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豬蹄(青巖狀元蹄)的文化來歷和獨家做法及營養價值

一、 滷豬蹄是我國典型的傳統熟肉製品,豬蹄營養豐富,含多種膠原蛋白,經常食用,對人體具有養顏、抗衰老的保健作用。加之其具有極佳的適口性和獨特的風味,深受大家的喜愛。

青巖滷豬蹄的正確做法分享給大家

二、青巖古鎮上賣滷豬腳的店鋪和賣雞辣角的一樣多,作為青巖的特色小吃,滷豬腳的歷史要比雞辣角早的多。據說,清末青巖人趙以炯赴京趕考,啟程時,其母就為他滷製了一鍋豬腳路上吃,結果趙以炯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因此,青巖人又稱滷豬腳為“狀元蹄”。

滷豬蹄(青巖狀元蹄)的文化來歷和獨家做法及營養價值

趙以炯在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狀元,是雲貴兩省自科舉以來“以狀元及第而奪魁天下”的第一人,青巖古鎮還有狀元府景點。青巖人怎能放著這個大名人不用,於是滷豬腳和趙以炯聯繫上,無論真假也是可以理解的。滷豬腳成為古鎮滿街飄香的美食,也是十多年前古鎮旅遊開發開始大規模流行的。現在在貴州各地,都能發現青巖滷豬腳的身影。

滷豬蹄(青巖狀元蹄)的文化來歷和獨家做法及營養價值


南方滷,北方醬,貴州算是西南,青巖的豬腳也是滷的。和哈爾濱的豬手比,青巖的豬腳個頭大,要長一截。顏色紅褐色,由於泡在滷汁中,所以皮紅潤,味道是鹹鮮,能吃出調料香味。當地都是用大悶罐小火煨著,撈出一些放在大盆裡或者大鐵盤裡,滷豬腳論斤賣,上桌前分成小塊上來,當地人吃滷豬腳就像啃骨頭,在青巖古鎮外最有名的“王萬媽”家,只見每桌上都積累著不少豬蹄骨。青巖滷豬腳要蘸調料吃,這種蘸料是用糊辣椒、雙花醋、薑末、蔥花等製成的辣椒水。在貴州很多地方都能見到這種蘸料,主料都是糊辣椒,酸湯魚、火鍋、絲娃娃、還有吃很多滷食,都要蘸它。

滷豬蹄(青巖狀元蹄)的文化來歷和獨家做法及營養價值

三、豬蹄450克,花生38克,香料1包,香菜少許。味精1/6茶匙,冰糖19克,醬油1大匙,海山醬1/4茶匙。

四、製做過程

1、豬蹄切塊後,用水燙過取出。

滷豬蹄(青巖狀元蹄)的文化來歷和獨家做法及營養價值


2、將豬蹄、料、花生及香料一同用大火煮15分 鍾。

3、煮好的滷豬蹄放入大碗,上置香菜點綴。

備註:

海山醬是一種甜辣且帶五香味的醬料,其原料大多是五香料、糖、醋、辣椒醬、澱粉等。

1.原料要求:選擇新鮮、大小均勻的豬蹄,要求表面無瘀血。

2.配方:

首滷:豬蹄100公斤,食鹽8公斤,白糖1.2,味精1.2,醬油1,料酒0.3,十三香2.5。復滷時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少各種用量。

3.加工工藝(100公斤)

滷豬蹄(青巖狀元蹄)的文化來歷和獨家做法及營養價值

取新鮮骨頭20kg(豬腿骨)敲碎後同30公斤雞架(注意清洗乾淨)放入煮鍋內然後加入200kg水,慢慢煮沸,保持30分鐘,除掉表面的汙物,再轉到90℃煮制3小時後撈出豬骨及雞塊過濾,繼續加熱使最終湯重為150kg即可。


滷豬蹄(青巖狀元蹄)的文化來歷和獨家做法及營養價值


滷製

先將基礎湯150kg放入鍋中,加入配料房配製好的香辛料加熱至100℃,後改小火保持5分鐘後撈起裝入香料包繫好口放至滷湯內,(此時滷湯必須用100目篩過濾一下)後加入食鹽、白砂糖、醬油、料酒等溶解後投入豬蹄、豬蹄下鍋後將湯燒至100℃除去滷湯表面浮沫,後溫度控制在95℃保持90--100分鐘,(視豬蹄熟爛程度而定,以手按豬蹄酥軟為準)。在出鍋前半小時加入味精,不允許提前加入防止鮮味流失。


關注華農老萬!歡迎留言探討一切美食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