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一把刻刀,刻出多彩生活∕ 三线城市居民生活状况采访实录②

前面的话

经过半年的摸索、运营和思考,从即日起,头条号“冷眼观世象”进行改版,定位于本地资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生活、文化、历史、美食等内容,这是针对平台推荐机制、优质账号培育,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创作风格所做的改变。今后,头条号“冷眼观世象”将为你送上更加优质、时效、深度、准确的阅读体验,希望得到你一如既往的支持。在改版之际,特推出系列报道“三线城市居民生活状况采访实录”。

南阳刘心全:手握一把刻刀,刻出多彩生活∕ 三线城市居民生活状况采访实录②

刘心全,1964年生,2002年底从桐柏县农业银行办理内退手续后,翌年来到南阳。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剪纸艺术,刘心全从心底萌发了对剪纸的喜爱,开始研究和从事这门民间艺术,这一做就是15年。

冬日的一个暖洋洋的午后,我来到刘心全位于白河边的工作室,拜访这位孜孜以求的民间艺术家。

这是一个空旷的院落,虽然与闹市不到100米,却闹中取静,阳光洒满了整个院子。几声犬吠,好像在院子的回音中传出老远。

刘心全走出来喝住了护院的犬,那条白毛的叫不上名字的小狗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

手握一把刻刀,刻出多彩生活∕ 三线城市居民生活状况采访实录②


走进刘心全的工作室,屋子当中是一台大型装裱机。刘心全说他正在把20张四尺的红宣纸敷背、熨平,一切准备工作做完,明天下午可望开工。

他说的开工,指的是准备制作20张四尺整张(136公分长,68公分宽)大小的孔子肖像剪纸。

刘心全介绍说,剪纸有“北剪南刀”之分,这指的是在使用的工具上,北方用剪子,南方用刻刀,他使用的就是一把自制的刻刀。

我接过那把刻刀仔细端详,刀柄有十几公分长,刀尖异常锋利,坚硬无比。

刘心全说,刻剪纸要在专门的蜡板上,玻璃、木板都不行。起初为了学习剪纸,他找了很多书籍进行研究,甚至还专程到上海学习海派剪纸的制作方法,向工艺美术大师求教。

刘心全介绍说,剪纸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门古老的艺术不仅是民间文化的体现,更是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剪纸在民俗生活表现形式上,凸显新鲜、明朗、生动、活泼的特点。它为满足人们的礼教节义,与民俗一路相伴,折射出劳动人民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形态。

手握一把刻刀,刻出多彩生活∕ 三线城市居民生活状况采访实录②


刘心全拿出他创作的剪纸作品,娓娓道来。他说,剪纸从内容到图案制作成型,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伦理、道德、心理、习俗等方面的特点。传统剪纸艺术中一般分为四时节令剪纸以及生活礼仪剪纸。四时节令剪纸包括有窗花剪纸、墙花剪纸、门笺剪纸,常见的题材有“吉祥喜庆”、“连年有余”、“喜上眉梢”等。生活礼仪剪纸包括有婚礼剪纸、诞生礼剪纸、寿礼剪纸和丧礼剪纸。

刘心全介绍,剪纸不止有长线条,还有很多细微之处。一刀下去,大处突出粗犷、豪放,小处突出细腻、灵动。十五年来,他创作的剪纸作品达数百幅。今年六月份,“刘家兄妹书画剪纸作品展”在南美乌拉圭举行,刘心全创作的剪纸艺术在异域受到了热烈欢迎。

手握一把刻刀,刻出多彩生活∕ 三线城市居民生活状况采访实录②


如今,55岁的刘心全生活很有规律。他每天起得很早,到白河岸边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他和妻子加起来有四五千元的退休金,前年刚刚搬进桂花城的新房。今年,刘心全又荣升外公,对他来说,生活的赶脚是轻松、悠闲、开心,自在。

谈及挚爱的剪纸艺术,刘心全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创作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剪纸作品。他说,南阳是智圣诸葛亮躬耕地,人杰地灵,历史积淀深厚,尤其是东汉和三国时期,南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是影响深远,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南阳正在建设卧龙岗文化园,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作为一个南阳人,自己有义务、有能力为南阳的“城市名片”描绘出多姿多彩的一笔。

记者、作家、艺评人主笔,定位于本地资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生活、文化、历史、美食等内容,为你送上更加优质、时效、深度、准确的阅读体验,欢迎点击右上方红色图标加关注,欢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