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探源:聶及聶姓

  聶,象形字,繁體字寫作聶,讀作niè。其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發現。篆文上下結構,上為一耳,下並列兩耳。馬王堆帛書字形則是上為兩耳,下為一耳。因為人的觀察角度不同,所以有上一耳、下兩耳和上兩耳、下一耳兩種字形。楷書規範寫作聶,簡化字寫作聶。本義三耳陶器。

漢字探源:聶及聶姓

聶字演變

  新石器時代,人類學會了製作陶器,用來蒸煮食物或存放食物。為了便於握持或提吊陶器,人們就在上面安裝像人耳的部件。從出土情況看,有單耳、雙耳、三耳、四耳等不同形狀、不同用處的陶器。

  日常使用時,無耳陶器不好搬動,雙耳陶器搬動時容易兩邊傾斜,只有三耳以上陶器搬動時最穩當。新石器時代,人們製作過的三耳陶器有,三耳碗、三耳盆、三耳杯、三耳罐等等。由於三耳陶器非常實用,人們就把這種陶器有三耳的特點用符號記錄下來,寫作聶。

漢字探源:聶及聶姓

新石器時代三耳陶罐

  三耳陶器的製作過程是,通過旋轉陶泥形成瓶身,用雙手把陶泥捏成人耳形,然後粘在瓶頸或瓶肩上形成便於把控的陶耳,等製成的陶坯晾乾後,再放入窯中燒製,一件三耳陶器就燒製好了。

  一、聶字的引申義

  從三耳陶器製作過程,使聶字有了以下引申義:

  1.用手把陶泥做成陶耳,引申為用手把軟的物體制成需要的形狀,此義後來寫作捏[niē]字。捏是後起字,許慎時期沒有。捏字最早見於唐初的《唐韻》。如,捏餃子,捏麵人兒。

  2.陶耳是用來持握或提吊的,引申為持握,掌握,揪住。《山海經·海外北經·聶耳國》:為人兩手聶其耳(人們總是用兩隻手握著自己的大耳朵)。此義後寫作攝,簡化字寫作攝,讀作niè。

  3.給陶器加裝耳朵,需要小心翼翼才能粘好,引申為輕小的樣子。《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正常的肺脈來時,輕虛而浮,像榆錢下落一樣的輕浮和緩,這是肺的平脈)。

  4.用手指製作陶耳時,陶泥會起皺褶,引申為人的皮膚皺褶。《素問·調經論》:虛者聶闢,氣不足(虛證多見皮膚鬆弛而有皺摺,衛氣不足)。

  二、聶的衍生字

  聶字有少量衍生字,其字義都與聶字的引申義揪住、握持、揉捏等有關。

  1.攝,niè,因聶作了偏旁,其持握之義便另加扌(手),寫作攝。把三耳陶器持穩,引申為安靜。《漢書·嚴助傳》:天下攝然,人安其生(天下安定,人人安居樂業)。又讀shè,引申為揪住,控制。影子是無法揪住的,但照相機可以把人和景物的影子拍下來,稱為攝影。攝影,就是揪住了人或景物的影子。山東方言中,還有的把攝影讀作niē影。攝的其他字義均是揪住的引申。攝字詳細字義將另文解讀。

  2.鑷[niè],夾取毛髮、細刺及其他細小東西的器具,一般用金屬製作,所以另加釒。

  3.顳[niè],頭顱兩側靠近耳朵的部分。本來有耳陶器是模仿人的耳朵,顳字是反其道而行之,把製作三耳陶器的情形反過來用於人體,所以另加表示人頭部的會意字頁。

  4.灄[shè],河名,在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河道彎彎曲曲如耳朵的樣子,所以另加氵。

  5.躡[niè],從手安穩持握,引申為走路安穩,輕步行走,所以另加。如,躡手躡腳。

  6.懾[shè],從用手控制,引申為從心理上把人控制,所以另加忄。如,威懾,震懾。

  7.囁[niè],控制嘴巴,欲言又止,所以另加口。如,囁嚅。

  8.襵[zhě],捏瓶耳時會有皺褶,借指衣服的皺褶,所以另加衤。

  9.欇[shè],(1)可以糾纏在其他物體上的植物,紫藤花長得與人耳近似,人們就把紫藤叫做欇。(2)手杖,手可以把控的木頭。

  由於聶字本義很早就消失了,於是人們就想象,三個耳的聶字可能是指說話者聲音太小。《說文解字》:聶,附耳私小語也(附在耳朵上說話)。徐鉉註解說,一耳就二耳也(一隻耳朵靠近兩隻耳朵)。實際上,許慎將聶字解釋為附耳私小語是望文生義,而徐注更是不通,耳朵再多沒有口說也聽不到人聲。表示低聲說話的字是咠[qì],而不是聶。關於咠字將另文解讀。

