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疫情在家无聊看了一遍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电视剧,感触颇多!

电视剧情讲诉的是1925年,杨立仁行刺北洋政府要员的计划因弟弟杨立青的顽皮而失败,生来性格相冲的兄弟俩先后背井离乡前往广州找寻各自的前途。立青在姐姐立华和共产党员瞿恩、瞿霞兄妹的帮助下,考入黄埔军校。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以及经过东征和北伐的历练,立青成为了优秀的军人,他与进入国民政府的政治核心层工作的立仁产生主义之争,兄弟俩在“四一二”的腥风血雨中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政治阵营,因信仰不同分道扬镳。抗日战争爆发,立青在我党领导的敌后济南战场上奋勇抗战,立仁则在重庆开展情报工作,兄弟俩既联合抗日又暗自较劲。抗日胜利后,内战爆发。立青在各个战场上战功卓著,直接面对盛气凌人的立仁和黄埔昔日同窗。国民党失道寡助,兵败如山倒,立仁从上海狼狈撤退并带着立华等杨家眷属退避海外……   历史的演变展现了分分合合的兄弟相争,历史的进程印证了殊死较量的胜负成败,历史的选择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必然命运。

每一个人物都有他鲜明的特点。

杨立青,生性顽劣,屡惹祸端,自小与兄长立仁水火不容,在黄埔军校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启蒙;经过艰苦的战斗岁月,正直、真诚、乐观的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他错过了从黄埔时期就深爱的初恋情人,却与人生导师的遗孀结为革命爱侣。

杨立仁,杨家长子,厚貌深情,绵里藏针,胸怀强烈的救国热情投笔从戎,但服务于自命“正统”国民党政权。情感上的命运必然和政治上的性格使然,让他与立青始终处于较量的状态;最终,他随国民党政权退逃台湾。

杨立华,杨家长女,早早投身大革命的潮流,是国民党内的民主派人士。她无意间将立青引上了革命的征途,但自己却选择了与立青不尽相同的另一条道路;她精神上眷恋着共产党人瞿恩,但主义之争让他们渐行渐远;她收养了瞿恩的儿子,终生未嫁,后随立仁一块儿前往台湾。

瞿恩,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黄埔军校的教官,立青的人生导师和革命引路人;为了坚持信仰,他舍弃了爱情,为了保护革命,他牺牲了肉躯;他的精神和理念对立青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指引着立青的成长。

瞿霞,瞿恩的妹妹,坚定的共产党员,立青的初恋情人;他是瞿恩的助手,在“白色恐怖”中被捕入狱,无论是在狱中还是出狱后,她都坚持开展革命工作,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卑不亢的斗争;她曾对立青一往情深,但却与立青的黄埔同学穆震方结为革命伉俪。

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物的人生轨迹也就不一样。我最喜欢的还是里面的瞿恩,作为革命领导人的瞿恩,本剧着力要表现的是他的真诚、豁达,以及最重要的——乐观。瞿恩在很多观众眼里成了完人,这个角色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黄埔军校的教官:革命初期,瞿恩对孙红雷饰演的杨立青等一批军事人才进行了共 产主义思想的启蒙,为他们指引了人生的方向,成为他们的“革命引路人”;革命中期,瞿恩受命继续开展地下工作,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革命后期,反围剿失败,瞿恩也是在掩护其他战友转移时不幸被捕,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他曾说过:"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实现了。"再现了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我认为他所说的这两种理想是同一种,他用他的死证明亿亿万他所代表的共产主义人为了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理想。有些人从他的姓氏上猜测他的原形或许是瞿秋白,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其实我更愿意这么想,这个瞿恩身上集合着中共早期的那一代导人身上的所有优点,是一个理想的集合体,而不是以某一个人为原形。国家正式有了这样一批像瞿恩一样的人,才有了像今天一样的强大。

2020年春节,新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大肆泛滥,正式有了这些像瞿恩一样的共产党员,医生,护士,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不惜生命,一直奋斗在疫区前线,才得以使疫情得到控制,不至于大规模的爆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小姑娘又再次请战加入第二批医疗队。

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工作48小时的医生父亲,趁午餐时间给隔离区的儿子写字加油,两人同是医生,只能隔着防护玻璃,父亲给儿子加油打气。

在终南山教授拖着疲惫的身躯针对疫情接受采访的时候,最后眼中含着泪花说到:我的一个学生给我提到一个信息,说在街道上听到老百姓在唱国歌,我听到很感动。所以劲头上来了,大家一起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疫情开始的时候,海陆空三军医疗队出征武汉。诗经 《秦风无衣》这么写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老!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鲁迅曾经说过:自古以来,中国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相信通过我们全国人民的努力一定能把病毒消灭,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病魔无情人有情(人间正道是沧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