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苏定方在今玛纳斯河西岸击溃西突厥主力,取得西征胜利

据说当年唐高宗派程咬金出去作战,一天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天气酷热,人困马乏,程咬金观察到这里南面是雪山,感觉这里地下水一定很丰富。因此,他抡起板斧砸下去,果然喷出了水。程咬金也来劲了,一气砸了几千下,就出现了几千个泉眼,这些水最后汇集成湖水,成了今天我们新疆沙湾县的千泉湖。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牛就吹到这,下面说正经的:

程咬金、苏定方在今玛纳斯河西岸击溃西突厥主力,取得西征胜利

公元 649 年,唐太宗去世,当时受唐册封为瑶池都督的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部落借机反叛,击败了草原上的乙毗射匮可汗部落,侵犯唐朝边疆上的庭州轮台县(今乌鲁木齐)和蒲类县(今木垒县)等地。唐为平叛西突厥叛乱,相继发动了三次远征,史书称此为弓月道行军、葱山道行军、伊丽道行军。重点是第三次远征!!!

程咬金、苏定方在今玛纳斯河西岸击溃西突厥主力,取得西征胜利

第一次西征突厥:

唐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诏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芯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出兵八万主攻西突厥之处月、处密部,在乌鲁木齐至沙湾之间大破处月、处密。

第二次西征突厥:

唐永微六年(655年)唐高宗颁诏册拜老将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统兵二次出征。程咬金率大军沿天山北路西进,在昌吉至沙湾之间打败处月、处密,于当年秋天兵临沙湾以西的榆慕谷(今伊犁果子沟)、咽城(今博乐境内),生俘歌逻禄酋长获利颉利发及处月部酋长名预支俟斤,进而又同西突厥主力决战鹰娑川(裕勒都斯河),大胜而归。

第三次西征突厥: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命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开始第三次西征突厥。是年秋,苏定方率南北两路大军西征,北路自阿尔泰山与西突厥主力相遇,在曳(yè)垤(dié)河(

今玛纳斯河)西岸(今老沙湾一带),暴发了唐军出征以来最大规模的平原战。

这一战记载于《旧唐书•突厥传》:

“贺鲁率胡禄屋阙啜、摄舍提暾啜、鼠尼施处半啜、处木昆屈律啜、五弩失毕兵马,众且十万来拒军,定方率回纥及汉兵万余人击之。贼轻定方兵少,四面围之,定方令步卒据原、攒鞘外向,亲率汉骑阵于北原,贼先击步军,三冲不入。定方乘势击之,贼遂大溃,追奔三十里,杀人马数万。明日整兵复进。于是胡禄屋等、五弩失毕悉众来降。贺鲁独与处木昆屈律啜数百骑西走。(包含大量信息,不明觉厉)

不深扒,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西突厥各路人马有十余万骑,列营曳垤河西岸(今玛纳斯河老沙湾一带),连绵十里,声势颇震。苏定方只率二万步骑与之对垒、接战,定方令一万步军据南原,士卒攒槊外向,严令遇敌方击,不准擅离。而后自将一万骑军据北原,严阵以待。贺鲁见唐军兵少,即全军鼓噪进击,先冲击唐步营,敌冲击三次被击退三次。定方见敌军攻击连连受挫,已现气馁状,即引骑军自两翼猛击,贺鲁全军大溃,唐军追奔三十里,斩首数万,贺鲁率残骑数百骑西窜。(指挥官机智,兵卒勇猛不畏死,方以少胜多,建议苏定方给没血性的中国男足当教练)。

文中所说的胡禄屋阙啜,就是公元651年后一直统治沙湾故壤的西突厥五啜之一。此一战对于大唐最终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看来我们沙湾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福地。

此战之后,阿史那贺鲁主力尽丧,西奔碎叶水。公园658年阿史那贺鲁在石国被唐军俘虏,西突厥汗国从此灭亡。而阿史那贺鲁被高宗赦免,留在长安居住。至此,唐朝与西突厥的边境争夺战告一段落。

程咬金、苏定方在今玛纳斯河西岸击溃西突厥主力,取得西征胜利

唐宝应元年(762年),在沙湾乌兰乌苏置西海县,设清海军,隶属于北庭都护府。唐代诗人马云奇作为唐朝重要官员,被押解到碛西时,曾赋诗《九日同诸公殊之作》,诗云:

一人唱歌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

不见书传清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

登高乍似云霄近,寓木仍惊草树低。

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据《资治通鉴》:唐咸通七年 (866) 胡三省注:“北庭都护府西七百里有清海镇。”诗中所云清海,即指庭州西七百里今沙湾的安集海镇。

小编计划在下一期扒一扒“沙湾民众在抗日救亡中的历史贡献”,敬请关注。

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请转发一下呗!!!

也请在下方点击一下“在看”,让更多的朋友能够了解和认识沙湾。

程咬金、苏定方在今玛纳斯河西岸击溃西突厥主力,取得西征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