  三、關於聶國和聶姓起源

  1994年,在今山東省聊城市茌[chí]平區賈寨鎮南偏東方向大約50公里處,有個叫教場鋪的地方,發現了一處距今4300多年的古代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中晚期遺蹟,因此命名為教場鋪遺址。經過多次發掘,發現一座東西略長、南北略短的橢圓形城址,城內發現房址、陶窯、祭祀坑、奠基坑、墓葬及灰坑等大量龍山文化中晚期遺蹟,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遺物。其中有精美的磨光蛋殼黑陶杯、磨光黑陶三足盤等陶質禮器,出土了帶有明顯灼痕的卜骨。

漢字探源:聶及聶姓

漢字探源:聶及聶姓

  從地理位置看,或許,教場鋪遺址就是人們苦苦尋找的古聶國的都城,包括聶北在內的周圍地區,都是其領地。考古發現,在教場鋪遺址有一處窯址相鄰的房基下,有十幾具凌亂的人體遺骸,有男有女有兒童。這可能是聶國被強大鄰國屠城留下的證據。聶國首領及貴族被屠殺之後,剩下的族人被驅趕到聶北這裡居住。可以合理推測,古聶國至少在夏商時期已經存在。被滅國屠城可能發生在商代。

  聶國僅存的聶北也命運多舛。據記載,西周康王時期,聶北處於邢、衛、齊三國交界,戰略位置重要。邢、衛都是姬姓封國,齊則是西周開國重臣姜太公的封國。為平衡邢、衛、齊三國關係,減少衝突,前976年五月,周康王封姜太公之孫、齊丁公的庶長子姜衡(又稱呂衡或聶衡)為聶北首君,並指派他去衛國當大司馬,執掌邦政。因地盤太小並未建立侯國,但姜衡仍在此修建了都城聶城,又稱為乜城。估計是姜衡對封這麼小的地方內心有些許不滿,心想“這是乜也?也算國嗎?”

  西周後期,聶北傳到第五代君主姜茂(又稱呂茂或聶茂)時,被北方鄰國邢國侵吞。春秋時期,邢國被衛國所滅,聶北併入衛國。戰國時期,聶北又先後被魏國和齊國佔領。《左傳·昭公二十年》:(晏嬰說)聊、攝以東,姑、尤以西,其為人也多矣(齊相晏嬰說,聊地、攝地以東,姑水、尤水以西,人口多得很呢)。此處的攝就指聶,是齊國從魏國奪取了聶北之後改聶為攝。由此看來,遠古時期,聊和聶(攝)是相鄰並存的兩個方國,如今的聊城是在古聊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或許,聶國是被聊國屠城滅國的,只是當時沒有文字記載,也只能對聶國被滅國和屠城進行大概推測。

  新石器時代,在該地的人擅長用黃河故道淤泥製作黑陶,特別是掌握製作三耳黑陶器的技藝。人們就用符號把三耳陶器記錄下來,寫作聶,把聶作為自己氏族部落的圖騰標識,並建立方國叫聶,國人稱聶氏。由於聶國可能被聊國滅國都城,到西周初期,僅剩下聶北一處。

  有趣的是,可能是聶北太小,姜衡的後代不屑於姓聶,其孫子就以乜城的乜為氏,而這裡的百姓本來就是被滅的聶國族人,他們仍以聶為氏。後來,聶氏以聶北首君姜衡(聶衡)為始祖,其實名不副實。

  《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戰國時期有俠客聶政,為報韓大夫嚴仲子知遇之恩,持劍獨闖韓國都城,刺殺嚴仲子的仇人韓相俠累,成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或許,聶人的骨子裡有一種復仇的心理。

  如今聶姓人口140多萬,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第138位。

詩曰:

聶指三耳黑陶器,

如今茌平有遺址。

聶政行俠傳千古,

聶闢膚皺現體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