

有人會問,這有啥好談,世人皆知,所謂行家豈能與專家相提並論。話雖這說,卻不可概論,特殊環境要作特殊理解,才會更加真實,科學發展離不開真實。

多數人可能還沒真正清楚專家與行家兩者間的關係到底有何區別,本人認為有必要向大家再做說明。所謂專家,是指擁有國家認證資稱(如教授、工程師、律師、鑑定師等)的專業人士,受專業科學標準和自我職業操守(或道德)的約束;而行家,是指精通於某一行業的職業者。兩者一是專一研究具有學術權威性,一是業務精通具有行業代表性;一者被公認,而另者卻不,兩者並存卻並不依賴。雖同具一定話語權,因其屬性之別,所生社會影響力迥然不同。

清楚上之所述,看官或許愈加迷糊,二者介質屬性既定,距離顯然,還作何思?往往看似簡單,有時卻並不簡單,讓我們言歸正傳,繼續本文的話題。

對於古玩鑑定,本人認為,專家與行家的話語權應當平行,不應按常規介質屬性來界定其權威性。此言一出,興許會令很多人不解,或責聲立起,爾乃何人,竟出此言?這些盡在本人考慮之中,正是此行業的特殊性和侷限性不被眾所熟知,所有詫異蜚語亦可理解。為了讓大家有個認識,本人先將古玩行業做個簡單介紹。

在很多人眼裡,古玩是個神秘的行業,不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可以光顧的行業。其理解主要體現有三,一是知曉國家歷來嚴厲打擊盜墓盜庫、文物走私等等犯罪行為,恐無辜受牽;二是自身對專業知識的貧乏,恐遭製假售假不良商販的算計,蒙受損失;三是認為此行乃大商富賈們專享,普通百姓無法問及。有此三點作障,其行業特殊性不被眾悉,本人言遭眾責便不足為奇。其實,古玩行業並不神秘,刻意渲染者定當別有用心。解眾之惑依然有三,其一,以正當方式進行商業行為;其二,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生幻念;其三,據實出發,按資論價。此雖非真理,君照行定當無損。隨著更多新人加入,古玩業日漸繁榮,本人所釋第二點便尤其重要,這不單對買家而言,其實賣家亦是買家,行裡專業知識淺缺,損失自是必然。與此同時,古玩業衍生一門新產業——專家鑑定。一群新人對古玩行業概念缺乏深層瞭解,按常規解理將專家們奉作神靈,視作投資的有力保障,他們在道具(放大鏡、白手套)下歡呼,卻捧著國寶捱罵,成為滋養細菌的溫床。


盛世傳承——淺談古玩鑑定專家與行家的距離


寫到這,似乎聽到多種聲音,不打緊,行此文前已做好準備,令受彼罵而換彼之醒悟。保持心境,繼續下文。

對專家的身份,本人從不懷疑,即使再不信他,也沒理由不信國家。本人孤陋寡聞,但不知國屬哪校哪院設有古玩學科?是頒發碩士學位或是學士學位?要知道,古玩這行並不像數理化那麼單一,其涉及領域之廣超出常想,那是古代藝術的傳承,是古代文明的再現,也是珍貴的古代文化遺產。並不是什麼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社會人文學家、藝術家等等就能稱為此行的專家。有人又問,雖然古玩行業項目很多,但每一項是有每一項的專家,所謂專家並不是涵蓋整個古玩領域的專家。那本人還是要鄭重的告訴你,這個怪圈還在糾纏你的思想,請問,哪一項裡的物品涉及的文化不是全面的呢?僅憑一些書本知識和對有限館藏品的揣摩,就可做出權威性的評斷?那還要事實幹嘛?未來科學發展完全寄託於想象好了,至於權威性,得看爹孃能不能給你一個過目不忘的本領,憑背書默字去爭取。這是一個笑話,要知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是科學。

寫到這裡,給大家穿插一個真實的小故事。那是好幾年前,一同學介紹他一朋友給我認識,說是在古玉器上如何如何了得,參加過大型古考,圈子裡,還挺有名的。二話沒說,就安排時間見面,是高手,誰都想結交。開始大家經過簡單交流覺得此人懂行,接著便取一物請其觀之(一件慎選之器),誰想被其立否,並附一通道理。稍後,問其能否取藏器一觀,話音沒落即遭拒絕,他理由簡單。

“我沒藏品,我只研究,近十多年來,不知翻破多少書籍、跑了多少博物館,但我就是沒買,我根本不需要買,理由很簡單,市場上都是假的,真的都在博物館,我還買什麼?”

振振之詞,令人啼笑皆非。這就所謂專家理念,凡民間之藏器概以否定即可,根本無需考究。唉!居此理者,禍國殃民也。


盛世傳承——淺談古玩鑑定專家與行家的距離


剛剛是說專家,而行家則完全不同,其大都來自傳承,不是承襲父輩就是拜師授業,是在實戰中逐步成長的,那雙眼不是去看臆想文字的。他們眼裡,一切以實物說話,沒有什麼可能不可能(在《一切不可能皆有可能》裡有專述)。有句話非常實在,專家錯斷(但願不是昧著良心)便說是人難免走眼,但該拿的絕不少拿。而行家卻截然不同,買假了叫吃藥,一次吃藥可能傾家蕩產(一點不危言聳聽),那可不鬧著玩,絕不大意。要知道,真正的行家絕不賣假貨,他們把信譽看得比啥都重,這行是他們的飯碗,捧穩不易,砸不起。據此理,您認為專家的水平和行家相比呢?

看到這,不知您找到古玩鑑定專家與行家之間的距離了嗎?本人認為,行家與專家之間距離一張紙,而專家與行家之間距離是一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